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14):36-39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议案。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的7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其中涉及刑法的为4个,涉及刑诉法的有3个。这是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首次针对内地法律行使法律解释权,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法律解释活动。其中,有关刑法的4个法律解释因直面司法实践中诸多热点和争议问题,而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2.
3.
祝捷 《求索》2010,(11):184-185
法律规范中的"可以"能否被解释成"可以不",存在争议。适用法律的人,都在按自己的利益需求解释"可以"。为了克服这种由主体性理论造成的解释困境,应将解决"可以"解释问题的思路从主体性理论转向主体间性理论,使多元主体对"可以"的解释进行两个层次的视域融合,对"可以"的各种解释得以相互沟通和妥协,从而可以形成最适合于特定案件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陈斯喜 《中国人大》2012,(20):51-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学习宣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哪些法律规范构成这一问题。对此,在研究过程中,曾有不同意见,有些同志认为,除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外,还应当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有的同志认为,还应当包括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等等。最后经过各方面反复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5.
法律解释是一个制定法的问题,无论是字面含义的解释方法还是目的论解释方法、“想像性重构”的解释方法,在逻辑上都无法自恰。波斯纳先生在法律解释方法的解构方面功勋卓著。马克思主义法学坚持法的客观性。与之相应,法律解释的方法必然是探求法和客观内容的方法。同时,马克思主义法学坚持法官与主权者的同质性,因此,法官对法的解释不应该、也不可能背离法所表现的统治阶级意志。  相似文献   

6.
基于承认法律解释主体应具有普遍性这一点,我国应当对法律解释权进行重新分配.一方面,应取消现存体制中的立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另一方面,应重新界定司法解释,将其整合为由各级法院进行的、具有"个案针对性"的"裁判解释".此外,在重构法律解释主体的过程中,对"学理解释"亦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解释使法律具体化、明确化和体系化。它对不确定的概念和不明确的规定予以具体化和明确化的解释 ,以维护法律的安定。法律的解释是法律确定化的必经途径 ,法律规则是立法者对法律意图或目的的一种阐释 ,一种权威性的阐释。当立法者的具体解释在适用过程中与法律的意图或目的相冲突时 ,法官有权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法律本身决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法律解释是法律活动的基干。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是一种服从解释,这种服从要求一切解释活动立足于法律文本含义的确定性与客观性,同时要求实现"价值"解释向"技术"解释的转轨。法治要求法律解释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解释者应当秉持一种谨慎的司法克制主义的解释立场,反对过度、恣意解释法律。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作为买方还是卖方,我们都会经常支付或接收一定的商品预付款,签订定金合同。但是如果我们弄不清定金具体的法律解释,就会往往会陷入误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相似文献   

10.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14):40-41
4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除了对刑法的适用作出4个法律解释外,也首次对2012年3月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作出了3个法律解释。其内容分别是:关于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予以逮捕的解释,关于被害人对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能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解释,以及关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和收监程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刑法担负着社会保护和人权保护的双重使命,刑罚的适用必须在被告人所犯罪行和应处刑罚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也就是建立罪刑之间的价值均衡。正确的解释法律领会立法精神是建立这种价值均衡的前提。本文通过实例阐述对刑事个案的法律解释方法关系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确定,最终影响定罪与量刑,实际上关系到罪刑之间的价值均衡。  相似文献   

12.
法官的职业使命是赋予法律以生命,法官的司法活动以法律解释为中心,然而,在我国法官职业化缺失,因而法官职业化的过程要在法律解释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符合法治要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律璞 《前沿》2013,(17):190-192
两汉法律学研究活动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律学流派出现;律学家拥有法律解释权,其言论具有法律效力;两汉时期律学流派与法律解释活动与古罗马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兴起对社会道德的进步,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应。如何加强其正面效应而减少其负面效应?关键在于在市场规范和道德规范之间确立两者的中介,法律规范。市场经济通过建章立制,明纪明  相似文献   

15.
城管执法中的法律解释体现了城管执法的主动性或创造性,能集中体现城管执法人员的智慧。为什么执法中还会有法律解释,根本原因在于法条的有限性、滞后性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因此执法中对特定法条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3,(26):22-23
1.信托法混淆了委托与信托 我国信托法混淆了委托与信托,导致了信托财产归属上的错误。双重所有权并不是大陆法系引入信托制度的障碍,从法理上说,  相似文献   

17.
罗斯科.庞德在其《法律史解释》中,运用方法为我们解释了法律,并提出了"社会工程学解释"的知识增量。通过对其知识增量的解读,可以发现并不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去应对和解释不断变化中的社会。任何一时期的法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消亡的必然性,法律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流动中得到永恒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翟冠慧 《前沿》2011,(4):20-25
我国法学界对于宗教规范和法律规范区别的认识,有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宗教规范服务于宗教教义,其核心目的是强化神灵崇拜,维护教会对信徒的管理和控制;法律规范则建立在一般社会观念之上,目的在于加强社会管理,和平解决各种纷争,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法律基本特征理论对于一国法学和法制的发展影响深远。当前我国的法律基本特征理论还未摆脱传统“王法”解释的思路,与中国法治社会的发展目标很不适应。为此必须予以重新定位,建立起一套体现时代精神的、符合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的法律特征说。现代法律作为行为规范所包含的三层含义:法律只针对行为而不问主体、不干涉思想、不规定结果,这些判断、结论在当今的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人事任命权时.将拟任干部的法律水平作为能否表决通过的依据之一.这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树立其在工作中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的责任感,无疑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任前法律考试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各地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同程度的制定了相关规定.如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9月25日在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监督的决定》中就规定.“省级国家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