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延平,1968年生于山东昌邑,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宪法学和人权法学。  相似文献   

2.
罗豪才 《人权》2014,(1):2-2
今天我们来到中国政法大学,研讨“人权建设与改革”这一主题,很有意义。法大是我国最早设立人权法专业的高等院校,是首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之一,这些年来法大在推广人权教育与服务社会、推动人权研究与发展、促进人权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斐然,我对此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3.
赵海琦 《人权》2011,(1):60-60
为加强与国内人权专家学者的联系,《人权》杂志于2010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了“人权理论体系”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及人权发展模式,李步云、陈志尚、谷春德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党校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等18位国内人权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董云虎会见了与会专家学者。新闻办七局领导刘萱、陈振功同志等先后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术界对国家人权机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人权》2013,(3):34-36
一、国家人权机构研讨会和研究课题我国大陆地区学术界对国家人权机构的关注和研究起始于2003年2月。2004年10月16至17日,中国政法大学在山东青岛市举办了题为"国家人权保障机构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的专家介绍了亚太地区以及南非和加拿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人权》2009,(6):59-59
第二届中国高校人权教育年会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挪威奥斯陆大学挪威人权中心、丹麦人权研究所及瑞典伦德大学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外人权领域的研究人员、学者和国内各高校从事人权教育的教师等90余人出席了本次年会。  相似文献   

6.
云翔 《人权》2005,(2):20-21
人权问题仍然是今年两会代表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两会期间,我们采访了十数年来一直将人权理论作为自己研究领域并在人权立法方面作出独特贡献的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徐显明教授。谈起近年我国人权的进步,徐显明如数家珍般地把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概括为五大变化。一是人们人权观念的变化。他说,法治的真谛是人权,我们建立法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权。当前已经形成了人权观念的高涨期,公民的人权意识普遍提高。人权意识的提高,会提升全社会的法治信心,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二是国家执政理念的变化。他指出,国家机关工作…  相似文献   

7.
《人权》2014,(2):32-34
一、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以四川大学为依托,兼具理论研究、教学培训、社会服务功能的人权科研机构:现有成员均为四川大学所属法学院、  相似文献   

8.
黎尔平 《人权》2012,(2):59-60
去年11月21至12月1日,应法国南特大学法学院著名教授弗朗索瓦·科利亚特·迪蒂耶尔之邀,我到该校参加“里斯本条约生效后的欧盟对外政策”国际学术会议,会后,弗朗索瓦教授请我给他的博士生上课,讲中国人权发展问题。在法国讲中国人权,感受颇多,现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已批准在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广州大学3所高校分别设立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是中国首次在高校设立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是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相关内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现刊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班文战 《人权》2013,(5):48-51
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与外国人权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在人权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中外人权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最先设立人权法学二级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和首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之一,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权教育领域以及在这一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中国政法大学人权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背景、目标、模式和效果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为中外人权教育领域其他现存的和潜在的合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牛婷婷  董妍 《人权》2009,(3):60-61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9年4月13日发布了中国首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O)的背景下,南开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与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合作,于4月21日在南开大学举办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国际研讨活动。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赵正群教授和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玛玲(Malin Oud)女士共同主持,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3.
“国家人权保障机构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显明  张立伟  张伟 《人权》2004,(6):57-58
2004年10月16日至17日,中 国政法大学和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 与人道主义研究所在山东青岛联合举 办"国家人权保障机构研究"国际研 讨会。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国人权 研究会、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北 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14.
阿依古丽 《前沿》2008,(7):81-84
本文借助人权理论,以国内外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为据。结合理论界关于人权的经典描述。从少数民族人权和一般人权的概念、性质、内容的不同,以及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政治基础、措施、范围、内容等方面。对少数民族人权和一般人权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了两者的内涵、联系和区别。这对提高少数民族人权意识,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人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晨 《人权》2009,(1):3-5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人权研究会在这里举办“中国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座的各位都是人权领域的专家,多年来积极对外介绍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阐释我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16.
残缺的人权文化起源与人权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普遍的人权,促进对人权的普遍尊重和实现,是联合国在多个文件中提及的人权教育目标。通过对西方人权根源的分析,从人权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权问题不存在"普世价值",人类只存在具体的、历史的人权价值,人权价值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7.
喻中 《人权》2004,(5):15-17
理论界在讨论人权问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认为,人权保护主要是国家与政府的职责范围。当代西方一些国家时不时挥舞的人权大棒,指向的对象也主要是他们认定的“侵犯了人权”的主权国家。但是,并非只有主权国家或政府才可能侵犯人权。2001年12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法学院的史迪芬·R·拉特纳(Steven R.Ratner)教授在《耶鲁法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文《企业与人权:一个法律责任的理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跨国企业侵犯人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为我们认识当代人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人权保护事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14,(2):21-23
一、机构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12月,成立之初以国际公法专家队伍为核心。根据学校研究中心由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中心行政管理挂靠在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14,(1):5-6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把人权的司法保障作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针的具体措施,把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进就此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3,(3):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