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的殖民剥削与人民群众的处境英国政府占领缅甸后,就推行其旨在变缅甸为英国农业原料供应地的政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掠夺该殖民地丰富自然资源和奴役其人民的措施特别加强了.有益矿藏的开采和大米生产也扩大了.这就保证了英国垄断组织利润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2.
从1988年9月至今,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了长期的制裁, 虽然这种制 裁没有实现迫使军人向反对党彻底交权的目的, 但成为了缅甸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动力。缅甸与西 方国家经济交往规模小、缺乏其他国家的有效配合、制裁不能改变缅甸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是对缅 制裁效应没有最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貌埃表示,缅甸国内农机生产水平不高,希望能从中国进口适用性强、多规格、多品种的农业机械.貌埃副主席在纪念中缅建交50周年之际来华访问,他专程到北京福田拖拉机厂考察.在听取企业介绍之后,貌埃副主席说,缅甸是个农业国家,但目前仍保持着传统的牛耕生产方式,落后的生产方式遏制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对缅甸就十分重要.现在缅甸政府正在积极引导农业利用机耕代替牛耕,但因国内只能生产1万台拖拉机,无法满足每年10万台的需求,缅甸政府正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98,(3)
8月11日,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缅甸问题课题组一行4人,到省社科院访问,与我所研究人员就缅甸问题进行座谈.在谈到缅甸经济形势时,日本学者认为,当前缅甸经济形势严峻,困难较多.缅甸的外汇储备目前只有2亿多美元,仅供支付一个月的进口.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首都仰光,物价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缅甸吸引的外资减少.缅甸在泰国的几十万劳工因泰国金融危机,本国失业人口增加,而被遣返回国,使缅甸的外汇减少,大批人找不到工作.这些因素使缅甸经济更加困难.但是,缅甸经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这次金融危机对缅甸没有直接影响.日本学者认为,缅甸的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主要是政策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缅甸的发展.如果政策正确,缅甸的发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缅甸内幕     
本文是由美国《新闻周刊》驻香港办事处主任麦克卡所撰写,但他是在该周刊驻伦敦,东京,华盛顿等地记者协助下才勉强拼凑而成的.这篇新闻报导主要是谈缅甸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混乱情况,作者借用别人的话来形容缅甸经济计划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目的是搞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经济".本文最后概要地谈到了缅甸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6.
缅甸首都仰光市拥有300多万人口,其中以缅族占大多数,其他有华人、印度人、少数民族等等.根据仰光唐人街的一些小商人所说,缅甸的华人为了子女在求学、置业以及各方面的方便,大多会申请缅籍.如果没有缅籍的身分,华人不能转卖物业,子女不能在大学里供读医科或工程.尽管有不少华侨定居缅甸已久,依然有人尚未获得加入缅籍,甚至连半句缅语也不会说.到神庙去读华文华人主要集中在Maha-bandoola Street西段一带.和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一样,这里的华人都是以做小买卖、开金店、开药材店、餐馆等等为生.唐人街的老华侨还可以讲华语和福建语,至于年轻一辈的华人却似乎被同化了.尽管仰光有华人讲华语,可是也不愿意公开去讲.整  相似文献   

7.
著者F.N.特赖哲(Trager)是美国纽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缅甸研究组组长;1951—53年著者曾经领导美国技术合作署在缅甸的工作组在缅甸工作过;1956年著者再度访问过缅甸.著者所著"在缅甸建立繁荣社会1948—1956年"一书在资产阶级学者有关缅甸经济方面的著作中,算是较完整的一本.本文所译的是该书第三章"缅甸的经济与计划"中的第一,二,三,四节;即"农业""林业和矿业""运输,交通和工业","资本形成,投资和财政政策."该书著者的观点明显地站在帝国主义立场,例如该书著者强调缅甸应该着重发展农业,该书在第51页上写道:"农业在缅甸经济中是最有生产性的部门,在提高生产力以提供投资资本方面具有最大的可能性.……在最近几年内将国家所能取得的资金的大部分投入农业生产,将可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图使缅甸继续成为帝国主义垄断集团提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但是该书提供了不少只有从缅甸政府的刊物,文件,印刷品中才能取得的经济资料;到目前为止,我们还难以直接得到这些资料.因此本刊决定把它译出来供对缅甸经济问题有研究兴趣的读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自然资源与开发前景在东南亚国家中,缅甸算得上各种资源都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到目前为此,大部分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其利用率也很低。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原料和初级产品。 1、农业。缅甸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全国约有76.5%的农村人口。1988~1989年度,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由于受缅甸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缅甸能出产从典型热带到温带的60多种农作物。主要的品种有稻谷、小麦、玉米、小米、豆类、花生、  相似文献   

