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对它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斯大林是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列宁的遗志,领导苏联各族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可谓色彩缤纷、千姿百态,其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四家:第一家是共产党执政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第二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人的民主社会主义;第三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共产党人的欧洲共产主义;第四家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政党的民族社会主义,有人又叫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因为这一家社会主义往往  相似文献   

3.
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变形这个问题,就必需知道什么是不变形的社会主义。但是不存在某种“标准”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涉及到某些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在现实所有可能的和真实的特殊条件下,证明这些社会的社会主义类型。通常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论证了资本主义发达的高度将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因而设想,社会主义将会在英、法、德、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建立。历史的发展和革命运动的实际却是尚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相对落后的俄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的俄国社会发展顺序的颠倒,就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聚焦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体制的一国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条件下,斯大林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俄国实际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斯大林宣布苏联已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只是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成为斯大林体制的历史负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也是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历史的共性是斯大林体制被当作社会主义共同模式的时代条件。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的、越"左"越革命的幼稚病,是小生产占优势国家背负的、改革斯大林体制的沉重历史包袱。中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为相对落后国家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遗留历史任务之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方向。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就是要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不断丰富中...  相似文献   

6.
20年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由于苏东社会主义的挫折而经历了从高潮转入低潮的过程。在探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时候,我以为,对目前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的各种主张不能忽视。在俄罗斯,虽然共产党已失去了往昔的执政党地位,社会主义思想也不再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崇尚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流派成为时髦。但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销声匿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故乡,经历74年社会主义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至今无处不在,争取复兴社会主义的运动此起彼伏,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的社会经济等政策主张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仍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善治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基于"主题——主体"的关系逻辑和运行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蕴着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人民特色。这五个特色相辅相成,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实践特色是基础,理论特色是...  相似文献   

9.
一、戈尔巴乔夫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愿望是真心诚意的俄国学者布坚科认为,应当从历史的角度去评价戈尔巴乔夫的观点和他所进行的活动。布坚科提出,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改革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愿望是真心诚意的呢,还是他的改革的社会主义思想只是幌子,在它的背后隐藏着想把“社会主义送进档案馆”的意图?当时“挖掘社会主义潜力”的口号本身是否符合国情?如果是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又为何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0月21—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文是乌克兰议会议员克留奇科夫提交的会议论文,作者从12个方面对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现把该文编译如下。 1、苏联和中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是20世纪一个巨大的悲剧,它对于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特写之二“纯社会主义”的厄运斯大林的批评者和辩护者的相同思维模式绝大多批评斯大林及为它辩护的人是没有分歧的,这似乎是怪事。他们的社会思维的根本模式是相同的,是按同样的一些图纸绘制出来的。斯大林主义的支持者也好,反对者也好,都把通向社会主义的运动想成是脱离异族的社会主义过程。他们都认为,社会主义——这是取消原有的多种成份,首先是小农生产;如果不进行强制,不使国家的整个生活服从中央就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需要的计划性;只有通过社会无产阶级化才能抵制小资产阶级蜕化  相似文献   

12.
阿尔巴尼亚,人称“欧洲孤岛“,也有人称之为“欧洲幽谷”,还有人称之为“地堡社会主义”,更有人称之为“孤家寡人”,总之讲的是一个意思,即恩维尔·霍查治下的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始终推行“斯大林模式”的不变应万变的社会主义国家。研究这个社会主义的“恐龙”,总结其教训,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很有意  相似文献   

13.
发达社会主义概念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当代条件下集体地创造性地制定马列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的成就之一。发达社会主义概念也是党的战略方针的基础。发达社会主义概念形成的历史证明马列主义发展的深刻的继承性和它的有机的完整性,而这些继承性和完整性正为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思想家所否认。  相似文献   

14.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示21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中国以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了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许多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本文探析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判定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和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等问题,进而揭示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借鉴意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取代所有对抗性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自由支配时间和实现按需分配来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正在走向"自由王国",其前提是将人从全面异化中解放出来.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种"突变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初期理想模式的过渡性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借鉴了苏联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及教训,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5.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示21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中国以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了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许多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本文探析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判定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和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等问题,进而揭示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借鉴意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取代所有对抗性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自由支配时间和实现按需分配来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正在走向"自由王国",其前提是将人从全面异化中解放出来.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种"突变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初期理想模式的过渡性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借鉴了苏联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及教训,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牢牢坚持以德立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德建设;重视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宏观引领作用;着力推动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微观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辛亥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经过了理论酝酿准备、理论变为现实、形成发展三个时期。百年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不尽的思考和启示,总结宝贵经验,吸取沉痛教训,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8.
季诺维也夫在有关著作中正确地阐述了列宁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思想,阐述了列宁关于俄国不能单独一国取得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思想。同时提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可是季诺维也夫没有找到和援引列宁关于单独一国不能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包括最终胜利)的最重要的材料,没有发现和论证列宁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而且他夸大了列宁主义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所奉行的一种理论和制度,是当代社会民主党思想体系的总称,是一种较为流行于西欧的模式。从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和演变历程中可以看出,民主社会主义是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的直接延续和发展,其理论渊源几乎都可以从第二国际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改良主义中找到原型和根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民主社会主义在1951年《法兰克福宣言》中正式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定下来。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各国社会党所信奉的主义,从本世纪20年代,特别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优势是具有集成性、高效性、吸纳性和自主性特性的结构性优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优势认同,对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优势意义重大,必须增强国家治理优势主体内容的认同,消除国家治理优势理解上的认同偏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优势的认同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优势认同奠定实践基础,深化在具体体制机制、运行环节和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优势认同的入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