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一名从“寂静战场”上走出来的特殊将军。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1962年李克农病逝,党内军内齐悲。董必武曾赋悼诗:“三十年前事已赊,知君才调擅中华。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李克农被毛泽东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一名从“寂静战场”上走出来的特殊将军,并获得了红色“特工王”美名。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1962年,美国情报局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宣布休假三天,庆贺一位强有力的对手消失了。李克农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上,是什么使他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赏。又是什么使他得到了对手的尊重呢?关键在于他具有高超的对敌斗争艺术。  相似文献   

3.
于继增 《党史博采》2014,(12):44-49
作为隐蔽战线上的领军人物,李克夜的人生际遇要比潘汉年幸运得多。毛泽东曾说李克农对党是立了大功的,称其为党的“大特务”。李克农尤以“红色特工王”著称于世。他的一生与中共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而每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一名从“寂静战场”走出来的特殊将军。  相似文献   

4.
四 从抗战爆发到1941年,李克农奉命先后在上海、南京、桂林等地担任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统战工作、宣传工作和情报工作。 1937年2月,李克农奉命秘密前往上海,建立半公开的红军驻沪办事处。 对于建立办事处,李克农不是“新媳妇坐轿——头一回”,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期间,李克农就利用“秘书长”的身份,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古城西安七贤庄组建了一个半公开的红军办事处.所以,他一到上海,利用原来的一些关系,很快就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多福里21号建立了红军办事处,李克农以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在这里办公。 这一期间,李克农的主要任务是:一、协助毛泽民取款;二、联络上海的地方党,审查干部,整顿组织;三、密切注视动态,做即将回国的蒋经国的工作。 3月的一个夜晚,人们已进入了梦乡,李克农还在忙碌着,译电员进来向他送上一份密码电报,内容是蒋经国将于3月25日在苏联海参崴乘船回国,一同回来的有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估计4月中旬到达上海港。 李克农获得这一情报后,马上部署请曾在苏联工作过的同志准备上门,一则看望关心蒋经国的处境,二则介绍国内的局势。谁知蒋介石老奸巨滑,没等船靠岸就用汽艇在吴淞口把蒋经国一行人接走了。后来,李克农又通过其他渠道,作了一些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军事历史的舞台上,只有那些真正体现兵家智慧结晶的精品才能跨越时空,魅力永恒。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孙子兵法》无疑就是这样的精品。《孙子兵法》共13篇,约6000余字,从《计篇》开始,列《用间篇》结束,"知"字贯穿于全书首尾,其论说的基点始终在"知"。知为体,谋为用,知而能谋,谋而后战,战而后胜,千里杀将,巧能成事。因此,"知"始终是战争制胜的前提和关键,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6.
李克农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被称为中共“特工之王”,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挥了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尤其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李克农赴洛川与张学良会谈,拉开了“两安事变”的亭幕;抗战爆发后,他转战南京、武汉、桂林,指挥抗日情报战,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曲晓溪 《世纪桥》2010,(22):11-14
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骁勇善战,是令日伪统治者闻风丧胆的抗日志士。东北光复后,他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为新中国的成立呖心沥血,最后以生命的代价实践了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相似文献   

8.
正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风靡全国,影片中"李侠"的人物原型就是李克农上将的老战友、我党的谍报天才李白。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年仅39岁。李白烈士被称为中国无线电波之父,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两次被捕入狱1910年5月,李白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白石村,原名李华初,化名"李  相似文献   

9.
张峰将军,1922年生于安徽省太和县双浮镇。他16岁参加新四军,戎马一生,战功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任过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一一六师突破临津江的战斗,作为典型战例,被选入我军军事学院的战役战术教材。张峰将军不仅是一位战场上的骁将,而且他热爱家乡人民,关心、支持家乡经济建设。这些事迹虽不象战场上那样惊心动魄,但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相似文献   

10.
单庆 《党建》2004,(9):26-27
2003年 4月的 一天, 第一 汽车集 团 公司 动 能分 公司 锅 炉车 间职 工丁景 鑫, 找 到车 间主 任 兼党 支部 书记张 景强 说:“我 能再 重新 申 请入 党吗 ?”这个 决定 ,是 丁 景鑫 经过 深 思熟虑 ,并 鼓足 勇气 向 党组 织提 出 的。他的 举动 , 再次 震动 了 车间 。几 年来, 他重 新 加入 党组 织 的愿 望越 来越强烈 。他 为 自己 8年 前同 样是 震动 车 间 的 退 党 的 举 动 而 追 悔 莫 及 。当年 ,他 为 什么 做出 要 求退 党的 决定呢? 身边的平常小事影响人 今年 36岁 的丁景 鑫,1985年入伍,1990年入 党,同 年复员 来到 了一…  相似文献   

