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官倒”现象是我国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的一种客观反映,它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其一,“官倒”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而且人为地增多流通环节,造成死劳动与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官倒”和商业劳动不同。在商业劳动者与商品打交道中,商业劳动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而“官倒”则完全是一种虚假的“劳动”,不仅没有任何劳动加入产品,反而使商品坐地旅行,迟迟不能进入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  相似文献   

2.
所谓拆零拍卖,就是将待变现的资产按照良性资产、不良资产或按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归类分解(诸如生产或非生产设备,专利或非专利技术,品、名牌,等等)并将其做为商品推向市场,在确定不同卖点和不同价位的基础上,通过拍卖的方法让买主各取所需,从而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首先,实施拆零拍卖,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使破产企业的不良资产得到尽快变现,最大程度地减轻破产企业财产处理过程中的负面压力,而且由于这种方式加速了资产的变现速度,因此,拆零拍卖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使这些资产迅速在买方企业转…  相似文献   

3.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是与价值创造相关联的,而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凝结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商品 ,而且也应包括无形的服务商品。在此基础上 ,方能破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谜。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劳动、经营管理者 (包括私营企业主 )的劳动、教师和科学家的劳动等均属于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4.
劳动怎样创造价值和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要想“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首先必须对劳动价值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这是深化研究和深化认识的关键。本文试对这两个基本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生产要素中,劳动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非劳动要素是价值产生的重要条件。劳动要想能创造价值,必须借助于非劳动要素。非劳动要素不仅影响价值创造,而且影响价值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具有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流行的解答“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并不足以使人信服。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只能是在劳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以劳动时间作尺度测量劳动量进而测度商品价值量存在严重缺陷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量应是劳动者的自身耗费和支出的力以及其推动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劳动生产力 ,即劳动力与其所借助的机械力和自然力的和。由“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到“劳动生产力决定价值” ,不仅可以说明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可参与分配的量的界限 ,还易于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得到简洁说明  相似文献   

6.
一转变陈旧观念,重新认识资产在人们的观念中,“资产”即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财产,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材料等。《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很明显,“资产”不仅仅是指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还包括债权和其他权利。具体来说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四大部分。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各高校多年来都形成一定的管理办法,而对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则缺乏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产权管理意识。计划经济时期高校…  相似文献   

