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俄罗斯经济持续危机的一年俱孟军1994年,俄罗斯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与1993年相比,通货膨胀虽有所遏制,但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继续大幅度下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方针。但是,两年的实践说明,西方开出的“药方”并不适合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2.
李炜 《理论导刊》2003,(10):58-60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俄罗斯历史充满痛苦的时期。接受西方顾问建议,实施“休克疗法”改革方案,以激进的方式快速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未给俄罗斯带来财富与发展,相反,造成了国家空前动荡和经济上的萧条。伴随新世纪的曙光,凭借优良的资源、人力条件和基础设施,在普京政府的领导下,俄罗斯出现了转机,社会秩序改善的同时,经济稳步增长。在世界局势动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我国的重要邻国和战略伙伴,俄罗斯的经济复苏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尝试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作出分析,并阐述俄罗斯经济复苏及与我经贸合作发展的基础与前景。  相似文献   

3.
被俄罗斯评论家称为“在最危急关头放到最困难岗位上的最合适人选”的普里马科夫担任总理已半年多了,半年后的俄罗斯经济政策得到调整,经济局面稍有好转,但是危机依然存在,总理任重道远。普里马科夫到“白宫”(联邦政府大楼)五层总理办公室上任时,前政府留下的“遗...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领域都进行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它完全继承了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衣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渐进方式,而俄罗斯的改革采取了"休克疗法".  相似文献   

5.
正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改革不系统不全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一、普通民众一定要是改革的获利者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改革一定要持续性地让普通民众(不同于利益集团)收获利益。从改革目  相似文献   

6.
1999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好转迹象,上半年增长率达到了34%。那么,这种好转势头能否持续下去,从而使日本经济从严重衰退局面走出来,并以1999年的“负转正”为转折点,在2000年正式进入复苏阶段呢?这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据估计,在今年一二季度实现2%、02%的正增长之后,如果三季度仍保持二季度的增长水平,全年实际增长率可望达到12%。但是,从当前情况看,三四季度跌为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尽管如此,今年形势仍较1998年有明显改善。目前日本政府正考虑将1999年度实际增长率预测值从原来的05%向上“微调”到0…  相似文献   

7.
美国“重新认识”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12月俄罗斯议会选举后,俄罗斯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进行了彻底改组,“激进改革派”失势,民族主义势力增强;“休克疗法”被抛弃;在外交上新政府对北约的“和平伙伴计划”以及在波黑危机和俄美间牒风波中,对美国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外交行动。面对俄罗斯局势及内外政策的这一系列重大变化,美国政府日感不安,美国报纸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在克林顿政府“外交得分的领域也出了问题”的说法。这一切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对12月议会选举后的俄罗斯进行一番“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古巴当前形势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古巴形势总的来说是“喜中有忧,喜大于忧”: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3%。2001年古巴主要采取了以下稳定措施:重新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优先发展社会计划;开设“公开论坛”;开展社会调查。古美关系出现松动,而俄罗斯单方面宣布关闭在古巴的电子雷达站而使古俄关系变冷。  相似文献   

9.
总的说来,1995年俄罗斯及整个东欧中亚地区的形势发展相对平稳.大多数国家经济开始回升或下滑势头明显趋缓,政治局势没有出现大的动荡,许多国家的改革政策向温和的中间路线摆动,中左势力明显加强.在经济发展方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称,1995年这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1%  相似文献   

10.
当人们担心世界经济发生动 荡,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 时,200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却全面好转。 美国经济出现减速势头,有望实现“软着陆”。1999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飞速增长,按年率达惊人的6.9%。进入2000年,美国经济依然高速增长,第一季度达 5.5%,美联储为抑制过热经济,多次升息,尤其是5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半个百分点,是5年多以来升息最高的一次,使这项关键性利率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 6.5%;;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民间机构的调查都证实,这个措施开始起作用,它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软着…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以来,在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却保持了不断增长的势头,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连年贸易顺差均超过了200亿美元。但是1998年三次更换政府以及8月份以来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据预测,1998年GDP...  相似文献   

