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老人的家庭空巢化趋势日益凸显。空巢期将明显延长,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由于缺少亲情和精神慰籍、观念失衡和角色转变、空虚失落和情感落差、恐惧不安和抑郁忧伤等原因导致空巢老人产生不良情绪。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工作"、"余热生辉"方法使老年人心理危机得到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社会老龄化与政府公共养老不足的问题,市文明办、民政局、志愿服务联合会、慈善协会联合发起了“天津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从注重教育、规范管理、完善设施、亲情服务、精神慰藉、社会褒奖、公益祝寿、愉悦身心等方面使我市11.2万空巢老人受益。  相似文献   

3.
周静爽 《世纪桥》2016,(7):79-81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再加上曾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使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逐步突显。在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实际探究空巢老人的现实状况,关注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形成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特进行了社会调查。通过对汉兴街常二社区空巢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弘扬孝德文化、完善养老体系、提升社区服务、构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四方面来解决空巢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和中年劳动力携妻带子前往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群体——"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课题组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调查了金堂县赵镇、清江、三星等21个乡镇空巢老人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抽取900名老年人的幸福感状况调查与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提供依据,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农村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经济收入、身心健康、生活照料、养老机制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关注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来源渠道、保障农村空巢老人身心...  相似文献   

6.
我国截止至2013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4.9%。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中包含了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群体——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本研究主要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依据,在社会工作视角下,对贵阳市乌当区新坪村的空巢老人个人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分析评估,通过与社区、志愿者以及空巢老人的共同合作,结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制定出相应的活动计划和行动措施,开展有关活动。以社区支持为平台,构建并完善空巢老人的个人支持网络,以起到支持网络的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厦门市社区中354名65岁及以上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以性别视角探析空巢老人的健康与生活照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厦门市社区空巢老人除生活自理能力外,在社会经济特征、健康状况及生活照料方面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性别差异,即女性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男性空巢老人,而男性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上更显弱势。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养老政策的制定上要关注性别差异,对于男性空巢老人也许更多地要给予生活方面照料,而对于女性空巢老人要更多地给予经济上帮助。  相似文献   

8.
空巢老人问题是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装移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比起物质上的匮乏,更让农村老年人难以面对的是一个文化衰落,渐失活力的生存环境。乡村是空巢老人最后的栖息地,乡村文化是空巢老人精神最后的寄托,乡村文化的衰落使空巢老人原本就孤寂的生活扩大化了。空巢老人渴望的是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而不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悲情黄昏。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不可逆的潮流,我们做不到给老人一个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的晚年,但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友爱和谐的大家庭。解决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除了从政策、制度等层面入手,还应该立足乡村这个人们长于斯,终于斯的环境,立足于乡村文化这一乡村生活的生命内涵,重新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利用好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乡村社区养老的作用,给空巢老人一个不再悲情的黄昏。  相似文献   

9.
<正>"蓝丝带"寓意感恩、鼓励、关怀和爱,为把这份关怀送到百姓身边,为把爱升华成无处不在的亲情,辽阳市白塔区卫国路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的122名空巢老人、71名失独家庭成员,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的"蓝丝带"行动,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为空巢老人和失独家庭成员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服务体系上展示着"周到的想法"。街道党工委制定了《关爱"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的"蓝丝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10,(3)
<正>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安庆市各社区党组织通过为"空巢老人"配备电子呼叫器,构建"空巢老人"救助服务体系,为"空巢老人"提供及时、全面的救助服务,在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空巢老人"之间架起了"爱心桥梁"。这一举措被社区居民形象地称为"爱心一键通"。认真调查摸底,搭建爱心平台。  相似文献   

11.
“蓝丝带”寓意感恩、鼓励、关怀和爱,为把这份关怀送到百姓身边,为把爱升华成无处不在的亲情,辽阳市白塔区卫国路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的122名空巢老人、71名失独家庭成员,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的“蓝丝带”行动,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为空巢老人和失独家庭成员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服务体系上展示着“周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加速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呈现向高龄化、空巢化发展的新特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核心城区居住的老人中,"空巢率"已达70%。全国近两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50%。高校离退休职工中,"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突出。这是高校离退休管理工作碰到的新问题。为了让夕阳更红,社会更和谐,必须创新高校老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人老年,城市中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家庭逐渐成为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空巢老人家庭占老年家庭总数的22.83%。按普查结果计算,全国3.4亿个家庭中,至少有2340万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需要社会照料。  相似文献   

14.
木苏乡大别窝村是黑水县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村,全村812人中有36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达230余人.去冬今春,该村16名党员和6名群众自发组建"木苏乡大别窝村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协会",为外出务工人员解了后顾之忧.据了解,在"藏羌城乡党旗红"党建提升工程中,该县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代理家长"等关心关爱活动,通过党群共建,乡村共助,社会共育,为农牧民群众搭起"连心桥",编织"关爱网",构筑"温暖家".  相似文献   

15.
民情     
农村养老怎能被遗忘? 在农村.养老问题比城市更突出,如农村老年人仍相对贫困,许多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和老年社会服务都是空白。一些白发的养老机构因没有专业的设备,结果不断地出现问题。比城市空巢老人更严重的是,农村老人的子女很多都是远隔千里之外,一年两年才能回来一次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3,(5):F0002-F0002
2007年,习水县为有效解决外出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社会管理问题,率先在全市启动关爱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的"三关爱"工程。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三关爱"工程已成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一、主要做法1.搭建"三个平台",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11年底,长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14万人,老龄化率已达14.8%,其中空巢老人19.4万人。空巢老人无论在经济保障、身体状况、精神与心理需求以及受照料情况上,都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探索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养老道路,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政府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中的主导责任。二是打造社会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养老与支持服务网络。四是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五是建设高素质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不断加快,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当前,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存在信息数据库及平台利用不充分、服务供需对接缺口大、服务人才队伍不固定、服务质量缺乏评估标准以及缺少专项资金支持等问题,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提供生活、健康、安全、权益维护以及精神等关爱服务为内容,以政府、社会组织、村集体、家庭为服务模式主体,以建立动态信息、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监测评估应急等机制为保障,同时建立服务效果评估机制的新时代多层次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满足农村留守老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关心“空巢老人”,使他们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都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07,(4):14-15
创办单位: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党委 主要做法:2004年2月,汽南社区党委根据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多,其中260刻空巢老人需要服务实际,率先建立了“无围墙敬老院”,把政府与社会的关怀,有偿服务和志愿者义务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老人们“三不脱离”(即不脱离熟悉的环境,不脱离左邻右舍的亲情慰藉,不脱离儿女的呵护)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