7.
数字资产与实体资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若将实体资产的相关权益映射至区块链上,则该资产便具备了数字化属性成为数字资产,这一转化过程称为“资产上链”。以上链的资产内容为标准,数字资产可以分为数据类资产与实物类资产。用户对两类数字资产所享有的权利均具备财产权的基本特征。因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类资产具备“不可复制性”和“公示性”,满足了物权客体特定的要求,可以被用户所管控和支配,故具备“物权性”,应纳入物权法的调整范围。而对于不动产链上资产通证而言,若使其发挥“物权凭证”的功能,则需借助预告登记制度,使得链上不动产过户请求权具备对抗第三人的绝对效力。关于动产链上资产通证,由于链上资产的流转具备公示性,故在物权法定缓和的趋势下,使其具备绝对性效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价值源泉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问题 ,是当前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中所遇到的一个具有关键性和根本性的“难关”问题。要突破这一“难关”,就必须首先明晰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与其他领域和学科中的价值 ,生产要素中的物化劳动部分与活劳动部分 ,决定生产力的要素与决定价值的要素 ,马克思的财富观与价值观 ,以及商品的实物形式与活动形式等基本理论界限 ,从而在研究和探讨的基本理论前提上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只有对价值源泉的劳动从逻辑上加以肯定,并在实践中结合社会分工与协作发展的特点赋予劳动的时代特征,才能正确把握形成商品价值源泉的实质内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源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而引起的劳动多种具体形式的发展,使劳动的整合效应无论在一个企业内部还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大大增强了,出现了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错位与分离,总体工人作为劳动过程中分工与协作的产物,必然共同创造价值。现代价值源泉观标志着生产劳动概念与时俱进,是解读价值源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论商品价值的潜在源和现实源及知识积累的乘数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理论课题。本文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把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区分为现实源与潜在源两个层次。前者坚持了科学的“一元论”,即认定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后者又如实地承认了“多元论”,即认为多种非劳动因素对同一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积累在价值形成和增值中的巨大作用,作了新颖的分析。最后,阐明了确立价值二层源泉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 ,如何认识商品价值的决定问题 ,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经济学界已经有人提出在知识经济社会“劳动时间不再决定商品价值” ,“劳动时间不再是判断商品价值的尺度”。如果真是如此 ,那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便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将会失去合理的基础。劳动、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如果否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也就否定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同时 ,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劳动的重新定义与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理解劳动价值论,不能绕开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尤其要重新探讨抽象劳动这个核心性概念。马克思把抽象劳动定义为“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有失偏颇,表现为没有对脑力和体力进行深入研究,把本来是体力的一部分的大脑的生理功能同大脑记忆、思考的内容即知识力混为一谈,导致了对简单劳动的“过度抽象”。因此,我们必须对劳动重新进行定义:劳动是劳动者以体力为基础的对知识力的传承与积累过程。根据这一新的劳动定义,劳动力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价值和剩余价值不仅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更是社会创造的,而且,价值的创造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劳动工具参与价值创造;劳动生产率同价值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 ,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理论成果 ,涉及到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部门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商品价值量、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信息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在现代化信息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经济信息的价值规律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作用形式。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一、经济信息价值的形成分析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一般物质商品的价值形成,主要是指生产某种商品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其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经济信息作为非物质商品生产的精神产物,其价值形成并不简单地遵循一般物质产品的价值原则。因为经济信息的生产过程具有不…  相似文献   

15.
论人才价值的特征及人才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才价值理论是人才学的基础理论.当前,这恰恰是人才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人才价值问题,是人们尤其是年青人的热门话题,研究人才价值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人才的本质;充分认识人才的特殊作用,有助于当代跨世纪的青年人找到“如何实现人才价值”、“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答案.因此,笔者想对人才价值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人才价值的特征(一)人才及其价值的形成.人才和人才价值都有其形成的过程.1、劳动创造了人才及其价值.人才被喻为“无价之宝”,不能说人才价值是自身固有的.对人才和人才价值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后天的劳动(实践).正如一般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社会的一般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一样,人才价值也是劳动创造的,  相似文献   

16.
从劳动的角度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表现为价值的增殖过程,而所谓价值的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共有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劳动力市场”概念的思考季传亭长时期中,理论界常用劳动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取代劳动力市场,这是不科学的。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来,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则不能成为商品,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劳动不能成为商品,所以,劳动市场不能成...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下,平台中规模巨大的底层数字劳动者的劳动境遇及其发展关系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社会团结。从平台“草根”直播劳动过程可以看出,“无内容”“无产品”“无流量”的底层主播的劳动过程生产了低端的数字空间。数字劳动生产的空间化促成了数字无产者的形成,同时积蓄了重塑空间正义的社会力量。生产过程的空间重叠、生产关系的空间分离以及数字劳动分工共同塑造了“数字茧房”,劳动者在空间实践中完成了数字空间再生产,这一过程也使劳动者自身无意识地成为“数字无产者”。数字无产者争取空间正义的实践也积蓄着“破茧成蝶”的力量,重构消费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表征空间是实现底层数字劳动正义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劳动资料。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使用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明显改变,而价值却逐渐发生转移,存在着如何计量其转移价值的问题。由于对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不可能绝对他准确,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物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受这两者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帐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之间一般会产生一个差额。通常,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其自身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但在商品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科学技术工作应属于与复杂劳动、脑力劳动相关的智力劳动,也称为科技劳动。其结果应称为科技成果。科技劳动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与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