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帮助基层政府管理,解决基层社会问题宪法规定基层群众自治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的总结,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要求。在城市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主要是帮助城市基层政府维持城市社会秩序,这从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的过程和彭真当年的报告中可以看出[1]。在农村实行基层群众性自治,主要是解决我国长期累积的“三农”问题。中国几千年来,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奉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政策,城市工业基础的建立主要依靠农业产品的积累。据统计,农民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向国家提供的积累,从19…  相似文献   

2.
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问题,是目前我国价格体系改革中亟待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什么叫“剪刀差”?我国目前是否存在“剪刀差”?怎样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剪刀差”?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上述几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 什么叫“剪刀差”?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大体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比价剪刀差”说,他们从价格指数的变化动态中考察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比价关系,认为“剪  相似文献   

3.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实质就是工业品的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从而形成不等价交换。如果以工农业产品的价值为基线,把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在统计图表上表示出来,工业品价格指数变动线总是在上,农产品价格指数变动线总是在下,图上的两条线一上一下,犹如张开的剪刀形状。因此,对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的趋势,通常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进步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在农村。现在谈“三农”问题一般集中关注的是农民身份问题。其实在当今农村社区开放、农村社会要素流动的条件下,更需要关心的是从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变化。从近5年来的农村调查看,农村地区发展缓慢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可具体归结为六个流失:一是农产品价值的流失。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价值通过不平等交换所造成的流失,这对于农业生产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害。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这种流失的社会结构原因是剪刀差,在市场经济刚开始不完善时期,形成这种…  相似文献   

5.
华东 《今日浙江》2006,(15):30-3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对作为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农村合作银行来说,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如何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在服务中发展自己,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金融单位,特别是被誉为“农民自己的银行”的农村合作银行,有责任提供更大的支持和更好的服务。农村合作银行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为主题,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人民委员会转发人民银行省分行"关于开展农村储蓄的意见"的通知1958年1月11日会办综字第26号兹将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关于开展农村储蓄的意见"发给你们。开展农村储蓄是勤俭持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组织群众资金,从资金上支持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望各级政府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俞祖彭委员:构建资金合理流动机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再加上贷款难、融资难已严重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提案认为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除继续实行的各项支农政策外,还必须构建合理的城乡资金流动机制,打通限制农业发展的金融“瓶颈”方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形成共识,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财政渠道增加向农村的资金流入;从金融渠道减少农村资金流失;从价格渠道减少农村资金流失;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俞祖彭委员系农工党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会主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陈述涛委员:积极稳…  相似文献   

8.
欧奇令 《创造》2004,(8):35-36
价格剪刀差指工农业产品交换中价格偏离价值的差额,即工业产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所形成的价格差,其实质是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  相似文献   

9.
疏通城乡流通渠道,加速工业品与农产品的对流。西部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分割严重,工农业产品对流不畅。因此,要加快西部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必须疏通城市渠道。西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货币收入少,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小,自给性强。因此,西部市场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调整产业结构。农村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小的银行储蓄代办员,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将储户5000万元存款变成了自己手上的股票、期货,过了一把“城市贵族”瘾。可好景不长,他的“成功”却造成了银行近3700万元巨额资金无法收回。事发后,他畏罪潜逃到柬埔寨。一年零10个月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使这位银行“巨蠹”承受着巨大的灵魂煎熬。然而,当他决定回国投案自首时,身上只剩下两美元了。  相似文献   

11.
观点网络     
《创造》2005,(12)
拓宽我国扶贫工作的八条思路《人民政协报》2005年9月7日刊登了萧灼基在“21世纪论坛”上提出拓宽我国扶贫工作的八条思路:其一是环境扶贫。必须加大对农村交通等环境的改造投入。其二是教育扶贫。要加大国家教育、基础教育、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其三是就业扶贫。大部分失业但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业可就才能基本上脱贫。其四是保健扶贫。必须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卫生投入逐步改善其卫生条件。其五是调价扶贫。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是农民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条件下,要采取政策措施降…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3,(2)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等.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省各地举办工业的劲头很大,对资金的需要增多。根据资金由当地自筹的原则,各地正在多方面挖掘潜力,筹集资金。不少地区已采取了发动职工干部和城镇居民积极向银行储蓄,并由银行把今年储蓄超任务部分以贷款方式贷给地方工业使用。省人民委员会认为这种作法,是动员群众资金的较好办法。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已同意将1958年储蓄全部增加额作地方工业贷款使用,这样就可以更多的解决地方工业一部分资金问题。从我省储蓄发展情况看,1957年底全省城镇储蓄已达4,915万元,比1956年增加  相似文献   

14.
《思想工作》2007,(4):6-6
3917亿元政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农民:更有盼头【民生亮点】●“三高”: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均要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15.
一、“三农”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它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第一位因素是农业。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无农不稳。农业对闰家经济发展,表现为提供囝民食品和工业原料,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相当部分是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这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来实现的。据统计,从1952-1986年,国家通过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中抽走了5823.74亿元,加上收交的农业税1044.38亿元,34年间围家共从农业抽走了6868.12亿元的资金。农业为吲家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很大发展。全省3400万农民的大多数基本解决了温饱,并起步向小康迈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云南也和全国一样,在从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的问题;全省和地区性的一些支柱产业,产品发展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若干对策:一是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二是要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三是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四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时事报告》2006,(4):16-16
政策背景:于去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提出5项明确指标: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分配不公是当前社会上议论的热门话题。但如何认识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正确评估社会分配不公现状,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民收入不应有的降低和减少1979年3月,国务院提高了粮食、棉花、油料、牲猪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4.8%,当年可使农民增加收入约70亿元。这次价格调整,缩小了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带来了连续几年的农业大发展,产生了1984年农业的特大丰收。然而,虚假的卖粮难、卖棉难、卖猪难、商业库存“爆棚”的现象,给我们提供了错误的信号,结果作出了错误的决策。1985年,降低了粮食、  相似文献   

20.
1958年是我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一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5%;钢、铁、煤炭、粮食、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都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大大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下,我国农村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已经胜利地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到1958年底,全国农村原有的七十多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户数达到一亿二千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