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浩 《党建》2011,(11):37-38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最核心的就是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决定》的部署要求,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增强“软实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结合甘肃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3.
辛向阳 《前线》2011,(12):24-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的丰富和发展。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蔡赴朝 《党建》2011,(12):19-20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广播影视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广播影视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赵金 《党建》2012,(5):20-2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强劲动力。云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就是以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为目标,抓住机遇,突出新特点,创造新优势,构筑新高地,努力在精神塑造、文化建设、政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走出新路子,为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12,(7):29-29
【报告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大力建设文化强市,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张呈祥 《新长征》2006,(2):36-37
1、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有着深刻内涵的。广义的文化,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澍月  耿昕 《求贤》2011,(9):13-1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宣传文化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因此.宣传文化战线工作者要坚决做到始终坚持舆论先行、文化引领不放松,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当先锋、作表率.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企业的精神动力王桂芳,藏成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争雄于国内外市场的巨大的无形资源和精神动力,它和资金、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源和物质财富共同构成企业成功的基石。因此,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并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  相似文献   

10.
柳斌杰 《党建》2011,(11):45-4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全面部署了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为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指南,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全会精神传达后,新闻出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一定要以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切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意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以更加坚强的决心和更加强大的力量,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举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之力,构筑好“大宣传”格局,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贵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2.
梁彦春 《学习月刊》2013,(21):51-51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武汉市江岸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美丽魅力江岸.打造支点武汉核心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福建理论学习》2007,(1):48-48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1—2日在京举行。李长春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宣传思想战线要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刘云山同志在对2007年宣传思想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时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十七大召开的工作主线,牢牢把握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这一主题,大力唱响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长征精神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70年岁月的积淀,历久弥坚。建设和谐文化需要继承长征精神,同时,长征精神也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得到发展。二者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从而达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发钦 《世纪桥》2009,(5):34-35
科学发展观继承弘扬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传统,它的提出是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并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常宗耀  程志伟 《求实》2004,4(4):77-80
从唯物史观的三维视角认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精神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可靠保证。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的视角来看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目标与重要条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看 ,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四有”公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时代性与人民性的深刻反映,以及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精神养分、创新动力和实践基础。文化选择、文化创新和文化渗透是实现红色资源上述文化价值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10,(7)
<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构建和谐安徽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涛 《唯实》2004,(6):16-18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引领旗帜 ,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涛撰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目标和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纽带、精神支柱和价值引领,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正是这四个方面内涵的有机统一和完整结合,明确界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使之同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文化根本区分开来,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