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宝 《前线》2022,(5):85-88
<正>群山作屏、大河开道,西山与永定河本就是一个山川合一的整体,哺育了北京城,也孕育了古都文化。西山是太行山余脉之一,与北京小平原北部的军都山、东北部的燕山山脉,共同形成了北京湾三面环山的地理骨架,是北京城的天然屏障。而西山因与永定河浑然一体,使得西山永定河流域自古便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杂居区和中原农业经济、农业文化与北方游牧经济、  相似文献   

2.
李诚 《前线》2022,(2):86-88
<正>"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一首《卢沟谣》道出了西山、永定河与北京城的密切联系。如果将永定河比作哺育北京城的母亲,那么西山就好像护佑北京城的父亲。西山属于太行山的余脉,连同穿越其间的交通孔道,历来是北京构筑军事防线的天然屏障与险关要隘。穿越西山的永定河挟带巨量泥沙,塑造了水甘土厚的北京小平原。南北向延展的西山与自西北向东南流淌的永定河,构成了山水交互的天然形胜,共同为辽金以来建都北京的宏图伟业奠定了地理基础,也为人类活动上演波澜壮阔的史诗大剧提供了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3.
刘文鹏  吕仕康 《前线》2023,(1):87-89
<正>北京的水系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四千年前,由于永定河的泛滥改道,就形成了北京平原的若干河流湖泊。从西周时期燕国建都蓟城开始,经过历代整治修建,形成了众多水系,其中以西山水脉最为重要。从金代迁都北京以来,西山水脉对于北京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说,金代之后的北京城就是在西山水脉的滋养下发展起来的。回溯过往,西山水脉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城乡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古都历史发展中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相似文献   

4.
芦沟桥(亦称卢沟桥),“千寻卧龙”,横跨在北京城西南三十里的永定河上,它是连接北京和华北大平原的交通孔道,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经三年建成,迄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永定河过去又叫芦沟,桥即因此而得名。全桥长266.5米,宽9.3米,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它不仅设计科学,坚固实用,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十三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经过这里后,赞叹地写道;“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老实  相似文献   

5.
陈光鑫 《前线》2022,(3):86-88
<正>北京城西北群山环抱,大西山张开臂膀护卫着京城,宛若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永定河从黄土高原的北部蜿蜒东流,劈山钻谷冲出大西山奔向华北平原。山如父,河为母,它们共同书写了一段华夏文明史的精彩华章。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早期人类在永定河流域及西山一带的活动踪迹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泥河湾、东胡林等地的新发现和早已闻名世界的周口店遗址等,都是关乎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考古成果,见证了这条华夏文化根脉的起源和勃兴。  相似文献   

6.
赵赓 《党史文汇》2007,(7):25-30
被誉为北京一景的卢沟桥,位于北平(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西南宛平县县城西门外,横跨永定河上,永定河水自北向南从桥下流过。因永定河原名“卢沟”,故称卢沟桥。在卢沟桥北约1000米处还有一座铁路桥与其遥遥相对,平汉铁路从上面通过,为平汉路与北宁路之交接点,又为平(北平)保(保定)公路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7.
吴文涛 《前线》2010,(3):59-60
水是生命的源泉和文明的摇篮。每一座城市的兴起几乎都伴随着一条大河的流淌,北京也不例外。在流经北京境内为数并不太多的河流中,永定河无疑有着母亲河的功劳与地位,她与北京城三千多年的发展史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然而,现在除了在门头沟三家店以上河段犹有一湾清水外,  相似文献   

8.
芦沟桥,坐落在北京城西南三十里的永定河上,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华儿女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纪念胜地。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日本侵略军在这里对我发动了突然袭击,驻守在芦沟桥头、宛平县城的我二十九军将士英勇反击,抗日战争爆发了。  相似文献   

9.
正戾陵堰、车箱渠建于三国时期魏嘉平二年,是北京地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大规模引水灌溉工程,还兼有漕运的功能,为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农业基础和基本的水利格局。戾陵堰、车箱渠建于三国时期魏嘉平二年(250年),是北京地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大规模引水灌溉工程。所引永定河(时称水)水灌溉了当时蓟城南北广阔的土地,历曹魏、西晋至北朝,惠泽数百年之久。其间,灌溉范围不断扩大,还兼有漕运开发,为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10.
张安民 《前线》2022,(10):86-88
<正>永定河与西山交挽拥抱,山水相连,为北京城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也构筑了优越的造园基底。尤其北京西北地区为永定河冲积扇边缘的泉水溢出带,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里泉泽遍野,湖泊聚集,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营造园林的环境。伴随辽、金在北京建都历史的展开,水秀山明的西郊一带成为皇家贵族营建苑囿别墅的最佳选择。至清代,园林遍布,方圆数十里,飞阁凌波,鳞次栉比。皇帝在此居园理政,皇太后在此颐养天年,宗室王公们居园趋朝,颇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相似文献   

