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木 《党史博览》2009,(1):28-31
毛泽东的一生,有常人喜怒哀乐的一面,也有常人所不具备的非凡的一面。其中,如果说到毛泽东一生中最痛恨的,则莫过于中国革命历程中出现的叛徒。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召开的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毛泽东号召大家:革命者要讲革命道德,要永久奋斗。他说:“有一些人,他们嘴上道德、气节乱喊一阵,但在政治上是不坚定的,中途会变节的,这是无道无德。”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0,(10):23-23
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在当代,鲁迅形象的塑造,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成为思想文化界一面勇敢无畏的旗帜。  相似文献   

3.
徐海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毛泽东曾称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本文献给读者的不是他传奇的战斗经历,而是他那两次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10,(10):23-23
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在当代,鲁迅形象的塑造,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成为思想文化界一面勇敢无畏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雄才与诗情───—试论兼为诗人政治家与政治家诗人的毛泽东钟少曦毛泽东,这个响亮的名字,无疑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灵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永恒的旗帜。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成功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缔造了人民共和国,其巨大的历史功绩,将彪炳千秋。他又是一位...  相似文献   

6.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朱德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两根擎天柱。他们一面抓党政,一面抓军事,携手共建革命根据地,共同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如果没有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也许无缘晤面,各奔前程。中共党史也就不会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辉煌篇章。井冈山会师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块里程碑。毛泽东和朱德是这次历史性会师的两位巨人。激流归大海毛泽东和朱德都是出生在农民家庭,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毛泽东于1921年7月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朱德于lop年11月加入中团共产党。他们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8.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9.
孟彦  樊剑英 《学习导报》2013,(14):37-38
1947年3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国民党军对延安的猛烈进攻中,告别居住10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征程。当时,随行毛泽东的只有两支队伍:一支是军委作战部,一支是新华社。毛泽东一面指挥打仗,一面指导新华社展开舆论攻势,并亲自撰写了大量新闻、时评和社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至今人们研究较少。对毛泽东与经济调整政治氛围的营造、毛泽东与调整方针的确定和贯彻、毛泽东与调整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毛泽东与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等诸多方面作综合考察,毛泽东是国民经济调整的最高决策者和强有力的支持者、推动者。毛泽东在调整时期犯有错误,同其他领导人在思路上存有差异的一面,但不应因过失而看不到他应有的地位,也不应因差异而看不到领导集体中基本问题上的一致的一面,以及毛泽东对他人形成正确思路所起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阶级斗争一直是毛泽东关注的焦点。在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误的一面。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在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上,既犯过“左”的错误,也犯过右的错误,而毛泽东则是正确路线的代表,特别是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他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与“左”右倾错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扭转时局,引导全党走上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印象中,中南海是个不熄灯的地方,因为毛泽东常常熬夜工作。《毛泽东的休闲生活》却向人们讲述了他那富有生活情趣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3.
正在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开国上将中,陈奇涵是年龄最大的中共党员。因投身革命较早,和毛泽东等不少领袖都有交往。毛泽东曾称誉他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兴国县城再相见1925年秋,毛泽东来到广州,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他经常应邀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授课,陈奇涵每逢周日则会来这里听讲。这样,他们有了一面之缘。大革命失败后,陈奇涵回到赣南地区从事革命斗争。1929  相似文献   

14.
杨会清 《求实》2007,1(12):15-18
自参加革命以来,毛泽东即对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给予了积极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农村革命思想。在这一思想中,既有他对俄国革命经验批判继承的一面,又有他对中国国情深入理解的一面。它的形成,不仅为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而且为我们党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人民幸福,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有多次送礼的经历,表现出其常人性格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提名何叔衡担任工农检察部长 何叔衡,1876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1921年7月,与毛泽东一起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一大”召开之后,毛泽东和何叔衡回到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北伐军占领湖南后,何叔衡公开了身份,一面担任《民报》馆长宣传革命,一面在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工作。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为人宽厚,素来不重钱财,一生视钱财如粪土,重仁义如干金。毛泽东在与师长、亲属、朋友,甚至与敌人的交往中都是以情义为重,注重感情交流,注重思想交流,注重精神影响,表现了一代伟人的风范和高尚品质。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人民幸福,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有多次送礼的经历,表现出其常人性格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一、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30年代国际上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政治上和道义上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相矛盾的一面,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这…  相似文献   

19.
林森 《党史文苑》2009,(7):34-38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争前线救治八路军伤员时感染丹毒而光荣献身。当时,毛泽东专门为他撰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的著名文章,白求恩的名字从此植根于几代中国人的心里。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人们都很熟悉了,但他光辉人生中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毛泽东以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形象示人,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他在革命年代重视实用性的一面。事实上,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已形成了一种尊重现实的思想方法。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十分重视因时而动。随着日后革命斗争环境的日益恶劣,毛泽东在斗争策略上十分注重"实用性",这充分体现在他的"胜利观"和对"土地政策"的看法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