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黎岩 《学理论》2009,(30):234-235
《红楼梦》是一杯芳醇甘洌的艺术美酒,沁人心脾;《红楼梦》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艺术奇葩,芳香四溢。《红楼梦》三字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既全面隐括着原书主旨,又高雅脱俗,情趣典雅,较之其他书名要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2.
郝晓兵 《学理论》2009,(30):75-76
当前社会,纵观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陷入危机,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泛滥,同时这样的文化危机也波及到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毛泽东同志在建国时期在怎样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上曾经说过要“古为今用”。由此我们通过对孔子深邃思想的分析以得到对培养国民道德意识方面得到有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五反"运动。总起来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开展"五反"运动的决策是正确的。"五反"政策执行是贯彻"五反"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五反"政策在上海执行的结果,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机械执行、野蛮执行和扩大范围执行等偏差。之所以出现上述误区,是因为存在着主观阻碍因素和体制弊端的影响。从公共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总结"五反"政策在上海执行的经验教训,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对于促进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竞 《学理论》2011,(21):48-49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在详细分析了当前"和谐社会"本质的几种学说后,认为不应该把"和谐社会"的现象当成"和谐社会"的本质,而应该把"和谐社会"界定为"法治社会",并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论证了"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这一命题,指明了这一界定为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的"和谐社会"提供了着力点,为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的资源,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在谈到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时提到“坚持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文章从把握好“进”与“退”、“为”与“不为”的辩证法入手 ,详细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进”与“退”、“为”与“不为” ,指出国有经济比重有所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且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必须以“四个正确理解”为前提。  相似文献   

6.
《求知》2002,(4):37-37
  相似文献   

7.
聂长建 《理论探索》2012,(6):131-134
"见死不救"从道德视角可分为三种:"损人利己"的见死不救、"利人利己"的见死不救和"损己利人"的见死不救。"损人利己"的见死不救,是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必须入刑";利人利己"的见死不救,是一定程度的违背道德的行为,可以入刑;"损己利人"的见死不救,并不违背基本道德要求,可不入刑。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的欧式辩证法,侧重"分",即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去说明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并且是发展的动力。而中国哲学侧重"合",从"合二为一"的角度说明矛盾的性质及认识的规律。如果把矛盾的"分"与"合"、"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结合起来,则可以在矛盾规律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方面达到更高的境界。这就是"分合互动律"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做官”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做到“官路”畅通、一帆风顺,“常提醒”才是上策。这就要求多给自己敲敲“小木鱼”、打打“预防针”、下下“毛毛雨”。只要多“留神”,就能少栽跟头、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王永厅 《学理论》2013,(8):23-24
"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大量的新变化,但也随之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国内有些善良的学者,大多看到了“文化全球化”表象的,纵向的新旧交替,但那些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向西方现代文明扩张的伟大结局致敬”的宏论,则忽视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横向的,单向的影响。虽然关于文化全球化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果,但随着这个概念的不断重复,文化界已经有把“文化全球化”当作“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同质化”的代词,“约定俗成”地固定下来的走向。对此,必须弄清“文化全球化”的实质和给我们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讨论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式"这个概念不是在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层面谈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上谈的。"中国模式"无非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类型。因此,我们不妨暂时抛开好坏之争,把"中国模式"当做一个解释性的中性概念来使用。"中国模式"无疑突出了"中国特色"的分量,它意味着"中国特色"从消极表述转变为积极表述。"中国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发展类型,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价值,所以"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14.
"求同"是老子思想的特质,"求同"决定并体现着老子思想的整体面貌、逻辑结构以及价值取向,"求同"是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求同"是"道"的根本要求,"求同"是"无"的逻辑必然,"求同"是"德"的价值主旨,"求同"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佛教认为人是兼具善恶两性的,在此法理下,池田大作提出了"人性革命"的思想,透过"善恶不二"的人性观,在道德哲学的范畴中,对"人性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实现途径进行研究,从中探寻池田大作具有先进性的德育理念,并结合我国德育的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中,对我国德育工作有很大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8)
19世纪60年代是人类科学昌明、文化灿烂的伟大时代,可就在这时新型国家美国与古老国家中国都进行着巨大创伤的内战,美国伤亡75万人,中国伤亡甚至达到1亿多人,超过两国之后参与所有战争的总和。本文以两国南北双方不同方面的对照为基点,论述了两国双方在经济、政治、军事战略以及文化方面的比较,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刻解剖各方面的优劣,客观的阐述了双方北方胜利的原因及南方失败的原因以及在战后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上所走向的不同道路,最后站在中西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双方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屠亦文 《团结》2002,(4):45-46
“泡沫文学”狂欢 倘若把鲁迅拽来大街上随便哪家书店瞄上一眼,他定要厥倒的——满架子的网络、金融、爱情:被大腕女人们冷落的衰男人有一肚子委屈,要写书;一夜成名、大红大紫的明星怕红颜易老而借此东风之便,要写书;把上网聊天视作第二生命的网虫们直怨比  相似文献   

18.
对“村官”富人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挺 《行政论坛》2005,(2):94-96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富人当选”村官”的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是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也是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理性选择。标志着村委会干部类型正在由道德权威型向经济能人型转变,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促进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加速农村致富奔小康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党校各个主体班培训课程都重视主义和问题两个方面。从不同班次来看,培训课程在主义认同和问题探析方面有不同侧重,这反映了不同培训班次学员在权力体系中的不同位置以及在权力生产和再生产体系中的不同作用。从不同时期中青班的课程来看,培训课程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纲领中既有坚守主义认同方面的硬核,也存在主义认同和问题探析方面不断调整的保护带。  相似文献   

20.
研究哲学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照着讲”、“接着讲”“、对着讲”“、自己讲”。其中,"对着讲"是哲学的典型讲法,是哲学批判本性的最佳表现形式,也是哲学家之间气质冲突的学术体现。当前中国的哲学研究,必须尽快告别"照着讲"的初级阶段,在“接着讲”和“对着讲”的基础上实现“自己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