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汉玲 《学理论》2010,(16):105-106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著名民法学专家梁慧星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两项关于法律修改的建议,其中的一个建议是修改继承法。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郭明瑞同样认为:继承法颁布已将近二十五年,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私有财产状况、家庭关系等与其颁布之时相比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继承法已无法满足和应对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需求。因此,建议立法机关应及时对继承法进行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2.
黄瑞凤  李源 《学理论》2013,(14):128-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做了明确规定,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家庭财产逐渐增多,如果我们仍然按照现行《继承法》中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确定谁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那么死者的遗产无人继承的现象将会日益增多。因此应当适当扩大《继承法》中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从而完善我国的法定继承制度,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3.
谈谈继承法     
继承法是关于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和.它属于民法范畴.继承法调整的对象是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关系.财产继承关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遗产、被继承人和继承人.遗产  相似文献   

4.
郭丙乾 《学理论》2013,(13):116-117
特留份制度是对遗嘱自由的限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继承法对遗嘱自由的限制不足,导致了一系列损害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问题,我国继承法必继份制度并不能对遗嘱自由进行应有的限制,特留份制度已被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对遗嘱自由限制的制度趋势。我国也应设立特留份制度对遗嘱自由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强化。财产继承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继承法的修改也被提上日程。同时,继承法上的相关问题,如特留份制度、遗产范围的确定、公证遗嘱的效力、夫妻共同遗嘱等成为学者热议的对象。关于继承法是否应该规定夫妻共同遗嘱制度,学者观点不一,各国立法对于夫妻共同遗嘱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本文在对国外夫妻共同遗嘱制度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共同遗嘱制度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我国关于夫妻共同遗嘱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念和要求.从政治理念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政治价值变化的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7.
继承法规定的遗产继承方式,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均由法律予以规定的继承方式.法定继承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继承法的本质不同,各国有关法定继承的原则和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对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应继份额等的不同规定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今年分别访问了欧洲,受到隆重的欢迎.各国报刊通讯社发表了大量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同欧洲关系的飞跃发展,认为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为中、欧建立跨世纪长期稳定友好合作关系描绘了蓝图.今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中国同欧洲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不是偶然的.近几年来,无论是东欧、还是西欧国家,都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困扰;而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庞大的市场魅力吸引着西方国家.随着世界格局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一些欧洲国家相继调整它们的对华政策,譬如:俄罗斯由向  相似文献   

9.
《理论参考》2010,(9):30-31
终结出口投资主导模式 中国经济时报:是这轮全球性经济危机为中国转变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契机。外部市场的变化正左右着中国的出口。显然,外需萎缩对中国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5)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多样化的发展,各国实力发生着改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上任以来,根据世界形势的总体变化,对本国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中国的外交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成为国际事务的新潮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新时期处理外交事务的新理念。"中国元素"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新特色,中国开始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显示"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进入消费增长扩张期,经济特征有了显著变化,使得县城经济的发展既有机遇,又面临潜在挑战.一方面由于政策利好及城市化经营两方面有利因素的拉动作用,中国县城经济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经营中的竞争效应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中国一部分县城经济可能"空洞化"或"边缘化",从而失去其现有的"行政区经济"地位.因此,探讨县城经济发展策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耕文化理念与近代开放意识,对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产生着深刻影响,使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既具有传统农耕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近代经济开放的思想因子.研究和探析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对于认识和把握近代中国社会微观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对当代家庭建设亦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两次现代化和科学文化的历史变迁有着本质的关联.在两次现代化的过程中,科学文化一直是重要的动力因子,它的变化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化.研究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兴起、发展的曲折矛盾的过程,对致力赶超的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平衡发展观、相对平衡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不同历史时期条件下中国的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空间布局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三十五年来,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一直是围绕着对事物运动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怎样把它具体运用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中。最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深刻的逻辑规律,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当代中国正面临着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趋势。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已经导致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优裕,精神生活日益多彩,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社会生活方式在我国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6.
杨磊 《理论探讨》2012,(2):98-10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投资和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为主,低端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主体,生产具有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特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失衡.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中国进入各种经济、社会问题高发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经济增长变缓甚至停滞,中国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以政府职能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实现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经济的发动机,以文化发展和转型给力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居基础位置的是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就是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经济关系在农村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农村生产经历社会化集中的转变.说明生产的社会化集中在中国农村的现实条件下,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使农村经济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发生的自身特点,不能不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们消费需求核心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在市场营销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策略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经济的简洁性、安全性等特征外,在现代产品设计领域主要体现为①产品设计的艺术与美学特征;②产品设计的科技特征;③产品设计的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时代的宣告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与此相应,国际经济间谍大战也愈演愈烈,身处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同样未能幸免. 一、经济间谍瞄准中国中国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持续稳定发展的国家之一.在欧美各国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处于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这个大市场特别引人注目,于是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情报信息也成为国际经济间谍的猎取对象. 我国虽然整体科技水平比较落后,但并不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转型,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引发的乡村社会变化,推动了农民由传统向现代的分化与转型.这一历史的跨越虽然尚未完成,但有力地促进了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发生系列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均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从多维视角透视当代中国农民阶级的新变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