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扬 《国际观察》2005,(1):53-59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第一次朝鲜核危机发生以来 ,中美之间围绕着朝核问题展开了越来越频繁的互动。这是一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关系。一开始 ,中国对美朝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是“静观其成” ;在美朝双方僵持不下时中国出面斡旋 ,促成了“四方会谈”;当“四方会谈”陷入僵局时 ,中国便与周边利益相关国家一起促成了“六方会谈”。很大程度上 ,可控的朝核危机对于中美之间关于安全合作领域交流机制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 ,也必须认识到中美之间存在的战略层次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存在着基本的共同立场,都反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发展核武器,都主张通过六方会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但在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措施与路径上,中美存在着诸多分歧。这给双方在朝核问题上合作带来极为复杂的影响。在朝核问题深陷僵局的形势下,如何按照六方会谈"9·19共同声明"规定的"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通过一揽子方案,在推进落实无核化相关措施的同时,采取措施逐步终结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和冷战状态,是中美两国在朝核问题上进行有效合作的切入点,也是双方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发挥各自积极作用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美合作与分歧楚树龙自1996年春夏以来,特别是去年10月江主席访美后,中美关系发展较为平稳,合作扩大,分歧减少。目前和今后中美关系的长期状况,仍取决于中美两国能否沿着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所确定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方向,不断扩大和加深合...  相似文献   

4.
王俊生 《东北亚论坛》2013,(4):19-27,128
中美作为对朝鲜半岛局势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两者没有实质性合作是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问题久拖不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为通过和平对话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进行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但由于朝鲜所要的安全保障与良好的国际环境只有美国能满足,没有美国的合作,中国的努力只能体现为劝和以及在危机爆发时"降温"。美国不仅推卸应承担的责任,渲染所谓的"中国责任论",甚至宣称中国对朝政策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半岛的适度紧张能服务于美国东北亚其他的广泛安排,而且也在于中美在半岛问题上的目标优先性、政策手段选择等方面的区别。从未来看,朝鲜期待的摆脱国际社会孤立彻底获得国家安全,以及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获得更大政权安全,必须与中美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体会与解决朝鲜关切的基础上,中美合作促使朝鲜"两利相权取其重"实现"弃核"并促使其调整经济,仍是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5.
朝核问题是影响东北亚安全的重要问题,不过近二十年来国际社会应对朝核问题的努力却效果有限,使得朝核问题愈演愈烈。对此主要存在六方会谈效力不足、美国因素、朝鲜因素、中国因素和中美合作失效五种解释。不过仅仅从体系或单元因素理解朝核问题的演变还稍显不足,而是需要全面考虑朝鲜核政策的内外因素,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外部因素主要涉及朝韩竞争、多边协调不足、朝鲜半岛安全结构失衡和全球核扩散态势,内部原因包括巩固国内政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换取外部援助。对于朝核问题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朝鲜的核能力和国际社会的应对。在当前朝核问题严峻的形势下,各方都应完整、严格执行安理会涉朝决议,继续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目标,确定"双轨制"分阶段协调推进的和平解决思路,将朝核问题和朝鲜半岛的停和机制转换协调起来共同推进,通过加强中美的有效协调,务实推进朝核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在防扩散领域经历了分歧到合作的过程.从90年代中后期起,双方在防扩散出口管制领域进行了若干合作,这方面的整体关系是向上的.尤其是近四年来,中美在地区性防扩散问题特别在朝核问题上开展了较为协调的合作,促进了双边关系,并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7.
六方会谈机制是以朝核问题为基本议题的多边主义机制。自2003年启动以来,它缓解了第二次朝核危机,推动了各方共识的达成和落实行动的展开,对国际和平、地区安全以及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均具积极意义。六方会谈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各方利益分歧和互信缺失,特别是美朝之间的战略博弈,阻碍了朝核问题的解决;二是会谈机制约束力弱、制度化程度低,无法保障承诺的落实甚至机制本身的运转。六方会谈机制的未来走向取决于东北亚安全环境的变化、美朝之间战略意图的博弈和与会六方的态度。尽管人们对它能否真正解决朝核问题心存疑虑,但朝核六方会谈的存在和运行仍对东北亚地区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对朝核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现实主义对朝核问题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从认同和观念的概念出发,可以看到朝美关系实质上处于一种霍布斯文化状态,这决定了朝核问题的困境之所在.本文指出改变美朝之间霍布斯式的文化建构,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9.
朝核危机问题作为重大的国际危机事件,其影响与破坏力已经危及到地区甚至全球的和平发展环境。目前来看,美朝双方都寻求能在朝核危机上取得一些突破,但美朝之间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差距,美国会力争以利比亚的模式来解决朝核问题,而朝鲜方面即使不寻求印巴模式结束这场核之争,也将会通过这一边缘政策寻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尽管朝核去功能化已经出现曙光,但朝核问题的解决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会一路平坦。  相似文献   