9.
作者约翰斯顿教授在序言里,首先解释这本书并不是全面地研究缅甸独立以来的外交政策,而只是研究缅甸的"中立主义"政策.其次,他又说明这本书是根据仰光大学的仰光——霍普金斯东南亚研究中心属下一批研究生所进行的多方面调查资料写成的.读完这本书,给人总的印象是它对问题的看法,抱着先入为主的态度.对作者来说,"中立主义"像"社会主义"一样,显然是邪恶的;因此,"中立主义"所包含的概念,当然不能作为国家政策的基础.怪不得约翰斯顿教授在该书第299页里写道:"根据本书对缅甸外交政策的研究,认为中立主义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是缅甸当代史上的重要一年,也是缅甸经济发展史上实现重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9月上台执政的缅甸军政府,宣布废除1962年以来的“缅甸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开始在缅甸实行——系列的经济改革。从1988年9月到现在,五个半年头过去了,缅甸经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又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缅甸独立前的克伦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东南亚》2005,(3):47-53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缅甸第三大民族的克伦族①(Karen/Kayin)在缅甸民族关系的变迁乃至政局的变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克伦族与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在历史上就有许多冲突与矛盾,这些冲突与矛盾在英国人统治缅甸期间进一步加剧了。缅甸独立前,民族矛盾是其独立道路上的一个障碍,而克伦族与缅族的矛盾更是民族矛盾中的突出点。彬龙会议较好的解决了缅族与部分“边区”少数民族的矛盾,②但对于克伦族却没有作出恰当的安排。缅甸独立后,正是克伦族成为反政府武装斗争的主力,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本文拟以独立前的几个重大事件为线…  相似文献   

12.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缅甸华侨华人及其兴办的华文学校已经成为缅甸汉语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受制于复杂政治因素的制约,缅甸的汉语教育发展缓慢。本文以现有学者研究和个人在缅甸的实地调研为基础,探讨缅甸华文学校的现状及华文教学的特点,并就缅甸华文学校在缅甸汉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提出对策和思考。本文认为,缅甸华人华侨是缅甸汉语教育的重要社会基础和力量,在缅甸汉语教育未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应加强与缅甸华侨华人的合作和交流,加强与缅甸官方和民间的交流以及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以推进缅甸汉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以来的缅甸:发展、稳定和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8年夏秋之交缅甸发生的政治动荡 ,曾经震惊了世界。由于 196 2年起长达 2 6年的封闭 ,世人对缅甸所知甚少 ,对那场长达几个月的动荡也众说纷纭。在我看来 ,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 1988年夏秋之交是当代缅甸发展的一个分界线 ,从此缅甸告别了“缅甸式社会主义” ,开始了新的发展 ,尽管在这一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当代缅甸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什么是当代缅甸社会的主要特点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而言 ,缅甸还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色彩相当浓厚的发展阶段。 1999年缅甸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16.
缅甸是一个能源禀赋很高的国家,但缅甸能源供应结构不平衡,商业能源开发不足.缅甸根据其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所确定的能源政策目标涉及能源独立、电力资源开发、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森林保护等多个方面.本文简要阐述缅甸的能源禀赋及其利用,并就缅甸的能源政策目标进行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缅甸的宝石、玉石一向著称于世。曼德勒东北的抹谷是出产宝石的中心,其中最名贵的是红宝石;玉石主要产于孟拱以北的山地。 缅甸的宝石资源丰富,开采价值也很高。很早以前,缅甸就用手工生产照明用的原油,开采宝石和其他矿石。缅甸独立后,政府规定由第一矿业部负责各种矿石的勘探与开采。在努力发展农业、林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采矿业。这样,作为采矿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缅甸近20年来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认为在缅甸军政府执政的第一个10年(1988—1997)改革力度较大,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中改革一度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后才又逐渐恢复推进改革的势头,但制约缅甸改革和发展的一些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尽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经济社会有所发展,重要农产品、电力生产、石油天然气产量、引进外资、外贸总量、外汇储备总额等都创造了最好的水平或最高记录,但缅甸经济中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失常和宏观经济不平衡尚未得到纠正,缅甸积贫积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仍然是东南亚最为贫困和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缅甸经济要走上稳健、快速的发展道路,还有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决宏观经济失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地区已经形成的唯一的反共的社会主义即“缅甸式社会主义”,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局面。在由于印度支那三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出现的东南亚两极化中,追求第三种社会主义的奈温政权体制的动向是很值得注意的。“缅甸式社会主义”确实在东南亚提出了一种国家建设的新类型。然而对其在缅甸是否  相似文献   

20.
缅甸与东盟经济关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7月23日,缅甸加入东盟,这是缅甸对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缅甸开始融入东南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对于缅甸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缅甸加入东盟后,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合作,双方的经济合作成就尤为突出。一、东盟对缅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缅甸加入东盟后,即确立了与东盟加强联系和合作、借东盟国家的投资和技术发展缅甸经济的外交策略。缅甸入盟以来,东盟对缅甸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东盟成员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在缅甸吸引的外资中占据主导地位缅甸军政府上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