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校精神,是党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为党校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党校人在对党校地位、职能、作用及其特点、规律等方面深刻参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孕育于党校的发展过程之中,贯穿于党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与升华。新时期,"坚定信念、忠诚敬业、求是创新、人本服务"的党校精神,充分体现"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原则,它如一面旗帜,凝聚着党校的思想和灵魂,代表着党校的整体形象,彰显着党校的特色风貌,引领着党校的未来发展。党校人唯有大力弘扬新党校精神,才能众志成城,推进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彰显城市形象和引领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培育城市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和现代化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大连应立足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要求,培育出符合大连城市文化个性和价值追求的城市精神,从而引领城市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是活着的,不仅活在过去,而且活在现在,还活在未来。关注历史具有不同的视角、动机和目的,那些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人,会把历史当成当下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尽量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中,科学端正地挖掘阐释时代价值,把历史作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参照系,积极影响现实和开拓未来。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科技转速的历史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又一次"起了床"。有的人借助碎片化的"历史",歪曲历史,丑化现实,  相似文献   

4.
董苏萱 《党史纵横》2010,(12):60-61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一系列延续至今的历史,形成了一个文化脉络,记载着城市的兴衰,凝聚着民族精神,这就是城市的文脉。我们要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和这座城市独具的特色风格。  相似文献   

5.
调查显示,接受调查者绝大部分认为城市名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很重要,只有1%的认为城市名片并不重要。认为城市名片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软实力’”的占82%;认为是“城市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精华,是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的占76%;认为是“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气质的具体符号和最佳载体”的占68%;认为是“城市的魅力符号,全体市民共同财富”的占62%。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与时代同步的城市精神,并积极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此举对推动成都的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深刻理解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城市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且高度概括的城市价值理念体系,主要包括市民精神、企业精神、政府形象、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等内容,它是城市之魂,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城市的形象,是经营城市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概括。1、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说它是城市之魂,是因为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实践到理性的高…  相似文献   

7.
郑莹 《当代贵州》2024,(17):66-67
<正>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最大限度地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于地方志工作者来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考虑如何在自身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做到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最大限度地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玉川 《江淮》2012,(6):12-13
策划人语一位哲人说:只有为历史画了句号,才能有魄力和勇气为现实和未来书写新的历史标点。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正在书写新的历史标点。塔吊林立、楼房凌云、"天河"狂奔、"分子"裂变、大路钻土、荒地披绿、动漫加速……自从蒸汽机冒着白  相似文献   

9.
大学,不但要成为时代的先行者,更要成为时尚的引领者。换一句话说,就是一座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座大学的生命力,也是一个时代的生命力。只有紧跟时代脚步,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有思想、有品位、有个性的大学生;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前行,走在时代前面,担当时代重任。这是大学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有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再次强调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要概念,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品质和政治优势。历史主动精神深刻体现了自觉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精神、勇于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和善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新的赶考之路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发扬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结合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才能更好把握历史主动,努力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分析问题,从大历史观视域将历史、现实和未来有机融合,展现了党经过百年奋斗开创的历史伟业,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诠释了历史自信的建构演进机理。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牢记初心、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开天辟地、再创伟业的崇高气概。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创新中植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建构中生成,在新中国各项社会制度建立健全中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成都城市精神应该是成都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社会和自然变迁的综合精神结晶。天府蜀都不仅是一个独有的城市品牌 ,而且其独具的品位 ,蕴涵了成都城市精神。我们不妨从天府蜀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品位中引申出其蕴涵的成都城市精神 ,或许不同意见会相对少一些。  相似文献   

13.
姜龙 《唯实》2013,(12):75-76
<正>近年来,海门市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绿韵东洲,生态江城"一大定位,瞄准"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两大目标,聚焦"新城区、新园区、新市镇"三大阵地,推动"城市经济、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城市功能"四个提升,全力打造江海特色花园城市。重点抓了"四个坚持":坚持高标引领,有章可循。规划的层次和水平,直接决定城市的品位和特色。我们更加重视规划的导向性、约束性,确保城市发展在规划的框架内稳步  相似文献   

14.
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历史、现实、时代、未来四个维度进行全方位了解,才能正确理解其所以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了与时代条件相适应的特质,反映了当前的时代主题和发展要求,必将引领中国人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林昭 《学习月刊》2023,(3):28-30
<正>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在历时性上呈现出时代差异,在共时性上表现出民族特色。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营立成  吴军 《前线》2022,(2):50-52
建设人民城市始终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行动目标。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在解放区城市探索管理经验,为管理城市积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将旧城市改造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城市,勾勒出人民城市的框架图景,以工业化引领城市建设,夯实了人民城市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激发人民城市的要素活力,实现了世界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入新时代,党始终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更高质量推进人民城市发展。历史经验表明,人民城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始终以人民的现实需求为抓手。  相似文献   

17.
吴弘彦 《江淮》2012,(5):13-14
天上日月星,人间精气神。在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大潮中,安徽小岗村农民以其卓越的开拓创新精神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拓创新是安徽精神的核心,是安徽精神生生不息、永放光芒的不竭动力。处于伟大的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不断丰富、拓展开拓创新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用时代精神引领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党能够历尽磨难而愈奋愈强、历经考验而长盛不衰、紧跟时代而与时俱进的"根"与"魂"。党的性质宗旨铸就了引领方向的政治基因。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正>衡量民生幸福的终极尺度,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快乐安康。快乐安康的生活需要物质条件的丰盈,更需要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建设。精神家园是人民群众精神生命的安顿栖息之所,只有让精神有了家园,灵魂才能有所安顿,民生才会真正幸福。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和守护精神家园,从根本上说要靠文化建设。文化的功用突出表现在"化人"、"育人",即通过一定的教育引领和精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历史和现实一再说明了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罢,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譬向背,如果没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必然垮台。而干群关系必将成为共产党人必须破解的“生死考题”。社区居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是力量之源,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服务好社区居民将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夯实党的执政之基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