11.
正是春游踏青的季节,笔者来到刚刚通水的长河边,只见绿色的河坡,挺直的护栏,清清的河水,不禁为花园式河道的古韵新姿而感叹不已。眼下,全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水系治理工程,力争达到“水清、岸绿、流畅、通航”的目标,使京城的河湖再现碧水清波的本色,迎接建国50周年。北京城市水系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值得大书特书。水的骄傲北京城是在吉永定河渡口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自辽金时期开凿以来,历经700余年的漫长弓l伸,逐渐形成了北京现代的河湖…  相似文献   

12.
郑永华 《前线》2022,(6):86-88
<正>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最北段,居太行之首,拱卫着北京城,有“神京右臂”之誉,确如一只宽厚的臂弯,守护着这一方水土。这里庙宇众多、人文荟萃,因此也有“京畿神山”之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千百年来,北京西山永定河地区既有龙脉绵延、风景秀丽的壮丽山水,也孕育了丰富多彩、和谐共生的寺庙文化,在古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文涛 《前线》2021,(1):67-70
历史上的永定河哺育了北京城,奠定了北京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还造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大文化带。由于流域的“超载”发展,20世纪后期永定河一度枯水断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永定河开始重现生机,发挥新的作用和功能。作为首都北京的母亲河,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发展轴,华北五省区市的生态涵养带和文化建设带,应从更高定位审视永定河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前线》2016,(2)
正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背靠九龙山,东临永定河,山地面积占全区98%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北京之巅,绿海家园"。全区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60多座,包括海拔2303米的北京最高峰灵山和"华北天然植物园"百花山,以及"华北民俗学发源地"妙峰山。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纵贯全区百余公里,两岸峰峦叠翠,被誉为"山水氧吧""天然画廊"。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一万年前,"东胡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古村、古道、古寺庙是门头沟最  相似文献   

15.
王洪波 《前线》2022,(9):86-88
<正>在历史上,永定河及西山水脉,或作为航运通道,或作为运河水源,为北京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早期对永定河自然河道的利用,到金代开凿金口河,打通海淀台地,再到元代大规模改造京西水系,一系列漕运通航的探索实践蕴含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思想以及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张艳丽 《前线》2022,(12):103-105
<正>永定河是京津冀晋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更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其中,北京境内全长约170公里,流经门头沟、石景山等5个区。在历史上,由于城市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永定河曾被过度开发,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河水由清变浑,水患频发。元明清时期,官府曾经通过修筑河堤等手段对水患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7.
魏晔玲 《前线》2013,(4):48-50
今年人春以来,2月28日、3月9日两场大风,使本已明显改善、很少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北京风沙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自2000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春季北京风沙的强度和频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高峰时期的2002年全年出现17次沙尘天气降至2011年全年出现3次。今年春季频现沙尘天是否正常?北京在对抗风沙危害方面是否有底气?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北京三大风廊之一康庄一南口风廊,深入了解我们在防风治沙方面所做的工作。据了解,北京大风带来的沙是由外来沙尘和就地起沙两部分组成。外地的沙主要通过康庄一南口、古北口一潮白河、永定河河谷这三大风廊进入北京,其中康庄一南口风廊是北京西北最大的风廊。据资料显示,北京城60%的风沙都是从这里进来的。延庆康庄是外地风沙进京的第一道“屏障”,而昌平南口则是风沙进入北京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卡”。  相似文献   

18.
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纵贯门头沟全境,不仅养育了这里的人民,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十五”以来,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进一步整合挖掘全区各类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永定河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守望母亲河     
永定河斜贯北京市的西南部,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是北京的“母亲河”。其上源分两支,南支主干桑干河源自山西宁武县的管涔山;北支洋河发源于内蒙古兴和县以北的山麓。两河在今河北省怀来的朱官屯附近汇合之后始称“永定河”。它切穿北京西山,形成一条长达108公里的深切曲流,即官厅山峡,在三家店附近出山,汇于平原之上。而后经河北省的安次(廊坊)、天津市流入渤海,全长约680余公里,流域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永定河大约成河于距今数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它在三家店出山之后由于流速骤降,流水所携带的大量风化碎屑和流沙便随之沉积下来,并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正>60年前,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走进北京城,建立了新中国。同是60年前,作为中央直属机关的中央妇委也从西柏坡走进北京城,召开了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