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精准脱贫工作的"绊脚石"。内蒙古未脱贫人口中有42.8%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区各地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开出了一系列健康扶贫的"药方"。密织医疗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2.
"看病难、看病贵",已是当前一个很受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受经济、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更为严重.在农村,曾流行这样的说法:农民有"两怕",一是怕生大病,二是怕孩子考上大学.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前,农民不是"小病拖、大病扛",就是一人生病,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随处可见.农民怕生病,怕的是"脱贫十来年,一病又回到从前".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8,(2)
正赤峰市松山区现有贫困人口5563户、13455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例高达40%以上,是第一致贫因素。为破解这道现实而紧迫的扶贫难题,拔掉因病致贫的"穷根",松山区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一环,为困难群众的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为了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松山区创新构筑了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大病救治、爱心基金4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7,(2)
居民个体健康水平的下降会使其面临更高的贫困脆弱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农村贫困的主因。推进健康扶贫,消除健康贫困,应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的反贫困功能,增强健康扶贫精准度,建立因病致贫数据库,医疗保障政策向农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四重医疗保障"反贫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专项医疗扶助等制度的反贫困功能,同时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6,(35):17-18
正贵州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原因。如今,贵州通过大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多重医疗保障救助资源,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精准扶贫全面覆盖,达到切实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的。多措并举实现精准医疗救助"如果没有国家这么多的补助报销,我恐怕早都不在人世了。"赫章县六曲河镇大田村村民袁顺勇说起自己治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4月10日晴今天饶河县中医院的医生要来我村义诊,因为心里惦记这事儿,早上4点多就睡不着了。前段时间在走访时发现,村民们尤其是老年人对待疾病的态度都是"大病躺一躺,小病挨一挨",看广告吃药,钱没少花,病没治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村民不在少数。所  相似文献   

7.
胡才芳  宋军华 《学习月刊》2014,(18):123-123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种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新农合制度在保障大病方面存在着缺陷,必须尽快完善新农合救助机制,阻止大病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一、大病医疗费用的补偿途径目前,巴东县农村大病患者医疗费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补偿。1、实施新农合制度。新农合采取门诊统筹、住院报销的方式进行补偿,凡患终末期肾病等22种重特大疾病的参合农民,经县合管办和县民政局审批后,按规定的治疗方式发生的医药费用,实行零起付线,不受药品目录限制,在规定的医疗费用限额内新农合按70%的比例补偿,没有规定医疗费用限额结算标准的重特大病种,在年度封顶线内按照70%的比例给予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压力、为大病群众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8.
贵州新语     
正要确立大健康发展目标,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进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发展。要用好大数据重要机遇,积极发展智慧医疗,以大数据助推大健康。要支撑大扶贫战略行动,大力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切实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主持召开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时强调  相似文献   

9.
刘策 《共产党人》2005,(19):41-41,43
在广大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相当普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问题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农村的医疗网点不够,医疗服务跟不上,药费高位,这些方面问题委实不少,但是当前还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农民看病难,而是很多农民群众就没有看病的钱。很多家庭采取小病“拖”、大病“扛”的办法,往往造成小病医治不及时,积累酿成大病,因病减少实际收入,甚至返贫、致贫。据调查,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1.
正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赫章县把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来推动。通过精准识别,创新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充分整合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多管齐下,以"两保三助一兜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大病补充保险制度、民政医疗救助制度、计生利益导向资金救助制度、残疾人医疗救助制度、对特殊人群政策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6,(3)
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2000个农户的访谈,每个家庭的教育开支平均值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大量存在。农民一次大病平均花费7000多元,差不多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全  相似文献   

13.
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事关全局和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当前,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面临很多困难,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辽阳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医疗精准扶贫模式,在全省率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上门保健,免费看病治疗,在辽阳市引起强烈反响。省政府研究室会同省扶贫办赴辽阳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许多贫困群众说:"现在每家都有保健医,不花一分钱就能看大病,政府真是雪中送炭。"调研组详细了解情况后,一致认为:辽阳市从抓医疗精准扶贫入手,在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实际效果很好,不仅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7,(10):63-63
省农工部分委员反映: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有的在村卫生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相当多的农民群众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因病致贫、小病不看、大病致命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19)
省农工部分委员反映: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有的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相当多的农民群众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因病致贫、小病不看、大病致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华 《求是》2005,(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偏低,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的客观事实,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策,要求在2010年建立基本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7,(2)
当前精准扶贫要顺利度过啃硬骨头的冲刺期,就必须走出"因病滞贫"的现实困境。而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走出"因病滞贫"困境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因病滞贫"本质上是一种"支出性贫困"状态,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支出性贫困"的有效化解机制。从功能上来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增加疾病型农村贫困人口的政策转移性收入,可以转移疾病型农村贫困人口的疾病支出性风险,可以拓展疾病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禀赋性能力。要走出"因病滞贫"的现实困境,就必须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一要着力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契合度;二要努力践行大病治疗付费与结算机制;三要积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四要尽快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日,北京市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慈善协会“北汽·儿童大病救助爱心基金”正式启动。本市低保及低收入家庭,或因病造成生活困难、难以负担医疗费用的家庭中,患白血病、先心病、血友病、苯丙酮尿症和其他重大疾病的京籍18岁以下少年儿童均可申请救助。申请人经过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同意,向区县慈善协会提出申请,申请救助额最高可...  相似文献   

20.
<正>肿瘤给患者带来的打击往往是双重的,一是患者个人精神上的打击,六神无主、悲观恐惧甚至绝望;二是患者家庭经济上的打击,不菲的治疗费用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甚至会造成因病致贫。所以,一个好的肿瘤科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充满人文情怀,要在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抚慰,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经济条件,让病人少花钱,治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