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建华 《唯实》2012,(8):64-67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多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时,应当弄清基本经济制度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现阶段道德伦理的多元性、多层次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包容性,力求形成能为全社会所接受的基本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老张老张媳妇中学生小张记者小潘启幕:舞台右角摆放一张桌子、一张老板椅、两张凳子、一个热水瓶、4个纸杯、一部固定电话,中学生小张在靠左边的空位处唱歌跳舞。(老张出场)老张:今早起来心情好,音乐早已准备好,办公室内忙啥子?(看)原来是我家丫头在舞蹈。(小张摆舞姿)老张:你咋这么早就起来了,忙个啥子嘛!小张:我们学校要搞节目,要求反映团场现实状况的,我想,现在不是在号召职工搞多元增收吗?我这是在练节目呢!  相似文献   

3.
正产权改革一直是国企改革讨论的核心。长期的国有产权一股独大、产权不清、产权覆盖面过宽制约了国有经济的发展。产权该如何规范,四川已有哪些举措,将面临怎样的困难与挑战,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探访了相关专家、省国资委以及下属的一些国企,请他们来作出解答。产权规范迫在眉睫有业内人士称,目前除在川央企外,我省地方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从全国同行业看,我们江苏省出版物资公司是500家最大型服务业企业之一,担负着全省各出版社、印刷厂、包装厂所需印刷、包装的物资供应服务重任,在全省出版发行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我们公司制定了“完善主业服务,开辟多元发展”的公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一师十一团,一提起张依群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称她为女强人。她是十一团一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近年来,她依靠枣园发展养殖,依靠养殖发展农家乐,年收入达到50万元,成为团场女职工致富的"领头雁"。她致富不忘乡亲,带动周围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事迹在团场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6.
<正>杨朝林,中等个子,见到人笑嘻嘻的,说话声音洪亮,也许是久住老风口的缘故,脸上印上"高原红"。杨朝林今年47岁,1989年,为了追逐人生远大理想,他告别天府之国,来到十师一八七团十六连,至今没有挪过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六连以水域宽阔、盛产狗鱼、五道黑鱼名声远扬。杨朝林加入  相似文献   

7.
位于三穗县南部的良上乡,曾留下红军的足迹,红色文化在此生根发芽。1934年9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王震、萧克、任弼时率领下在良上宿营,因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在这里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为继承红军光荣传统,弘扬红军的革命精神,经几届政府不懈努力,先后在乡政府所在地修建了红军亭、红军纪念碑、红军风雨桥等,并对红军墓作了修缮,对“红军树”竖碑铭志。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16日,在七师一二九团七连养殖小区,职工李富喜和妻子高梅正忙着给养殖的大小羊羔添加饲料,这对李富喜夫妻俩来说是自己每天必做的工作,李富喜高兴地说:这几年通过多元增收致了富,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李富喜是一二九团七连职工,多年来,一直在连队承包种植棉花,在率先运用新科学新技术,精细化做好田  相似文献   

9.
陈天勇,1964年5月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县。从1988年只身来到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到现在已有二十几年的光景,陈天勇一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劳致富,并热心帮助其他职工。2012年陈天勇种植60亩脱毒薯,净赚6.4万元,30亩鲜食玉米净赚2.8万余元;还搞架子牛育肥,14头架子牛净赚2.2万元;又有声有色地搞起了土豆深加工,赚了3  相似文献   

10.
"挣钱不能埋头苦挣,还得学会运用新科技,只要有决心,铁杵都能磨成针。"她就是被十师一八四团八连职工称为多元创收女能人的王顺英。2002年,王顺英来到八连,当时连队成立不久,土地质地差,职工们还在观望,犹豫不决时,她毅然大胆地承包了220亩土地,这一年对她来说是艰难的考验。开春时春寒料峭,她亲自跟机站耙、播种,田管时,封土、放苗、定苗、拔草、治虫、化调,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14,(3):19
通过统筹推进多项人才培养工程,在我省不论是高层次人才、蓝领工人.还是乡村科技人员.都可以依托相关人才培养工程找到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阶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云南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开发和实践锻炼力度。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获得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机会,让我不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科研经费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  相似文献   

12.
"连队职工,光靠种地是发不了大财的。"当笔者说明来意时,性格直爽的邓大安爽快地接受采访,并道出自己多元创收的秘笈。邓大安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要想腰包鼓起来,既要‘种西瓜’,又要‘捡芝麻’。"邓大安是十师北屯市一八七团七连职工,近年,头脑灵活的他,走外出包地与农资销售联合经营发家致富路子,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一路通达 多元发展@马永菡  相似文献   

14.
迟晨  耿欣 《奋斗》2018,(16)
正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齐车公司中车齐车公司)是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核心子企业是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核心子企业,是中国中车货车业务板块支柱企业货车业务板块支柱企业,也是我国铁路货车、铁路起重机的设计主导单位、制造领军企业和产品出口基地。先后主导了我国铁路货车三次大的升级换代,累计生产铁路货车38万余辆,新造货车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向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西、哈萨克斯坦、博茨瓦纳、肯尼亚等世界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我是工会贷款的老客户,靠团工会贴息贷款养猪养鱼才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去年又养了藏獒,多亏了团工会大力扶持我,使我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这是二师二十四团六连养殖户邓显友说的一段话。今年50出头的邓显友是二十四团六连一名普通职工,因家庭兄弟姐妹多,排行老七,周围的人都习惯称呼他邓老七。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7月9日,在四师六十七团三连职工杨铁忠的家门口,儿子杨春峰正在修理摩托车,院前还停着七八辆摩托车正等着要修理。2012年,该团职工加大多元增收步伐,仅在三连就有120余户职工走上了多元增收的路子。杨铁忠1994年从河南来到六十七团,靠种三四十亩地和打工维持生活,每年的收入也就刚够生活开支,家有两个儿子,生活得挺辛苦。近几年,由于国家针对职工出台的诸多优惠政策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杨铁忠家的  相似文献   

17.
18.
一师八团五连的刘合东,今年35岁,经过他8年的辛苦努力,开拓进取,勇于探索,从一个打工仔,如今已发展成为单位有名的农机大户。他家现有农机装备3台套,其中:"824"拖拉机一台,纽荷兰140匹马力的机车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农机装备固定资产累计四十余万元,其中"824"拖拉机是利用国家补贴资金和自筹资金购买的,机车年纯收入12万元,每年用拖拉机联合整地2500亩、播种1800亩以上,年产值21万元,极大地推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高中毕业的尚金龙用敏锐的眼光看到,自然环境优越的四师六十八团二连有发展农业的独特优势,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在自己成长的地方创一番事业。儿子回家务农了,父亲尚红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于身体不好,种地的事全靠儿子尚金龙管着了。当时尚金龙看到团里主要种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水平越来越高,于是他萌发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