11.
张秋兵 《湘潮》2011,(3):49-49
用恩来在家乡淮安生活了12年.对他童年教育起到主导作用的是他的三位母亲。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忠厚朴实.为养家糊口.常年飘泊在外。周恩来的两个伯父,四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差,基本不在淮安。  相似文献   

12.
张莉 《世纪风采》2011,(10):31-36
他是一名记者,却以战士的身份牺牲在战场上;他是一个欧洲人,却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穿上八路军的军装、拿起枪来,同法西斯战斗而死的欧洲人,他是第一个。他就是进步作家兼记者、德国共产党员汉斯·希伯。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场没有弹雨硝烟却更加残酷的战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迎难而上,奋力抗击非典恶魔……这是一个不见刀光剑影却更加凶险的战场,广大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冲锋在前,不惧生死,同SARS病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这特殊的战场上,在鲁南的大山深处,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抗击非典的钢铁战士,连续30多个日夜奋战在第一线.终困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用42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抗击非典的英雄赞歌。他,就是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局副局长、区非典防治办公室疾病控制组组长张普善。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作出批示,给予他高度评价;国家人事部追授他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5月10日,中共山东省委追  相似文献   

14.
应铭 《世纪风采》2008,(7):40-42
毛泽东曾说过:“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这是对被誉为“特务王”的李克农的最好评价。李克农是中共情报和特务机关的首脑,他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党长期以来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国民党也有一个大特务,这个人就是毛人凤。李克农与毛人凤曾有过一次斗智斗勇的较量。  相似文献   

15.
李克农,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是隐蔽战线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周恩来曾把他与钱壮飞、胡底并称为党的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凭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李克农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相似文献   

16.
许之善 《湘潮》2014,(5):21-24
许之善(1925~2005),亲历解放战争中多次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军委作战局(即总参谋部作战部前身)当参谋。不久,他奔赴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办公室的军事参谋。归国后,他在彭德怀身边工作到1954年春天,然后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到军事科学院工作,曾任院部秘书处处长等职。去彭总办公室当参谋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任参谋的军委作战局搬进了中南海居仁堂。在战争年代里,我们这些总部军事参谋做得较多的还是命令传递、文书起草、数据统计等业务,现代军事意义上的参谋事务并小多。如果说总参谋部作战部的“参”比“谋”做得多一些,主动一些,是新国成立以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戴上了金灿灿的上将军衔,斜佩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外耀眼。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名将军中唯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这个有些特殊的“神秘将军”,就是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李克农。毛泽东说,李克农对党是立了大功的。没有他,党的历史从三十年代以后可能要重写……  相似文献   

18.
穆欣 《党史文汇》2003,(3):13-16
胡底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功绩卓著的英烈。1929—1931年间,他和李克农、钱壮飞一起,曾由中央特科派遣打入敌人的特务首脑机关———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科,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保卫了中共中央的安全。1962年2月,李克农同志因病逝世。在追悼会的悼词中,遵照周恩来同志的意见,写上了这样一段话:“在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斗争。同为革命而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对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8年周恩来又在一个会议上谈起:“在1931年顾顺章…  相似文献   

19.
1936年3月,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代表中国参赛的奥运选手王润兰凭借自幼练习武术的深厚功底,在拳击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但最后却被无理地取消了决赛权。当他满怀悲愤准备再次向奥运进军时,日寇全面侵华的炮声又击碎了他的梦想。在民族存亡最危险的时刻,王润兰义无反顾投身到抗日救亡的烽火战场,最后用自己的身躯同日寇坦克同归于尽,虽然他没有在赛场上拿到奖牌,但却在反侵略的卫国战场上用热血铸就了辉煌。他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个牺牲的奥运英雄。  相似文献   

20.
周燕 《党史博览》2006,(11):19-23
李克农上将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独具胆识、勇闯龙潭虎穴的传奇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颂。李克农酷爱文艺,喜欢摄影。在中央苏区,他演双簧,说相声,扮演滑稽博士,令人捧腹。在延安时,他组织了一个枣园文工团,演出了一些轰动陕甘宁边区的优秀剧目。除了当年一起生活、战斗过的老同志,现在知道李克农这一特长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