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诉转公诉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被害人享有自诉权的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在一定条件下将其转为公诉,这有利也有弊。从域外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自诉转公诉主要是通过直接提起公诉、接管自诉或独立上诉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它与代为告诉、自诉担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完善我国自诉转公诉制度既要借鉴域外先进经验,又要立足我国国情,注意该制度可能产生的弊端,增强该制度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自诉转公诉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被害人享有自诉权的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在一定条件下将其转为公诉,这有利也有弊。从域外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自诉转公诉主要是通过直接提起公诉、接管自诉或独立上诉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它与代为告诉、自诉担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完善我国自诉转公诉制度既要借鉴域外先进经验,又要立足我国国情,注意该制度可能产生的弊端,增强该制度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郎某、何某涉嫌诽谤案中的"自诉转公诉",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诉与自诉关系的讨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刑事起诉方式经历了从私人追诉主义到国家追诉主义的变迁.在世界范围内,刑事起诉方式存在检察官起诉专权主义、检察官起诉为主兼采大陪审团起诉、以检察官起诉为主兼采被害人自诉、以私人起诉原则为基础的多主体起诉等多种形态.其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自诉范围的规定粗疏且紊乱,实践中问题重重。在法定的三类自诉案件中,第一类的圈划得过宽,第二类的圈边界不明,第三类的内容存在矛盾,等等。需要对现行立法关于自诉圈的规定进行合理重构:调整第一类自诉案件范围,适当缩减第二类自诉案件罪名,以及通过制度变革,解决公诉转自诉制度近乎形同虚设的问题,强化适用效果;同时取消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4条关于犯罪客体的限定,避免出现共同犯罪案件中既有公诉又有自诉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5.
1996年我国修改了刑事诉讼法,在我国首次规定了公诉转自诉制度。创设这套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安、检察机关行使职权的制约。但是多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该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并未发挥应有的效用,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自诉作为刑事追诉程序的一种方式,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与公诉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认清他们的关系对于发挥自诉的作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关"自诉转公诉"的讨论,首先有必要在刑事法基础理论层面展开,厘清国家垄断刑事惩罚权并主导刑事追诉的同时赋予被害人自诉权的法理根据和政策意义,进而以此为基础在实体法层面分析告诉才处理犯罪的解释问题,在程序法层面讨论追诉权出现竞合情形如何在程序上进行妥当处理的问题."自诉转公诉"是因同一案件出现追诉权竞合现象所导致的,代...  相似文献   

8.
现行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对自诉案件几乎不加任何干涉,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国家公权应在必要时候介入侵犯公民婚姻家庭权利的案件,应该修改完善现行立法,明确规定该类案件既可以是自诉案件,也可以是公诉案件,使国家公权能够依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利。  相似文献   

9.
公诉转自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起诉制度,因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困惑叠出。积极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和制度模式,在完善现行法律的基础上,采取扩大起诉主体、统一案件适用范围、为自诉人举证提供支持、设置自诉权行使的调控机制等方法与途径,来构建既有利于被害人诉权的实现.又能对公诉权形成有效制约的现代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公诉转自诉的法律困惑与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诉转自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起诉制度,因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困惑迭出.积极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和制度模式,在完善现行法律的基础上,采取扩大起诉主体、统一案件适用范围、为自诉人举证提供支持、设置自诉权行使的调控机制等方法与途径,来构建既有利于被害人诉权的实现,又能对公诉权形成有效制约的现代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忠华 《法学杂志》2005,26(2):107-109
“司 法 公 正 ”是 依 法 治 国 , 实 现 全 社 会 公 平 与 正义的必 然要 求,是 建设社 会主 义政 治文明 的重 要标 志 ,也是 人 民 群 众的 根 本 利 益 和热 切 期 盼 。 要 维 护 和 促 进司法 公 正 ,法 律 监 督 是 重要 手 段 , 公 诉 工 作 是 法 律 监督的 主 要 工 作方 式 , 特 别是 近 几 年 公 诉 改 革 有 力 地 促进了 司 法 公 正。 但 是 ,面 对 新 形 势 和 新 任 务 ,公 诉 工作只 有 与 时 俱进 地 深 化 改 革, 才 能 在 维 护 司 法 公 正 方面有 新 的 作 为。 笔 者 结 合多 年 公 诉 实 践 , 就 如 何 进 一步…  相似文献   

12.
高新华 《河北法学》2001,19(3):158-160
行政诉讼中对起诉与受理关系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审判权对公民权的保护程度和审判权对行政权的审查强度。各国在对待行政诉讼起诉与受理的关系时具有很多普遍性的规定 ,但由于行政诉讼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各国对此问题仍具有特殊性。中国行政诉讼法对此问题的规定大致与各国相同 ,但在某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展 ,在审查原告的起诉时应坚持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 ;在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上应缩小必经复议的范围 ,以体现当代行政诉讼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本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在我国控辩武诉讼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公诉权与侦查、审判、辩护的多边诉讼关系仍存有错位和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诉与各诉讼主体追求正义的合力形成,甚至成为公诉权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掣肘.公诉权的多边诉讼关系的调适应当顺应中国本土的司法规律和诉讼规律,以公诉权运行机制改革扭转诉债关系的主导错位和诉审辩关系的三角异化,发挥公诉权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5.
公私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私法的划分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我国的法律制度也遵循公私法划分法理。公私法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相同性主要是具有共同的市民社会基础,某些权利义务具有公私法的双重属性,某些法律原因和客体也是相同的。不同性主要是表现为主体地位是否平等,是否允许自治以及是否等价有偿。也存在公私法规范综合的第三法域,在公私法的相同性领域,公法无规定的,可准用私法规定。  相似文献   

16.
郭宗才 《犯罪研究》2005,(6):66-71,76
被害人权利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被害人参与权的改革和发展,是国际刑事司法政策的一个突出的方面。被害人的自诉权是关系到被害人权利的重要内容,保障被害人自诉权行使,对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保障被害人自诉权的有效行使尚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有必要加以研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检察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各种职权的总称。我国检察权的配置总的来看比较科学,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对检察权的定位不够准确,影响和制约了检察职能的发挥。在我国权力结构中,应坚持检察机关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为法律监督权的宪法定位,并由此提出检察权的合理配置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建议司法体制改革中,应当首先从宏观层面对检察权进行合理配置,增设暂缓起诉制度,完善撤回起诉制度,强化民事行政监督权,赋予民事行政公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