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政府部门对引资项目多指导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帮忙不添乱、多支持不指责,着力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努力为投资者当好"保姆"。7月2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18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以酱香白酒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贵州仁怀市再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排在第47位。此前,仁怀市曾进入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国创新产业百强县市行列。经济强县背后有厚重的文化、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更有优质高效服务和规范宽松环境为吸引力的营商氛围。仁怀市要求政府部门对引资项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2月21日至22日在天津专题调研中小企业。他强调,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是一句空话,要切实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成长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要坚持"放水养鱼",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坚决清理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不合理负担。  相似文献   

3.
金海燕 《江淮》2012,(7):51
"外地客商来长治投资,由于当地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造成亏损,一律由当地政府包赔。"这是某地针对招商引资出台的七大"规定"之一。这一招商"新规"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争议。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自然要招商引资,很多地方的领导就把招商引资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以改善投资环境的名目,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引起优惠政策不断攀升。有的地方出台的"政策"放弃了环境保护,引进企业可以先上车后买票;有的地方出台的政策超越了法律  相似文献   

4.
刘禹箭 《学习月刊》2014,(20):118-118
10月中旬,恩施州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战略。结合利川市的实际,我们环保部门更应主动作为、主动担当,着力全市水污染防治不放松;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不手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间断;创建全省生态县市不推责,收到了较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砚希 《当代贵州》2013,(25):41-41
今年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视察武警部队时强调,要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深入了解驻地群众的生活环境,是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武警官兵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前提。武警黔东南支队驻守在黔东南州境内的16个县市。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段,地表崎岖、地形复  相似文献   

6.
桑登平 《唯实》2014,(10):88-91
国民党在2012年继续胜选后,有效遏制了政治实力下滑的趋势,巩固了执政地位。然而,连任后近两年来的执政业绩并不理想,能否成功冲刺2016年,仍有很大悬念。一、施政环境不佳,使国民党背负沉重执政包袱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握有"中央"政权,执政的县市占了三分之二多,现有5个直辖市政权中占有3席,17个县市地方政权中占了12席;在立法机构现有的112席民意代表中占有64席,在议题的表决中是绝对的多数。  相似文献   

7.
郭毅 《理论导报》2013,(5):61-62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南昌县将进一步践行实干作风,加速领跑步伐,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快实施"12345"、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朝着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目标奋勇前进。1.围绕一个目标。即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党建动态     
黔东南:"党风廉政网" 开通运行 为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黔东南州纪委监察局于11月25日建成并正式开通了"黔东南党风廉政网"。目前,全州已有1/3的县市按照州纪委的要求,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页):其他县市目前也正在积极建设之中。 如今,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经常上网访问,查看有关信息资料,还积极为"黔东南党风廉政网"传稿送稿,在网上开展对单位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有些还将"黔东南党风廉政网"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在鼓励地方探索的同时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央政府主导特征。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2008—2020年170篇中央层面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挖掘出1 650个政策分析单元、16个案例节点,并将其置于“政策工具维度-适用领域维度”框架中进行讨论,以揭示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的整体图景、核心内涵及行为路径。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制定主体广泛但关联松散。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多;政策工具侧重分布于政务服务和市场环境领域。按照政府主导、环境塑造、需求回应的程度不同,政策工具选择与配置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呈现出三种类型。未来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部门间沟通与协调机制;丰富政策工具的种类,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提升政策工具的选择性与可组合性;推动政策工具在营商环境优化中的均衡配置,提升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适配水平,以央地实践互动积累经验,最终实现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是今年3月那场舆论风暴,长治这座山西省地级市,还在以备受争议的方式“闷声发大财”。这个方式就是“疯狂”招商。“外地车辆进入长治发生轻度违章,只纠错,不罚款。”“外地客商来投资,由于当地人文环境、政策环境等造成亏损,一律由政府包赔。”“领导干部1/3时间外出招商。”“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每人每年至少引进1个亿元项目,否则通报批评、约谈乃至免职。”……  相似文献   

11.
社会环境按其范围大小既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其形态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但实际上两种分类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就毫无联系了,比如物质环境中的经济环境可归为宏观经济,精神环境中的心理环境也可归为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  相似文献   

12.
重评外部性:基于环境保护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外部性的争论经久不衰,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其概念的含糊不清。外部性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解释环境问题,但是对环境外部性的讨论仅局限于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所给定的范围,缺乏与环境特性的内在联系。理解环境外部性,应当将外部关系和环境效应区分开来,"关系—效应"的二分有助于明确政策目标,并对环境政策的优先序进行排列。环境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消除环境效应,其次是内化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省曾因最早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而名扬全国。如今,全省累计建成书屋数量已达4600多个,占全省15000个行政村数量的1/3,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上继续充当着"排头兵"。去年我省陇南、甘南、天水等市州的众多县市受"5·12"大地震波及成为重灾区,全省已建和在建的1286个农家书屋受损。但就在这大灾之年,全省仍奇迹般地建成了4000家农家书屋,在陇原大地绽放起一簇簇绚丽的精神文明之花。领导重视上下同心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把年内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在有限环境中永久地无限止地扩张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持久,它追求的扩张主义目的越是成功,它的寿命也就越短"。〔1〕然而直到这种生活方式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戕害得千疮百孔时,我们才开始迟钝地反思已滞后多时的环境文化。我们需要寻本溯源,从古老的"天人合一"环境哲学中汲取智慧,更需要借助儒家伦理法的导引,将环境法治与环境德治结合起来,促进环境道德的法制化和环境法律的伦理化,藉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新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合适选择,对于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和构建两型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将由单中心的政府管制工具走向多中心治理结构的"公共行动工具",同时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一定要与经济、制度和技术因素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相适应,从而实现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组合化、动态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6.
自2007年以来,吴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始终将其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落实,启动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两大工程",通过实施环保项目建设和以"拆违、整旧、改丑、治乱、增美、添绿"为内容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和文明程度全面提高。一、吴忠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健全方案、强化领导,组织得力。编  相似文献   

17.
苏子川在2月12日的《潇湘晨报》上撰文指出: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四川省多个县市的局长或副局长接到"杀手"电话,结果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8.
正制定合理的创新政策、提升创新能力、改善激励机制和制度环境,是实现向创新型国家跨越的重要保障伴随3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然而,用欧盟创新评分指标体系测算国家创新绩效,中国仅仅是美国的1/3。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对中国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构建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涉及  相似文献   

19.
乌兰察布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55万平方公里,人口273万,辖11个旗县市,其中有6个为国贫县,3个为区贫县。这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主要特点是高寒、干旱、土地贫瘠,截止94年全盟风蚀沙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2%。乌盟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地方国有工业十分落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低,人均收入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3,有1/3的人口月收入在100元以下,地方财政困难,人均财政收入是全区的1/3,有1/3以上人口未解决温饱,占全区贫困人口的31%。脱困出路在哪里?94年盟委新班子组建以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行大胆探索,逐步理清了思路,走上了…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认识,更需要有兼顾双重目标的政策实践。针对现阶段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其政策不足,学者们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及违规惩处措施;创新公共政策,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环境经济政策,兼顾并融合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政策目标;遵循自然规律,探索环境资源管理新的改革思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强化社会舆论的监督,公开环境质量和环境信息;树立绿色政绩观,重视绿色发展的政绩考核;加大环保投资,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转变解决环境问题的末端治理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