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显示自己有一个年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总在上衣兜里插上一支钢笔。别人见到他,都以为他有点学问。他听了别人的议论很高兴,就在衣兜里又插上一支钢笔。别人更是用羡慕的眼光看他,有人议论:“他不是个大学生,也是个编辑!”他更高兴了,在衣兜里一下插了五支钢笔。这回别人都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   2000年 5月 14日下午 4时许,刘某向民警反映: 5月 17日,某顾客送来一台冰柜请他修理,冰柜修好后,不知何时被人领走。经刘的徒弟们回忆,该冰柜系郭某拉走。他和徒弟找到郭后,问其冰柜是不是他拉走了,郭说是他拉走了,问他拉到哪里去了,郭说不清。于是刘某等人将郭扭送到江西省遂川县公安局泉江分局报案。   此时,被扭送来的郭满口酒气,脸通红,左眼角上有一青肿块。泉江分局肖局长接待受理后,安排郭在分局办公室休息醒酒。   晚上 7时 30分,肖局长将郭交给了分局副指导员胡某负责审查处理。当晚,胡与民警钟某…  相似文献   

3.
我和郭建模相识在1988年3月15日,中国残联成立,我和他同为执行理事会理事。5年以后,郭建模任副理事长,我作为理事协助他工作。又5年之后,郭建模任理事长,我作为理事在他领导下工作。我和建模同志一起工作了15年。在这段日子里,建模同志为残疾人服务的一些事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我与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会郭秀仪今年,当我85岁生日的时候,在北京的一些亲戚朋友来看望我。几位两鬓霜白、年过花甲的老人进得门来便一连声叫我“郭妈妈”,深情地问候我的生活和健康。亲戚朋友被这个热烈的场面感动了,他们小声问我:“这些人是谁?”我大声地告诉他...  相似文献   

5.
左手伤残的慈溪市观城镇人张吉伟、是北京中关村电子市场里的名人。做电脑整机生意的他,凭着常人无法比拟的韧劲,用一只手学会了电脑修理及组装技术,短短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缅甸,今年四十九岁。一九五三年四月,我懷着學習深造,將來參加祖國建設的宏願,回到祖國。先在天津上初中和高中,後又考上山西太原工學院機械系。一九六三年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第二汽車製造厂工作。 這個厂原來叫北京市汽車修理公司第二修理厂,當時只有職工一千一百多人,以修理柴油車為主,兼生產汽車配件。我剛進厂時,先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家庭学校在残酷的战火中毁于一旦。面对流离失所的儿童,郭秀仪妈妈与当时妇女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救助难童。我是当年被郭妈妈收留的孩子之一,也是郭妈妈在农工党内唯一的保育院孩子。2006年11月16日,惊闻郭妈妈因病逝世  相似文献   

8.
罗伟 《中国保安》2005,(18):48-50
直到如今,我仍时常忆起阿姜。那是十年前的春天,我独自从家乡来到武昌,在一所烹饪技术学校学习烹调。学校里满是像我这样想学到一技之长然后留在城市里打工的年轻人,阿姜就是其中的一位。记忆中的阿姜永远穿一件早已过时了的蓝色中山服,胸前的口袋里还装着两三只钢笔,笔帽醒目地露在外面。加之他个子不高,还戴一副近视眼镜,所以看上去他完全是一副乡下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似乎不太合群,不能与别的学员打成一片,大家大多对他印象不佳。后来不知是谁给他起了一个雅号——村长,嘲笑他是土包子,但又喜欢装斯文,自认为比别人强。在班上我总是刻意…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东郊管庄医院的一间放置着沙发、电视、录像机的病房里,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郭安定及其他工作人员见到了经过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矫治手术的沙特阿拉伯青年哈利德。这是术后第十天,哈利德双腿虽然还打着石膏,但神色安详地坐在软椅上。郭副总编对哈利德说:“向你表示慰问,我们很高兴能起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哈利德说:“我也很高兴。”郭问:“术后恢复正常吗?”  相似文献   

10.
谁来读诗言?     
<正>写下这题目,内心很复杂。瞅一瞅那束之高阁的缤纷诗集,仿佛在仰望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曾经夜夜捧读的沉醉呢?曾经笔笔誊抄均激情呢?曾经字字推敲却胡乱涂鸦的断章呢?在熙来攘往的匆忙中,诗歌似已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还是有一些片刻,在晕头转向目眩神迷之时,从书桌的一隅抽出一本薄薄的诗集来——已被我翻得有些皱折了,铅笔、钢笔、签字笔的划痕已像我桌上堆叠的"乱物"那般亲切了。是一位"熟人"的集子,却是从书店里自己淘回来的,是我近几年所买的为数不多的诗  相似文献   

