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0年,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力量得以壮大。这使红军当时的领导人过高地估计了形势,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等大中城市。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乘虚攻占长沙。此后,红军回师江西,于同年10月4日攻占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2.
正1935年5月12日,甩掉强大的追敌后,利用在四川会理休整期间,中央政治局在铁厂召开扩大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越过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彝汉同心会理会议后,红军继续北上。1935年5月17日,红一军团1师1团攻占德昌,俘虏200多人。部队向西昌前进时,经侦察发  相似文献   

3.
杨必军  甘荔 《世纪风采》2007,(11):3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震古铄今的人类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张书林 《学习论坛》2006,22(9):10-13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5.
正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的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真实记录,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势力的激烈较量,是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生死搏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那场气吞山河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6.
程中原 《党史文汇》2006,(10):15-20
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1936年6月22日,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到达甘孜附近的普玉隆与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会合,朱德亲自赶到那里迎接.24日召开了会师大会.6月30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红二军团到达甘孜附近的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接应部队会师.7月1日到达甘孜的甘海子,与朱德会面.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俄界的时候,由于原属一方面军的第五、九军团已编入左路军,中央、军委纵队和一、三军团只有8000余人。中央决定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即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林彪为副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样、周恩来组成5人团指挥军事,同时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回顾党的历史,对深刻领会这些精辟论断和正确决策是大有收益的。  相似文献   

10.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发动黄安战役.经过40来天的激战,红军击退援敌,切断黄安守敌与外界的联系.黄安被围后,敌军的粮食补给全靠空运.在红军的严密封锁下,守敌到了“拆毁民房当柴烧,杀猫宰狗做口粮”的境地.加上老天有眼,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敌营一片啼饥叫苦之声.敌酋师长赵冠英,绰号“赵瞎子”,纵有满腹经纶,此时此刻也发出了“危城绝地,孤军挣扎,天寒地冻,人尽夏衣,困处重围,粮弹俱绝”的哀叹.在红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敌人的军心更加动摇.虽然黄安城高沟深,仍有不少士兵夜里翻墙下来投降.当这些饿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02年5月29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陕西宾馆胜利召开。省纪委委员37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会,选举产生了省纪委书记、副书记、省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选举结果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已通过生效。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董雷在省纪委一次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过去的四年,省纪委在中央纪委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紧紧围绕我省…  相似文献   

12.
马保奉 《党史纵横》2006,(10):26-27
新中国国家元首的第一次出国访问新中国成立两个月,毛泽东就前往苏联访问。这是新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出国访问。照一般常理,这样的访问,会兴师动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次访问名义上是为祝贺斯大林70寿辰,实际成果是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使新生的共和国获得了苏联的巨大支持。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国家元首,于1949年12月6日乘火车离开北京赴莫斯科。他的随行人员只有四人:陈伯达(秘书)、汪东兴(警卫)、叶子龙(机要)、师哲(翻译)。这可能是现代国家元首正式出访时,随行人员少得不能再少的一次了。即使把一个半月后加入主席这次出访…  相似文献   

13.
14.
戴安林 《世纪桥》2008,(9):10-13
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历经磨难、久经考验的彭德怀元帅,曾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06,(3):I0004-I0004,1
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在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等率领下,抗日先遣队由瑞金出发入闽,途经长汀、连城、永安、大田、尤溪、延平、古田、闽清、闽侯、福州、连江、罗源、宁德、福安、周宁、寿宁、浦城等地北上抗日。抗日先遣队沿途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发动群众,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推动了福建革命斗争蓬勃开展,为长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牛桂云爱国将领张学良对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但因当时他对红军北上抗日的支持是秘密进行的,所以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和西安事变60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关...  相似文献   

17.
卢冀宁  张海 《求是》2006,(20):23-24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面对数量上装备上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的围追堵截、严峻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数不清的艰难困苦,红军毫不畏惧,英勇顽强,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爬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勇往直前,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7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总结其间蕴藏的丰富经验,对于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的胜利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失败的教训,走上了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黄麻起义等相继爆发。以毛泽…  相似文献   

18.
长征,伟大的胜利。长征,伟大的壮举。长征,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过。“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之难,难于上青天!漫漫长征路,天上,敌机每日轰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飞机大炮,枪林弹雨,红军战士,无所畏惧!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精神,沿途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反动军队之间矛盾重重,难以合力“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20.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和宁夏西吉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历时2年,纵横15个省,总行程6.5万里,其中,中央红军行程2.5万里,经过11个省;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