12.
卢布改值和俄罗斯经济陆南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8月4日宣布:从1998年1月1日起卢布将改值,即面值缩小为原来的千分之一,与此同时,原来标价1000卢布的商品改标为1卢布。这是俄罗斯自1991年以来的第三次改币。据各方面反应,这次卢布改值与前两次货币改革...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自1999年4月开始 摆脱连续两年多的衰退后, 进入2000年回升势头趋稳,预计全年可能实现 2. 2%以上的正增长。还不能说“云过天晴” 目前看来,日本金融经济的“三低”(股市低、日元汇率低、长期国债收益低)已基本摆脱,实体经济的“三过”(债务过剩、设备过剩、雇用过剩)因企业收益好转、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制度改革、信息技术(IT)战略的推进而正在得到解决。大型制造业企业基本完成制度调整,投资增加,收益改善,已经开始向提高产业竞争力方向发展,整体经济改革的基础环境初步确立。 但问题依然存在。一是…  相似文献   

14.
方婷婷 《理论视野》2009,(11):48-51
2008年俄罗斯经济遭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此次冲击使俄罗斯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与1998年相比,俄罗斯政府的抵御危机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采取了比较全面的和果断有力的反危机政策措施,尤其是基于国民福利之上的危机治理战略,安抚了危机中的百姓,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但俄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反危机措施并未立竿见影,俄罗斯经济下滑的趋势仍在继续,危机依然存在,虽然经济衰退的势头正在减缓。俄罗斯实体经济要实现复苏,政府还需出台更加有效的反危机措施。  相似文献   

15.
泥沼中的日本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经济在2001年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之后,到2002年初终于显现复苏势头。只不过在过去整整一年之后,这一复苏势头却仍旧极其微弱,而且还很难持续下去。回顾2002年,日本经济基本是在艰难复苏中度过的;展望2003年,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势将更加艰难。 2002年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之艰难,首先表现在日本政府判定周期进程的吞吞吐吐、犹豫不决上。代表日本政府观点的《月例经济报告》,从3月号起即开始使用“部分触底”的判断,之后连续三个月都认定“正在触底”,7、8月号认为正在“部分回升”,但9、10、11月号又加上了“环境恶  相似文献   

16.
米军 《理论导刊》2001,(4):52-54
俄罗斯经济改革从叶利钦发布总统令起至今已有 9年的历史,中国经济改革从 1978年 起已有 20多年的历程。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俄罗斯改革尽管效果不佳,但改 革前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毕竟还有相似的一面,而且,俄罗斯目前同样也是一块由计划 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试验田。因此,总结俄罗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经验教训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初始条件分析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在与俄罗斯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 1中国改革是在社会稳定和党 的领导下开始的。 80年代末,中国经济虽出现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刘华雅 《侨园》2022,(9):38-40
<正>坐落于伏尔加河畔的喀山是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府,青山环绕,天水一色,绿树成荫,是俄罗斯联邦继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外最吸引游客的第三大旅游胜地。莫斯科是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通向欧洲的“窗口”,这两座城市作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为大家所熟识,但很少有人对喀山有深入的了解。已有千年历史的喀山被誉为“俄罗斯第三首都”,在俄罗斯千年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喀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颂放  晓生 《瞭望》1987,(52)
岁尾年头,人们对经济形势自然格外关注,特别是不少城市出现猪肉、食糖等实行限量供应和一些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更是众说纷纭,有褒有贬,莫衷一是。那么,究竟怎样看待今年的经济形势?有关部门和经济界人士认为,在深化改革和“双增双节”运动的推动下,1987年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协调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但在发  相似文献   

19.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没有缓过劲来:社会混乱,经济不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差。然而,当人们去俄罗斯走一走,就会发现原来对它的印象是不准确的,应该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状况进行正确的审视。 15年来,在经过诸多挫折后,俄罗斯已经改变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权力优先”的观念,市场经济意识已经开始在俄罗斯人的心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一片“加强”声中削弱了。但是,就在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滑坡”时,宣化毛纺织厂却注重政工队伍的建设,始终保持着队伍不散,工作不软,劲头不衰的势头,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个厂在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上,扎扎实实地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了思想上真正重视的问题。这个厂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后,面临着机构改革和干部调整问题。在调整中,他们对政工部门既注重从数量上保证,更注重在质量上提高。这个厂的厂长明确指出:党群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