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鄢一美 《中外法学》1998,(4):124-129
<正> 俄联邦新民法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于1995年1月和1996年3月生效实施,其第三部分也将颁布。这部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诞生的民法典,是俄罗斯1917年十月革命后,继1922年民法典和1964年民法典以后颁布的第三部民法典。新的民法典与前两部民法典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一部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的,反映市场经济关系特点的法典。新民法典的内容在很多方面既反映了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成果,也反映了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法典诸多新的条款里,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即新法典对“企业”概念的不同适用。 “企业”的术语,在俄联邦新的民法典里被用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权利客体和权利主体,本文就法典的该规定做一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久闻山西省运城地区新民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邵新民治疗不育、不孕症有奇方妙药,日前见到他,他高兴地告诉笔者,他的研究又有新成果:“鱼鳔通络生精丸”于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通过了部级鉴定。而由他历时30年研究的治疗性功能障碍药“鱼鳔补肾益精丸”也被山西省新药审评委员会批准为国家健字新药。  相似文献   

3.
戊戌维新失败后,梁启超远走日本,在看了日本翻译的大量西方译著后,其思想开始转变,也在深深的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他通过办《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阐释了关于中国国民近代化的思想,也在思想文化层次上思考了中国落后的根源,本文结合梁启超的《新民说》对国民近代化思想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军内案件宜请军队律师何新民当前,军内案件的被告人请地方律师作辩护人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军事秘密泄漏。一是被告人的主体身份暴露。由于律师有查阅案卷材料、会见被告人和与被告人通信的权利.在这些过程中,被告人的主体身份包括被告人所在的...  相似文献   

5.
1997年元月17日,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南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兼市公安局局长曾新民,被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宣布留在北京就地接受审查。后被以受贿罪立案,关押在北京市崇文区看守所。 “曾新民出事了”的爆炸性消息霎时在英雄城南昌传开了。 如今说领导干部“出事”,不外乎经济问题。但曾新民出事首先不是因为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诱惑侦查能否运用于侦查活动,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规制,对使用诱惑侦查手段侦破的案件如何定罪量刑等问题是田业雄、郭新民贩卖毒品案涉及的比较前沿的问题。笔者由此对诱惑侦查的概念、理论发端、合法性、相关法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3,(19):265-266
新民诉法对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对抗诉的条件、抗诉的程序、抗诉的对象都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作为对民事审判权监督制约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的民事抗诉制度,必将在民事检察工作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来说,该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如何理解和把握好新民诉法关于民事抗诉的条件和程序,是开展民事抗诉工作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熊静波 《现代法学》2007,29(4):15-22
表达自由与其他宪法权利的规范语句只是作为一种预设存在,它们在水平效力的延展上都是有限度的,彼此之间也是有界限的,所谓的界限主要通过对于权利范围的限制来体现,而在对权利作限制时,其核心部分不应受到憾动。在个案情形下,任何一方的胜出,都会对另一方构成限制,而任何一清晰的主张完全可能会被确认,也完全有可能会被驳倒,指望在两个权利之间划定一条什么固定不变的界限好方便断案是不现实的,权利之间的界限有赖于法益衡量。  相似文献   

9.
新民诉法拓展了检察监督的范围、增加了检察监督的方式、明确了检察监督的手段,对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应对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新民诉法实施及级别管辖标准调整,是今年影响民事审判工作的两大事件。我国四级法院管辖案件的标准重新划定、民事审判职能出现巨大变化,现行二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受到极大冲击和影响。新的形势呼唤新的审级工作格局,向多重审级过渡与渐进是较为可行和可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大别山腹地一所高级中学的校园内,在岳西县人民群众的心中,在分赴全国各地的汤池中学毕业生问,广泛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汤中有个傻代表,终日奔波为民忙!这个被群众普遍称道的代表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岳西县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汤池中学校长储新民。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虽不是一位法律专家,但他为了民族的振兴,对法律问题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无论是法学基本理论还是立法、执法等具体环节,以至对举世闻名的法学大家,他都饶有兴趣地做过研究,并留下不少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集中体现在写于1902至1906年的《新民说》中。  相似文献   

13.
预防性行政诉讼容许性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行政诉讼是包括预防性停止作为之诉、预防性确认之诉在内的一种事前的权利保护机制,它对传统的行政诉讼是事后权利救济机制的观念构成挑战。尽管,以"行政行为——事后审查"来理解行政诉讼的观念仍极具影响力,但不管在学说上还是实务中其都已不再是没有例外的原则。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解决行政争议"的规定较之于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更为开放,为预防性行政诉讼提供了规范基础。但即使预防性行政诉讼在现行《行政诉讼法》下存在可能性,其在实践中的展开还有赖于实体行政法律的发展和相对人权利的充实。  相似文献   

14.
胡新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业,钻研技术给企业带来活力,成为长武县改革"排头兵",发展经济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三团司法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二者合一)所长李新民,1991年开始从事司法行政工作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十六年来,他走千家、息诉讼、化纠纷,付出了艰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08,(24):39-39
姜明安我们知道,公众参与、政务公开、权利制约权力与权力制约权力的结合,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和特色。而这些重要制度的实现和重要特色的显示,均有赖于正当程序法律化。特别是行政程序法制化,更有赖于公权力尤其是行政杈力依正当法律程序运作。  相似文献   

17.
曾勉 《检察风云》2013,(5):30-31
新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民诉法修改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在执法理念上更加注重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和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在法治构建上跨出很大一步。其中涉及检察监督的内容比较广泛,强化了检察监督职能,规范了检察机关职权的行使,对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8.
刑事被指控人的程序性权利,作为与实体性权利相对的概念,尚未受到刑诉学界的充分重视.程序性权利可以归结为人们以自己的行为享有和获取某种实体利益的正当性,以及享有作为道德主体、捍卫其人格尊严权利的正当性.它与实体性权利绝非简单的落实和保障之关系.程序公正和程序人道构成了其价值基础.刑事被迫诉人的程序性权利包涵了程序启动权、程序参与权、程序选择权、程序救济权、程序抵抗权、受告知权等多种权利类型.落实实体性权利,实现程序价值,提高刑事裁判和决定的可接受性,限制决定者的恣意、规制权力的运作,推动和落实善治是其功能所在.  相似文献   

19.
梁宇 《法制与社会》2012,(17):288+292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有赖于核心权利体系的建立.环境权作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核心理论,从提出至今仍存争议.本文从权利的法理学基础,以及与民法等部门法权利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环境权存在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的公权利与社会权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道晖 《河北法学》2012,30(1):2-3,4,5,6,7,8,9,10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是新闻媒体权利的主要构成要件.其中知情权和表达权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参与权和监督权则是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新闻媒体拥有的公民权(公权利),也可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公共权力.它是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力的合金.新闻自由是公民和媒体的宪法权利,包括媒体搜集、制作、发布、传播新闻和言论的自由,及公民个人收受新闻、通过媒体发表意见和言论的自由,均应受法律保护,也要受一定限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