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时光的指针指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刻,具有88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条巨轮上已执政掌舵一个甲子。回眸6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弱小走向强大,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无不  相似文献   

2.
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相比,建国后三十年政治形态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在治理方式上主要体现为政治动员、在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形态上产生的全能政治和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革命的政治。这三种政治形态从不同的维度折射出了革命党领导下的中国政治的具体形态,它们之间表现出一种相辅相成、互相契合的内在关联性。客观而言,这种政治形态一方面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只有了解了革命党领导下的中国政治,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3.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60年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用最先进的思想政治成果和智慧所选择出的强国之路,它包容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探索。事实雄辩地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高新民 《传承》2012,(1):16-17
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继承其历史传统中的民主元素,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继承与创新,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这与党的代表大会确定的大政方针正确有关。但在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党内民主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内容,这对党代表大会的制度创新更显迫切。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社会主义新中国60周年华诞,改革开放也走过了31年。抚今追昔,我们有理由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一场历史巨变。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社会变革,是中华民族由积贫积弱迈向伟大历史复兴的最辉煌的一页。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而作为与共和国一道成长的每一位公民,我们真实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6.
吴崇伯 《前进论坛》2009,(10):25-2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这60年时间里,我国经过改革开放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走出了一条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外汇储备的巨额增长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7.
刘小力 《新东方》2009,(12):42-45
经过60年的风雨历程,新中国彻底告别了贫穷落后和被动挨打的历史。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实现了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历史性跨越。在总结新中国外交60年的成功经验时,外交部长杨洁篪认为最突出的主要有两条: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这首词中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正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一代开国元勋和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根思等国人皆知的英雄人物,还有伟大的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开创了新中国,谱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发展的六十年。这60年间,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唱响不同年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雷国珍 《湖湘论坛》2001,14(1):52-54
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好、成就最大的时期;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全国民主政治建设中重要一环,为全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一、举世瞩目: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世界定位  中国进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由于坚持了这条原则,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二十…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祖国指日可待,凡有爱国心和民族感的中国人,无不为此盛事而欢欣鼓舞!英国人把香港归还中国,标志着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民族耻辱的终结,这是今天所有的中国人应引以为自豪的。事实上,“一国两制”是一种新构想,香港是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与主权国制度不同的地区,其成效得失将成为世界所关注。九七回归在即,在这繁荣、开放的都市生活习惯了的港人,政治态度可以不同,而热切期望香港“明天会更好”则是共同的愿望。“九仁”回归是历史的必然,老挂之间自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两地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着人在这举世瞩目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11.
季明 《学习与实践》2009,(11):58-65
新中国的成立,解决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任务终于完成了。要使中华民族复兴成为现实,还必须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把100多年里因为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而变得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努力追赶时代发展步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在60年华诞的时间节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当前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从未有过的新机遇新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把党锤炼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2.
郑心穗 《世纪行》2010,(3):28-30
<正>今年是湖北省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省委、省政协将隆重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庆祝省政协成立60周年,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大事。我们共同回顾省政协60年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官本位的等级制基础在中国,官本位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基础。从历史上来看,一个国家几千年来,其基本的秩序是以官为核心的,其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级,都与官的等级有关。这使得中国的官本位,在文化上成了一种习惯和民情,渗透在历史的所有遗产中,也渗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渗透在戏曲、文学,包括语言和生  相似文献   

14.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中贯穿着一条催生民主政治文化因素的逻辑链条,这就是:以其开放交往的社会化性质为逻辑起点→经济人格独立→平等的交往关系→自由的活动空间→对公正中介角色的要求→社会参与政治→法治代替人治。一个社会由依附走向参与,由身份走向契约,由专制走向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这样一条链条中实现的。自1978年来,以经济体制变革为龙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走上了这样一条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胡发贵 《群众》2013,(7):46-48
20世纪40年代初叶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一场广泛深入、严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创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如此评价第29届奥运会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简短而有力的评语不仅是对一场盛会的赞美,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惊艳”成果的最好评价。三十年,从闭关到开放,从落后到繁荣,曾经的步履蹒跚到如今的健步如飞。三十年,是中国展现开放而独特的东方魅力的历程,也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18.
卓爱平 《前进》2001,(3):30-32
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 80年的历史行程。 8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从现代化在中国显示的生机和活力来看,这 80年的历史,无疑就是中国共产党为现代化奋斗的历史。   一、实现了统一与独立,为中国走上主动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前提   以西方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它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脱离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从世界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加以审视,事实上从 1840年后,中国就在某种程度上卷入了世界现代…  相似文献   

19.
王萍 《中国人大》2012,(4):51-55
从2011年的人大工作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人大开放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鲜明品格的巨大魅力。日益开放的人大工作正通过不断提高立法和监督透明度、提升人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等方式做到"民有所呼,会有所应"。我们看到,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的民主政治正在人大开放的推动中更进一步,人大开放也在不断探索前行中有力见证了法治中国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蒋细定 《政协天地》2009,(11):26-27
今天,《政协天地》“理论之窗”专栏正式与读者见面了。 人民政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60年历史征程中,人民政协与共和国一道成长,为共和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丰富而鲜活的改革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