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俊生 《当代贵州》2014,(23):54-55
正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是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要把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称赞"贵州是民族关系最好的省份之一"。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省政协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着眼于全省工作大局,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着眼于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稳定,努力为化解矛盾,增强团结多做工作;着眼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努力为推进民族文化教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4)
正"十二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全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法制在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会提出了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西部民族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政府在治理主体、治理内容和治理方式方面不断创新,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进而推动民族地区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郝桂华 《当代贵州》2009,(21):32-33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人心。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形成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为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紧紧抓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核心,突出抓好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切实抓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2)
正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既是回族群众聚居地区,也是首府乃至整个自治区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长期以来,回民区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不断拓展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学习新经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区上下持续呈现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三个离不开"筑牢民族团结基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准确定位,也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指导思想。回民区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针对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奋力创建文明富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边境名城奋斗目标深入人心,全县已形成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少数民族人口1600多万。这样的省情决定了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特殊意义。多年来,云南未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为祖国边疆的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云南各级党委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我们党在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阿迪雅 《实践》2010,(10):34-35
<正>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积极优先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和祖国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做  相似文献   

10.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2,(28):40-41
贵州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断书写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发展新篇章。“贵州作为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的省,尤其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抓紧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工作。”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不。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关键在于教育,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所在。因此,就如何探索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在机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改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省通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在执行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后发赶超、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在新阶段,贵州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贵州省“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和2021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研究与实践两个层面继续推进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贵州民族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探索中国特色贵州特点民族工作道路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贵州通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在执行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后发赶超、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巴东县民宗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紧扣中心、紧贴民心、关注民生,特别是2012年巴东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口号,得到时任湖北省民委主任谭徽在的充分肯定,此后巴东县民宗局协调组织全县开展了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全县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民族团结理论是其民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认为,民族团结必须以民族平等为基础,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要争取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民族团结的实质,是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要紧扣时代主题,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内涵、创新形式,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内蒙古工作提出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殷切希望,为推进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赋予了我区民族工作者和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新的历史使命。全区民族工作部门、各族干部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相似文献   

17.
马力 《共产党人》2010,(18):45-47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民族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宁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有星 《理论研究》2011,(5):55-56,65
内蒙古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巴树恒 《实践》2007,(10):35-35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业,以铁路运输、煤制油为产业延伸,以生物制药、膨润土、房地产、酒店等非煤产业开发为互补的大型企业,公司现有总资产近80亿元。近年来,伊泰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发展地区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结对帮扶。企村共建。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2006年,伊泰集团公司领导深入到帮扶点杭锦旗呼和木独镇东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9)
<正>编者按: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抓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载体。自1983年将每年9月确定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以来,以多种形式了举办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表彰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和谐、民族团结进步,让"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在迎来全区第3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之际,本刊特刊发两篇民族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