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OLED专利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节能等诸多优点,是新一代显示器件。主动矩阵OLED(以下简称AMOLED)在大尺寸、高分辨率、全彩、节能等方面具有优势,是OLED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将对OLED以及AMOLED技术的专利态势进行分析,为国内OLED产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继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后,形成的又一个规模庞大的电子器件产业。OLED具有自发光、低功耗、宽视角、高亮度、超薄化、可卷绕、高分辨率、响应速度快以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一系列优点,被业内人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显示器件市场上大有作为的新一代显示器件。目前全球OLED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国内OLED产业化进程与国外企业差距不大,还有可追赶空间。通过检索在全球主要国家和组织所申请的OLED相关专利申请,对检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国内OLED产业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AM—OLED技术专利申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LED技术被业内人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显示器件市场上大有作为的新一代显示器件.AM-OLED正逐渐成为OLED领域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在检索2008年6月30日以前七国两组织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所公开的专利申请的基础上,对AM-OLED领域专利生态状况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进行判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前言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是一种利用有机材料制成的薄膜发光器件,由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OLED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的直流电压驱动下,来自阴极和阳极的静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激发发光分子,经过辐射而发出可见光。OLED因其具有超薄、主动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视角、宽工作温度范围、低功耗、低成本、全固态等优点,迅速吸引了业内人士的目光,甚至被认为是LCD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5.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节能等诸多优点,是新一代显示器件。维信诺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OLED厂商,是中国企业参与新一代显示器件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对维信诺公司的专利申请态势及其布局状况进行分析,为国内0LED产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技术中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中介局限于在技术交易的双方之间起媒介作用,为促成技术贸易提供技术服务;广义的技术中介扩展到在技术与生产两个领域之间起媒介作用,为促进技术向生产转移提供技术服务。技术中介具有“技术性”和“中介性”双重特征。所谓技术中介的中介性,是指它处于技术商品的买方与卖方的中间地位,起着促进交易的媒介作用。所谓技术中介的技术性,是指技术中介活动的主体、客体、范围,都有一定技术上的要求。非技术性的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中技术规制基础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铁光 《现代法学》2011,33(4):68-78
风险社会与技术之间的关联性表明,当代社会技术规制显得异常紧迫。当下以技术工具理论为基础范式的技术规制,与风险社会所提供的理论指引相悖,导致民族国家的立法与政策对技术规制不力,社会实践要求技术规制必须进行范式转换。安德鲁·芬伯格所提出的技术批判理论与风险社会理论在理念上的契合,应成为风险社会中技术规制的基础范式,在技术规制的体制构建上,应坚持"技术研究与技术应用结合规制、清晰责任制度、技术民主以及技术规制的国际合作与协调"等原则。中国处于压缩现代性的风险社会,而且现实中技术问题要求中国必须以技术批判理论为基础范式,构建技术规制体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法律和技术相结合的角度,阐述检察技术工作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问题及这些法律问题通过检察技术得以实现的途径.阐述检察技术工作中为承担法律的实现所占的技术份额.出于上述的考虑,本文从检察技术,检察技术中法律的含量与技术的比值,检察技术的展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检察技术的特色、法律和技术的融合等观点,就检察技术工作的发展提出四个呼唤.  相似文献   

9.
深度合成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里一项颠覆性技术突破,该技术在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技术异化、信息失真、信息泄露等风险.应从多个维度协同治理深度合成技术所生风险:在技术层面,以技术规制技术,提高溯源防伪和反向破解技术的能力水平,发挥技术的规范功能;在行业层面,以商业伦理治理技术,强化伦理的引导作用和业内组织的协调能力;在法律层面,以法律规范技术,结合中国实际和借鉴外国立法经验,以《民法典》的相关条款为基础,明确技术的使用边界、使用程序及滥用技术的法律后果等.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发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之前的现有技术中并不只存在一种技术方案,因此在撰写背景技术时,我们通常会用到一种撰写方式,即技术演进的方式,来逐步引出最接近发明/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而按照这种技术演进方式撰写的背景技术是否无形中为发明/实用新型方案埋下了技术"陷阱"?本文针对这种背景技术撰写方式,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客观  相似文献   

