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率,也称为效益,一般是指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具体表现为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①公正与效率是司法特别是审判工作的永恒追求,司法效率低下与司法腐败一样,都会使公民丧失对司法制度的信心和信任。现实中,有些公民宁可违心地承受某些不法侵害的苦果,也不愿求助于司法保护而陷入旷日持久的诉讼泥潭,就是对司法效率缺乏信心的结果。所谓“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形象地说明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相互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类案件的数量急剧增加,人们…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起诉作为美国所特有的一项司法原则和司法制度,在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刑事司法政策正逐步以刑罚人性化和轻缓化为取向,宽严相济,注重刑事司法的轻罪轻刑化和行政上的轻罪非刑罚化矫正。  相似文献   

3.
诉讼效率是《刑事诉讼法》应始终追求的重要价值,诉讼效率应当包括"效益"和"速率"两层含义。其中的效益是指通过诉讼程序办理的案件质量较高、结果合理,强调效益有利于司法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而速率是指遵循诉讼程序使得刑事案件处理较快、过程迅速,强调速率有利于对司法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但效益和速率并不能完全地同步实现,任何诉讼程序都可能向其中一者倾斜而忽略另一者,尤其是忽略对效益的追求。同样地,新《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也应当尽力保持这两者间的平衡,通过一定制度设定弥补因速率带来的效益损失。  相似文献   

4.
张楠 《法制与社会》2013,(10):288-289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问题解决机制和新兴的司法模式,在青少年犯罪案件、轻微刑事案件的解决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地运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表现出解决纠纷的优势。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其适用范围应该从轻微犯罪扩大到严重刑事犯罪,但对于重罪案件中是否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学术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人赞成刑事和解适用到重罪案件之中,以更好地节约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价值,即刑事和解对实现刑事政策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价值有:(1)恢复正义。刑事和解既关注国家法律的权威、社会公众的法感情,也关注被害人的利益,尽量恢复被打破的平衡,追求刑罚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2)化解矛盾。报应性司法"以恶制恶"的实现途径可能会加深当事人双方矛盾,而刑事和解以面对面的商谈提供了化解矛盾的可能。(3)提高司法效率。刑事和解由于能切实提高轻微犯罪案件的处理效率,有利于犯罪人顺利实现再社会化,有效节省司法成本并促进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司法效益。  相似文献   

6.
温刚  张江涛 《山东审判》2004,20(6):37-42
追求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益,降低诉讼成本,整 合司法资源,是现代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 一步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提高人民法院裁判的公信力,2003年1月,东营中院 在加强审判管理的基础上,在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 的审理中,全面启动了当庭裁判工作。一年来,东营中 院共审结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880件,其中当庭裁 判400件,占以裁决形式结案的50.1%,取得了良好 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了推动和完善当庭裁判工  相似文献   

7.
效率又称效益,是指“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的效果,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1]司法审判活动中,因对诉讼过程中的相关阶段缺少相应的限制,导致诉讼迟延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诉讼效率。因此,如何提高诉讼效率已成为各国司法改革进程中普遍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地法院为了解决诉讼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改革缺乏方向性指导,司法改革只是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进行,而不是自上而下,从影响司法效率的法律缺陷、司法制度、法院组织机构等根本性问题入手,只是从争取节约处理每个具体案件投入的人力、物力,以腾出有限的资源去解决更多的纠纷方面着手。从整体上讲,我国司法改革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避免诉讼迟延、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应是司法改革依据的价值目标。本文将就长期困扰法院审判的送达问题而引起的诉讼迟延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对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对两个典型立法决策及其实施效果的个案分析为基础,提出立法活动以及司法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行为,由于立法及此后的司法必然耗费社会资源,带来一定的收益(或无收益),因此立法总是涉及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立法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文章认为立法活动中不仅要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而且还必须关注立法本身是否坚持了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同时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法律的替代性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市场本身就可以更为有效(包括成功和有效益)地解决一些人们习惯认为需要以法律来管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并不总是意味着增加立法和政府管制。最后指出,在立法问题上,中国法学家必须摆脱法条主义和概念法学的思路,注意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运作规律,注重实证性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余凌云教授认为,重庆市潼南县人民法院的司法调解做法,紧紧抓住了贫困地司法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在有限的司法资源条件下,充分发挥了资源整合的效率,以较低的投入实现了高效司法,并且使司法更加广泛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珊琦 《法律科学》2004,22(4):115-118
如何兼顾公正与效益 ,乃现代刑事司法理论重点之关注 ,国外司法实践表明 ,“辩诉交易”实为求得二者平衡之最佳选择。在司法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 ,建立辩诉交易制度 ,对提高诉讼效率 ,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促进司法观念的革新意义重大。然而 ,辩诉交易利弊共存 ,当限制适用。因此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辩诉交易模式 ,应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整合资源,把部分没有的功能也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果。文章首先阐释了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必要性,然后以柳州市柳南区的“关爱家园”项目为例子,介绍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实践中的探索,同时也提出来几个实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1.能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有助于将刑事司法改革引向深入;2.有利于实现司法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3.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因此,应允许其介入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的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由于立法及其司法解释不够完善,相当多的刑事案件缺少证人出庭作证,使司法、国家、政党、人民和社会提高了法制成本,付出了诸多代价。   一是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为了保证诉讼当事人出庭作证,国家需要支付保证其出庭的费用,但是,支付这一费用收到的效益是明显的:出庭的证人将会因必须在法庭上面对被告人和听众作证而增加责任感,从而减少作伪证的现象,使案件的审理得以顺利进行,节省了司法资源。诉讼当事人不出庭作证,基本上或主要是由公诉人宣读证人证言,不仅增大其提供证言的随意性,而且也…  相似文献   

14.
公正与效益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但是,公正与效益在法价值体系中往往是相互冲突的。简易程序的创立正是为了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最大化,以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实现。本文在探讨引入诉辩交易制度这一简易程序与刑法的精神是否吻合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引入诉辩交易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议借鉴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来改进我国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旨在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刑事司法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司法资源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现阶段的司法资源有限,加上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形成了司法资源有限与司法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这个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大量案件程序与实体脱节,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地进行,我们必须合理地调配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略地分析了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向法律渗透,并最终导致法律经济学或经济分析法学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过程的实质影响在于把效益导入法律,从而使效益与正义等范畴共同成为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从内在根据看,效益目标在法律中的确立既同法律在当代的基本使命及其作用领域的变化相关,也与单一的正义目标的局限性相关;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制度更应重视法律的效益价值,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提高法律实施的效益作为我国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从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沈小平  陈杨 《法制与社会》2011,(18):134-134
巡回审判作为一项充分贯彻“便利群众参与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法律制度,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体现了司法为民精神,也使法院的司法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体现了效益理念,真正起到了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但本文通过对所在法院2010年巡回审判案件的分析,发现巡回审判在当前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都要讲效益。经济部门要讲经济效益,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民法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服务,要讲求司法效益。应当说,近几年来,我省法院一直是比较重视讲求司法效益的,不断强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审判的法律效果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相结合。但也要看到,有的法院对司法效益重视不够,审判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的问题;执法简单机械、不注重社会效果的问题,仍然存在。讲司法效益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级法院和广大干警进一步强化服务大局的意识,用司法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阶段,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1.能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有助于将刑事司法改革引向深入;2.有利于实现司法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3.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因此,应允许其介入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都要讲效益。经济部门要讲经济效益,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民法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服务,要讲求司法效益。应当说,近几年来,我省法院一直是比较重视讲求司法效益的,不断强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审判的法律效果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相结合。但也要看到,有的法院对司法效益重视不够,审判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