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必须更加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资源和机会。就业管理中,可以从更新高校毕业生择业工作观念、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载体、对高校毕业生实行分级分类就业管理三方面入手,实现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安敏 《就业与保障》2023,(1):103-105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贵州身处西南一隅,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和迈向乡村振兴道路上稳定民心的关键一环,是贵州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贵州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特点逐渐凸显出来,影响着高校、社会、家庭等各层面,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文章结合当下贵州学生的“慢就业”现状,具体分析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以期引导学生积极就业、主动就业。  相似文献   

3.
李海波 《传承》2011,(27):50-51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需要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职业指导的内容以观念意识为主,技巧方法为辅。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帮助毕业生广泛获取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指导系列讲座、开设就业热线及QQ咨询、组建就业类学生社团以及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实践做法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年剧增,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理念、就业价值观、就业方式及形式等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及就业理念已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及就业理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完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辅导机制,以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实现职业梦想.  相似文献   

5.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资料反映,2010年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11.82万人,年末一次就业率约为90%。预计2011年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12.4万人,按此比例,至少将有1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当年无法实现就业。加上历年沉积下来的无就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求职就业是每位大学生成为职业社会人的必经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师范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增加,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时,难免会遭遇到各种挫折,甚至会引发出各种心理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对地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的研究,并从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的方法,以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7.
白云浩 《前沿》2013,(8):199-200
独立学院毕业生人数众多,社会关注度较高。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方面,独立学院主要做法有:加强与母体高校合作,共享就业工作资源;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利用学生家长、专业导师和校友提供的就业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指引学生积极创业;帮扶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引导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拓宽升学渠道,实施国际化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压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取了204个有效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实证分析影响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新时代下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届生人数逐年增多,使得当前的求职竞争愈发激烈,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由此形成了“慢就业”现象。相当部分的毕业生没有选择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给毕业生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成因,提出应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的工作体系等对策,旨在为当代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王畅 《就业与保障》2023,(12):115-11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弘远书院2022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现状,探究“三全育人”理念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路径,旨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管理知识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学生等方面,本文重点从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指导入手,强调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管理知识的运用,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SWOT分析,提出如何包装、营销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谈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尚卿 《前沿》2005,(10):198-200
毕业生择业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一般有自信型、困惑型和依赖型几种。针对这些心理现象,采取相应的对策,即采用各种教育手段,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择业信心;参与实践,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等。这样才能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海口经济学院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生近年十分抢手,这与较为低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该专业至2009年7月累计培养七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7%以上。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已几乎都正式签订就业协议,甚至连明年7月才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也都以“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被预约录用。它的成功主要来自:  相似文献   

14.
谢守成 《理论月刊》2005,(11):152-154
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突显,表现为毕业生总量增加而岗位总需求相对减少,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等五个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学生、学校、政府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3,(7):45-45
6月17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与10所高校千名学生代表围绕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交流。据尹蔚民介绍,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乡村人才振兴背景,研究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加大乡村就业宣传力度、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完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就业政策、优化乡村就业环境等措施,以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启红  柯群胜 《理论月刊》2003,(11):151-152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近年来逐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但是同时也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因此毕业生应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温州市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了就业率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较大增长。截止2008年底,该市共接收本地高校毕业生档案27131份,其中,实际报到落实就业单位并到人事部门办理报到手续的刚性就业13812人,刚性就业率为50.9%;通过对600位学生的隐性就业抽样调查显示,隐性就业为73%;加上部分游离在刚性就业统计之外而实际上处于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状态的毕业生,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推算出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达到87.67%。  相似文献   

19.
本刊综述 《创造》2014,(6):68-69
正今年,云南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15.4万人,比去年增加约1.2万人。面对"更难就业季",如何调整结构性就业矛盾,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成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来自云南省教育厅的数据表明,今年云南高校毕业生将达15.5万人,较去年增加1.2万人。连上往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无论对于政府、高校还是学生、家长来说,数字让人心慌。  相似文献   

20.
戴萍 《传承》2013,(4):52-53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这是学生本人、各高职院校、高等教育部门以及国家政府部门都要解决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应从分析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运用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切实找到解决的对策,使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