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上海机关动态》2004,(6):13-15
近年来,上海法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正效率为主题,以廉政建设为保障,深化完善“三不”机制,即“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等一整套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大力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制度监督和党纪国法三道防线,法院队伍的廉政建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2017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防腐斗争的三种不同境界,从"初步实现""日益完善""正在构筑"的表述中,我们能够体会和领悟出这是三个难易有别的状态。在同领导干部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第一个境界最容易做到,只要我们党坚持对腐败打击零容忍,严  相似文献   

3.
有效遏制腐败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红 《湖湘论坛》2009,22(1):43-45
一般而言,腐败行为的发生有三个决定性条件:掌握权力、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有效遏制腐败,需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强化权力监督,使人不敢腐败;加强廉政教育,使人不想腐败;构建制度体系,使人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4.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思想上的堕落是产生职务犯罪行为的根子。我们常州市武进区交通局工程管理处在区检察院预防科的帮助指导下,以强化学习教育为抓手.通过常念“廉政经”、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等宣传提醒形式,“治病于未发之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施工、监理、业主三方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廉洁意识.努力构筑一个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家庭防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金山区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自2008年7月被中央纪委确定为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以来,该区在“四个注重”上下功夫,即注重坚持教育,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注重健全制度,构筑“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注重强化监督,形成“不易腐败”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培红  董红琴 《前进》2011,(10):53-54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分析党面临着的形势和挑战时讲到了“四种危险”,针对消极腐败的危险,总书记告诫全党: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只有通过教育、监督和制度等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措施,建立一套包括“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和“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在内的廉政建设制度体系,才能把反腐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建立“三不”机制,要着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7.
李小坚  李海清 《传承》2008,(20):126-127
由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只是初步构建,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立法滞后和法律制度不完善,客观上留下了"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的机会和条件。加上贪欲与权力欲的极度膨胀、法制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一把手"职务犯罪呈蔓延之势。完善预防和遏制"一把手"职务犯罪体系,应当是教育、制度、民主和法律几道关键防线德有机结合。思想教育使人不愿腐败,民主监督和法律约束使人不敢腐败,而制度防范则是使人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8.
期权腐败行为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权腐败即权力的期权化,是一种追求非生产性利益的权力寻租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发展期,政府强制性权力微观干预过多是导致大量期权腐败现象的根由。解决之道:通过制度创新,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使领导干部不能、不敢和不愿利用权力进行期权腐败。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只是初步构建,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立法滞后和法律制度不完善,客观上留下了"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的机会和条件.加上贪欲与权力欲的极度膨胀、法制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一把手"职务犯罪呈蔓延之势.完善预防和遏制"一把手"职务犯罪体系,应当是教育、制度、民主和法律几道关键防线德有机结合.思想教育使人不愿腐败,民主监督和法律约束使人不敢腐败,而制度防范则是使人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10.
李兵 《人民论坛》2015,(2):40-43
针对当前我国秘书腐败现象多发频发的实际,文章在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治理路径:强化对秘书的教育培训和道德建设,提升秘书整体素质;准确定位秘书在工作中的作用,理清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构筑合理科学的秘书制度文化,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预防秘书腐败;通过制度性设计避免秘书对信息资源的独占,消除秘书信息资源的优势;通过法律途径预防秘书腐败;加大内外监督对秘书腐败的制约,构筑秘书不敢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监狱罪犯离监探亲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有利于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刑事政策,专门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现行离监狱探亲制度在《监狱法》、司法部规定和监狱实践三个层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基于对监狱离监探亲决定权的行政执法权属性分析,从法律上赋予罪犯法定离监探亲权,要从《监狱法》及司法部的规定上加以完善,还要解决监狱办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促使这项制度得到常态化落实,促进罪犯改造和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