11.
国都文化辨     
我1951年到北京,上的是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专业。当时投考比较难,平均三十个人里取一个,我们系是两千人里取八十名。但报考者还是趋之若鹜,为什么呢?一是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二是被它的文化气氛吸引,名声在外,心向往之。北京太伟大了,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就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上北京去!很多外地人一辈子最高的愿望,就是要到北京看一看,再摘一片西山红叶留作纪念,花去半年工资,值了。我初到北京的第一主观感受就是觉得它是一个恢宏博大,内涵深邃的  相似文献   

12.
歌声的呼唤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旧笔记本,淡蓝色的封面,软塑精装。70年代那会儿的小知识分子都爱用笔记本:开会要记、听报告要记、偶尔还从报刊上摘点什么,或从查抄漏网而在民间流传的中外文学名著里抄几首普希金、波特莱尔或徐志摩、戴望舒。不像现在,谁身上都不爱带笔,何况笔记本(你可以做个试验,带笔的人肯定不如带信用卡的人多)。那会儿的笑话是:胸襟上插一支笔的是小学生,插两支笔的是中学生,插三支笔的是大学生,而插四支呢,那就是修理钢笔的呷。生活实在太单调枯闷了,收藏几个漂亮的笔记本,便成为一种奢华的时髦。其中或许还可以吐…  相似文献   

13.
经营自己     
阮直 《协商论坛》2008,(11):62-62
前不久,央视经济频道报道了在北京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上,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他有一间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有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了,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还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自己。  相似文献   

14.
<正>"初阳台"有最初看到阳光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郭初阳教语文与这一意象很切合,他在很大程度上找回了语文教学的尊严,这大抵属于"一阳来复"。杭州西湖边有个著名景点叫初阳台,杭州还有个非常语文老师叫郭初阳。郭初阳三十出头,在杭州一所著名中学教语文。我不认识他。但我认识他出的一本书:《言说抵抗沉默》,副题是"郭初阳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5.
张毓中 《台声》2022,(22):106-107
<正>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是在夏天。2015年的北京大学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未名湖畔风光旖旎,漫步在校园里,我畅想着北京大学的百年来历史人文,便感觉自己也成为伟大进程的参与者之一。或许便是在那时,我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人选择北京是为一份薪资,但比起个人发展,我更被其中的文化气息吸引。在故宫黄瓦红墙边,树影婆娑,悠悠摇曳,是曾经的帝都显而不彰的辉煌;令人骄傲的国家博物馆内,陈列着中华五千年的艺术、历史有关的精粹内容。沿着时间的脉络,穿越古代中国,见证文明伊始,细看这部东方鸿著的睿语哲思;  相似文献   

16.
杨波  曹永龙 《公民导刊》2004,(11):44-45
重阳节,记者来到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敬老院采访。一跨进院门,便看见一老头坐在院子里修理一把暗锁。同去的朋友告诉我,那便是双目失明的傅芝鸣。  相似文献   

17.
记得走进师范院校的第一节课输导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成都一所曾通中学里,有值都老师,上课时他经常向学生请假跑厕所。为什么?谁也不知道。直到医院通知学校,郭老师膀胱癌已到晚期,大家习明白过采临终前,那老师说:“‘我不敬请假啊大家都忙,我篱下的课,什么时候补啊。”等好的老师!郭老师尽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燃烧到最后一息。是啊,十几年来的教学生涯,我饱尝了干教师的酸甜言或,使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艰辛,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1985ty我大学毕业,从此走上R白,成了一8中学政治教师。当我造对一…  相似文献   

18.
沉睡在战备柜里的珍贵资料我是偶然发现那一箱子档案的。那年我参加北京警察博物馆的筹备工作,只要和历史沾边儿的东西都是我搜集的目标。那是被叫做战备柜的绿色铁皮箱,里面锁着他们——北京特科。或许,战备柜里的东西根本谈不上是档案,只是一些零星记忆。由头是,1980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第二年8月就把健在的上海中央特科的老情报们请到北京开座谈会,请他们帮助搞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中国人     
2001年7月13日,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在莫斯科奥委会的投票现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平静而清晰地宣告了北京的胜利。立刻,中国的名字响彻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那一刻,我在自己家中,像敲击键盘一样操纵着手中的电视遥控器,频道迅速变化着,而画面几乎是连续的.北京,中国,世界为之无数次重复的声音,一遍一遍地响着…… 在这样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里,注定将有其它一些事情被人们忽视掉。而有一件事情我要记录下  相似文献   

20.
糊涂的爱     
糊涂的爱○索世宁我是在郭云达被执行死刑一个月后见到的她。1995年12月1日夜,郭云达、范强窜至某居民楼,打碎阳台玻璃进入A家,将A及A妻用不干胶纸带捆住双手,掠得人民币600余元、有价证券240元及金属戒指4枚。郭云达又将A妻挟持到另一房间,持刀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