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立法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倘若说司法腐败往往表现为一种个体性腐败,那么立法腐败则往往表现为典型的集团型腐败,是一定的利益集团谋取私利而滋生的怪胎。立法中的地方或部门利益保护是立法腐败最突出的表征,也是滋生立法腐败的一大“病灶”。地方或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在地方立法和行政立法中表现尤为明显。在利益保护的驱动下,不少地方或部门都热衷于在立法中争权夺利,力图通过立法这一权威手段为本部门或本集团划定一块垄断性的势力范围,以致某些法规规章带有明显的部门或集团痕迹,立法也因此蜕变为谋取部门或集团私利的工具。立法决策部门往往为协调不同政府…  相似文献   

2.
高凛 《政法论丛》2013,(2):67-74
政府部门立法或人大委托政府部门起草法律法规时,政府部门往往会将自身权利最大化、自身义务最小化,把不正当的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夹带进来,从而导致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出现。部门利益法制化使得当前相关的立法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在中央和地方立法中,部门利益容易导致权力与权利关系的不平衡,权力与责任关系的不协调,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一致。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社会多元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其必然又带来中国立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利益博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法律法规公正、集中地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遏制“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现象,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拓宽法律法规起草渠道、规范法律审议程序、立法公开透明化等具体措施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  相似文献   

3.
考试与法律     
在现代法治社会,考试既要强调纪律层面的规范,也要重视将其纳入立法的视野;既有赖于纪律、规章等非正式制度的弹性约束,也需要法律这一正式制度的刚性规制。考试纪律或许可以约束考场内的考生,却往往对考场外肆无忌惮的幕后“黑手”无能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中,国家追求的目标是追究和惩罚犯罪,而对被害人来说可能更关注自身受损利益的恢复和补偿。然而,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对保障被害人权利方面的立法非常有限,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面对我国刑事被害人存在的诸多问题,需从立法上完善刑事被害人对犯罪追诉杈的法律保护,并在司法上完善执行阶段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徐键 《法治研究》2009,(2):8-12
具有强烈价值溢出效应的公共设施往往会给毗邻土地带来增值收益,但是该增值利益并非土地权利人通过劳动或投资实现的,而是以公众捐税为基础的公共财政实施的公共投资生成的。因此,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需要在公共建设规划中建立利益回馈机制,将公共投资所生的增值收益从土地权利人回馈到公共财政。利益回馈机制的实现模式多种多样.应当立足于现有的立法框架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利益回馈模式。  相似文献   

6.
法律总是与一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它的功能之一就在于协调利益,保持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平衡,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一部法律若要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服从,一定要能安排好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合理解决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纷争。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过程中考察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分析这些利益之间的对抗及冲突,作出相宜的取舍,保证所立之法能够真正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立法成为表达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冲突,减少利益纷争的有效手段,考察立法与利益的关系将对建设法治社会产生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目前地方立法正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然而,在地方立法热的背后,却不同程度地夹杂着追逐部门利益的“私货”。针对此,云南省政协委员程达日前建议,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应建立适度回避制度,以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童卉欣 《法人》2010,(2):11-11
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目前地方立法正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然而,在地方立法热的背后,却不同程度地夹杂着追逐部门利益的“私货”。针对此.云南省政协委员程达日前建议,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应建立适度回避制度,以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财税立法涉及多种利益博弈,其制定往往困难重重,在我国转轨时期,财税立法缓慢而行。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财税立法又是十分重要的。这次《企业所得税法》立法已经为我国今后的财税立法积累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经验:财税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吸收国际惯例;应坚持财税立法的民主化;应强调财税立法的科学化;应完善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之间的财税立法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民主得以发扬、法治得以实现,有赖于完善的立法。立法通过对社会主体权利义务的界定,以法律的形式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立法价值取向的良恶,立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序的、广泛的、制度化的公众参与立法,能够把各阶层的利益诉求,特别是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充分整合到立法决策中去,使各利益群体之问的利益得以协调,矛盾得以化解,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鉴于此.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10,(6):80-80
席涛在《政法论坛》上撰文认为,立法就是对市场主体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是各方利益团体妥协的结果。但这妥协是有底线和基本标准的,即立法的效益能够证明为其支付的成本的正当性,如果可以量化的话,立法效益要大于立法成本。  相似文献   

12.
“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对于我国行政立法中出现的“立法割据”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建议,行政立法应建立“四大制度”——立法回避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参与制度,参与的核心是公平听证;立法经费预算和公开制度。(3月12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3.
王磊磊 《法人》2010,(3):52-57
安徽东辰集团与北京恒泰基业之间的3亿元“借款”,纠篁了堕界和政界一群人的利益,但其幕后主使仍然没看露出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第一线”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民主法治建设中,根据职责和资源配备的权力,人大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任免权,但人大为什么是在第一线,笔者将从三方面阐述. 一是人大是民意充分表达的讲坛.现在社会利益分化、利益多元化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公民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代表不同利益的矛盾越来越多,人大可以做到充分反映民意.如果从立法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立法不少,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没有实现立法的初衷,执法、司法的不力总是让社会质疑法律法规在现实当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立法中的部门利益现象进一步增加了民众的质疑.现实生活不是像过去那样,现在的分歧点往往在于利益的差别,所以人大要形成充分表达民意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地方立法中存在的部门利益倾向是多年来困扰立法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地方立法的实际,揭示了地方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的几种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强调必须更好地坚持立法中的群众路线,拓宽法规草案的起草渠道,将立法决策同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结合起来,选准立法的项目,改革法规审议制度,提高审议质量  相似文献   

16.
论立法中民主原则的落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原则是立法的生命线。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但如何了解和吸收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如何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用法律的形式具体化和明确化呢?这就需要实实在在地在立法过程中贯彻民主原则。忽视立法中的民主原则,就会影响和损害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失去很重要的内容;就会使国家立法工作失去人民群众的监督,出现利用立法谋私、利用立法侵犯人民利益的恶劣倾向;就会造成法律制定得很多公众却知之甚少、法律得不到公众的尊崇信仰、法律的制定与适用严重脱节等后果。如何在立法中贯彻民主原…  相似文献   

17.
范学伟 《法人》2013,(11):42-45
呼和浩特一个没有任何合法手续、占地120亩的住宅区,是如何在执法机关的一路叫停声中拔地而起的?一张伪造的文书如何“蒙倒”区乡村三级领导,事件的幕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纠葛?  相似文献   

18.
贾应生  杨志成 《行政与法》2007,5(9):112-114
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和谐立法是法治社会的立法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迁,多元利益共生于同一场域共同争夺着稀缺的资源,面对利益冲突,现代立法的利益调控功能日显重要。和谐立法其实质是一个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的交涉过程,当代我国和谐立法中的利益衡量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中重要的一项原则,它能够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限制合同的主体、内容和效力,在保险业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与其他先进立法相比,我国保险立法关于保险利益原则的规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立法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始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对利益博益需要正确定位。规则化的利益博弈最重要的环节是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立法博弈在根本上体现的就是民主参与的价值理念。立法博弈需要打破部门立法,扶助弱势利益群体,构建利益博弈的平台。我们要努力规范立法利益博弈,但对立法博弈也要全面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