10.
韩国总统金泳三于6月1~4日访问俄罗斯,此次访问表明韩国对发展韩俄关系的重视,特别是争取俄在朝核问题上支持韩国的立场。 一、访俄意图 (一)急于谋求俄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期待俄与韩共同对朝施压,促朝作出让步,以克服朝核危机。韩国认为,目前朝核问题正处在关键时刻,韩国面临是否对朝制裁的重大选择,此刻加强与俄的关系至关重要;俄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朝核设施的提供者,为  相似文献   

11.
12.
美国对外政策与俄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特别是“9·11”以来,美国始终谋求巩固由它领导的单极秩序及其超级大国地位,导致许多国家对美作为“世界领袖”的民主性及其管理世界的方法产生了怀疑。目前,俄美之间对共同利益还缺乏一致性的评价,也没有准备好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威胁,以及两国活动中的全球性因素有不同理解。美对外政策使国际关系进一步复杂化,美国应将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和确定它在其中的作用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新的国际秩序应该是世界大国重奏“协奏曲”,并使之成为改变当代世界和在各个领域维系平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The Darfur issue has been influencing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since July 2004.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reasons to say so. Firstly, China and the U.S. disagree,both on the nature of the issue and on its solution. Secondly,China and the U.S. have conflicting interests, especially their oil interests in Sudan and the African continent.Finally, U.S. domestic political forces have forced the issue onto the agenda of Sino-U.S. relations. Although the issue has become an unharmonious factor in the Sino-U.S.relationship, it has not damaged the bilateral relations too much. Instead,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een cooperating on the issue.  相似文献   

14.
U.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s speech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on January 21 raised contention with China over cyber policy, which flared after Google Inc. last week warned it could pull out of China over hacking and restrictions. The Google incident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and become a new hot issue between China-U.S.  相似文献   

15.
Lu: The world situation tends to be relaxed generally. Big powers often interact, especially in Asia, because China is developing and Asia is developing as well. When we review peripheral and regional situations, we can see it. In China's concept of diplomacy, periphery is put at the foremost position and China's periphery is in a sense the U. S. 'strategic front. Therefore, building a greater peripheral environment,coping well with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U.S. and China's Neighbors has a bearing on China's geo-strategic environment. As the issue covers a broad range, let us begin from the greater periphery.  相似文献   

16.
17.
China's policy towards the United States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systems and multiple voices," but we currently lack a coherent, clear and accurate strategy. As such, Beijing's strategy towards Washington is beset with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e author raises five 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18.
19.
Sino-U. 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ynamic component of bilateral ties have evolved into the stabilizer, pillar and driving force for cementing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two capitals. Their furtherance along the designated line of treating a "stake holder" and handling a "constructive partnership" will carry an ever-balloon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even in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terms. Nevertheless the general trend looks set to be incessant progress amidst reciprocal accommodation in disregard of occasional twists and turns.  相似文献   

20.
从"普林斯顿计划"看美国战略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月出台的“普林斯顿计划”最终报告提出了21世纪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铸造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目标、三种手段、七项主要威胁和挑战。该报告反映了美国战略思想的一些新动向,包括:深化对战略的认识、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战略指导思想转向新自由主义。在对华战略上,该报告主张从中长期出发,建立地区机制来应对中国崛起。“普林斯顿计划”最终报告反映了美国战略思想界对美国21世纪战略走向的新看法,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