11.
关于"法律技术"的概念,学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法律技术"一词很早就在学界使用,很多学者将法律技术称为法律方法,但本文主张二者是有区别的。法律技术专门解决法的有效性问题。法律把价值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其本身就是价值的技术化。法律技术虽然随着法律价值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两者并非总是保持一致,法律技术具有有限性。关于法律技术的外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制定中的技术,即立法技术;二是法律适用中的技术,主要是司法技术,对法律技术的研究对法律学的科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需要法律人坚持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物证技术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传统的物证记录、提取、检验鉴定方法缺陷凸显,不能满足当前司法实践的需要。全息技术因其真正的三维显现为物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从当前物证技术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外全息技术在物证技术领域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对全息技术的技术原理以及在物证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了当前制约全息技术应用于物证技术领域的瓶颈,以期以新技术的引用推动物证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孙瀑 《刑事技术》2000,(4):40-40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在刑事技术检案中已越来越多涉及电脑技术,而网络技术的提高,为刑事技术工作充分运用电脑最新技术揭开了新的一页,应用网络技术刑事技术工作能够在增加检案手段、获取技术信息、提高检案质量等诸多方面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技术评价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体现,是弥补当前专家技术评价体制不足的需要。我国目前尚没有公众参与技术评价的专门法规,没有把公众参与作为技术评价的必经程序。保障公众参与技术评价,必须从立法层面明确公众参与技术评价的权利、地位,把技术评价的公众参与作为技术决策的一部分,使公众参与技术评价有法可依、唷章可循。  相似文献   

15.
技术社会学诞生于现代性语境中,以技术决定论为基本内核,伴随工业社会和理性主义拓展而形成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技术解释图景。技术决定论现代性意涵的历史诠释中存在着技术与社会对立的二元逻辑张力,从技术与现代性的相互建构论视角透视,揭示出"经验转向"以来对技术决定论的社会维度和技术维度批判的不对称性。技术决定论经历了欧洲起源、美国发展、全球影响的时空展现过程,主要是启蒙的社会进步思潮与现代技术的本质主义理解共同形塑的结果。深入反思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隐含的解释模式,将成为走出技术决定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上,通常将合营企业的技术构成分为背景技术和前景技术。背景技术是指合营企业成立前,合营各方所拥有的技术,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或其它的保密性资料。合营各方的背景技术的法律状态和处理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第一种是作为投资的技术,一般是取得专利保护的技术和专有技术,如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5条规定:“合营各方可以现金、实物、工业产权等进行投资”;第二种就是合营各方在合营期间将要进行转让或许可的技术;第三种就是合营各方在合营企业建成前已开发但尚未形成的技术。前景技术就是合营企业成立后,合营各方将会拥有的技术。这种前景技术也可分为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其它的保密性资料。它也有两种:第一种是合营各方在合营期间内独自开发出来的但与合营范围无关的技术。第二种就是合营各方在合营期间共同开发出来的技术。这种前景技术的法律状态和处理方式都是在合营期间内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在“科学就是生产力”观念的影响下,重视技术,应用技术及竞争技术盛行,随着技术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同时注重技术立法并予完善。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施行;1989年又发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使技术竞争有法可依了,同时.这种竞争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客观上形成了立法的紧迫感。太文拟就专有技术的有关法律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的编纂技术体系分为微观条文编纂技术和宏观体系编纂技术,微观条文编纂技术应该区分条文形式性编纂技术和条文实质性编纂技术.条文形式性编纂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汇编和形式意义修改两类.以民事法律为主要形式编纂对象,以相关司法解释为辅助形式编纂对象,二者适用不同的具体编纂技术.利用法律条文大数据分析对比技术,可以“举一反三”地统一对结构类似的条文适用相同的条文形式性编纂技术.条文形式性编纂技术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具有限制性适用要求,同时应该借助法律条文大数据分析对比技术避免形式性遗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指出:非专利技术包括专有技术(技术秘密)和公有技术两大类。专有技术是指不享有专利法保护的、处于相对秘密状态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专有技术应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公有技术是指已经失去新颖性并可能以各种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知识,公有技术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领域内享有一定的传授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社会风险。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技术社会风险形成之根源。按照人类使用技术时的心态,引起技术社会风险的人类行为可以分为技术误用、技术滥用、利益博弈下的选择使用等三种形式.建立相应的法律控制机制,合理规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防范技术社会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