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权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可见,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同一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口剧增与城市建筑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市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已逐渐地趋向于向高层化发展。由此,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随之而产生。在我国,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的研究开展得较晚,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因高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部分所产生的纠纷不断发生,因此确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已是势在必行。实践中有关区分所有权纠纷主要发生在各区分所有权人有关共有权的问题,而且共有权是建筑物区所有权制度的两大灵魂之一,所以,本文旨在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中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绝大多数纠纷。  相似文献   

3.
城市人口剧增与城市建筑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市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已逐渐地趋向于向高层化发展。由此,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随之而产生。在我国,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的研究开展得较晚,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因高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部分所产生的纠纷不断发生,因此,确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已是势在必行。实践中有关区分所有权纠纷主要发生在各区分所有权人有关共有权的问题,而且共有权是建筑物区所有权制度的两大灵魂之一,所以,本文旨在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中难点问题——天台、电梯和停车位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绝大多数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情形普遍存在,现行法律法规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共有权的性质仍存在理论上的争论,对于该共有权的行使也有不同的认识。对于以上两个问题的澄清有助于解决我国越来越多的有关建筑物共有权的纠纷。  相似文献   

5.
区分共有权与专有权、成员权一起构成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对区分共有权的法律属性存在着共同共有说、按份共有说、折中说和新型共有说等学说。区分共有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与传统民法上的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法律上明确区分共有权的法律属性及其他相关问题对有效解决司法实务中产生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丹 《传承》2010,(33):102-10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是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中最复杂、最容易引起纠纷的就是区分共有权。如何实现共有权呢?为此,通过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共有权行使原则、侵权保护措施角度来论述共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其他无形财产权、股权、信托财产权利、继承权等等,所有权只是其中的物权的一种。对国有财产权和集体财产权的法律确认和特别保护应在物权法之外单独立法。“私人所有权”的概念不科学。物权法应该只规定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草案具有技术性,可以尽快通过。  相似文献   

8.
王玎 《求索》2022,(2):176-182
准征收是指国家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公共政策对私有财产权形成特别牺牲,从而应当给予经济或其他补偿的法律制度。准征收可以划分为财产权权能限制,财产权义务负担,财产权公益使用,财产权行政许可的中止、变更或撤回,以及对财产权的客观影响五大类型。依据财产权存续保障优先于价值保障的逻辑,对于财产权权能限制,财产权公益使用,以及财产权行政许可的中止、变更或撤回三类直接影响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的行为,应优先被认定为准征收并给予补偿。对于财产权义务负担和对财产权的客观影响两类侵害财产权价值的行为,需通过“权利人投资回报期待预期”标准,判断是否构成应予补偿的准征收。通过确立准征收公共政策的法律保留原则,避免以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准征收公共政策的载体。应遵循“唇齿条款”原则,在法律规范中明确给予补偿的种类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康纪田 《前沿》2007,(11):146-149
矿业权属特许物权、准物权、用益物权的理论并列存在;客体是矿产资源或组合体,主体受资质限制或属一般主体,内容是行为活动权或是直接的财产权等,各执己见。应撤销"矿业权",并重构探矿权或采矿权为由矿产权与矿产开发权;矿产开发权又分为特许权和矿山企业设立;开发行为权由所有权、债权、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特许权等组成,是一组权利束,应当统称为矿山企业产权,以区别于虚无的矿业权。  相似文献   

10.
李惠平 《理论月刊》2006,(1):158-160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关系农民生存保障的基本权益。不论是考察其历史形成还是为解决其在现实中的困境,都应以确定农民对土地的直接占有为前提。文章整理了目前关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有关学说,赞成在我国物权法中直接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分析了集体所有权的概念并提出以农民集体共同共有权解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婚姻法》中,知识产权得到了与其他财产权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一规定存在着模糊性和不合理性。从知识产权的特征和夫妻共同财产制角度出发,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婚后收益属于知识产权人个人财产,但应当考虑到婚后经营管理对收益的贡献;婚后取得知识产权及其收益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在离婚时应当将知识产权按照财产权的一般分配规则进行分割,但应当注意人身权的专属性和未发表作品著作权的特殊分割规则。  相似文献   

12.
王迪 《青年论坛》2000,(4):44-46
“共有制”是指不同的个人或者群体共同拥有的物质财富。多层次共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的一个突出特点 ,是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中间过渡状态 ,而股份制是它的典型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王铁雄 《前沿》2010,(7):66-73
普芬道夫遵循古典自然法思想和格劳秀斯的观点,在人类维系自我生存的自爱的自然本性观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财产权理论:他认为原始共有财产权及从中发展出的私有财产权都是每个人所享有的自然权利。而私有财产权的产生则是基于人类明示或默示的普遍同意。并指出私有财产权固有的排他性与综合性特征。而且,普芬道夫进一步指出,财产权作为每个人享有的一种自然权利,还应包括在极端紧迫的情况下每个人享有利用物品的必需权。但是,普芬道夫认为,这种必需权存在一定的限制,以利于鼓励勤劳、消除懒惰、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样,他就被引向了接受奴隶制度的自然性。因而使自我保存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必需权失去了其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生产发展的同时,目前以村民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中,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农业生产积极性受挫的情况比较突出,同时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产生这些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过于模糊,主体性质是组织还是自然人并不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应当明确为以村民个人为所有权主体,采取按份共有的实现形式。这一模式并不是对村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变更或改革,而是对现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明确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规模经营,是建设民主自治、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黉 《湖湘论坛》2003,16(1):14-15
TRIPS第一次将知识产权的性质界定为“私权” ,但在理解上又有“知识产权是私有财产权”的提法。从知识产权主要形式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来看 ,在知识产权方面就精神权利的保护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选择 ;如果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则“知识产权是私有财产权”之说显得更加合合理  相似文献   

16.
吴洁 《人民论坛》2014,(8):116-119
“法人财产权”这一术语具有“中国特色”,一经提出就遭遇存废及性质之争。法人财产权实质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新型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包括多种民事权利的综合性权利。承认法人财产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前提,也是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值增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法人财产权"这一术语具有"中国特色",一经提出就遭遇存废及性质之争。法人财产权实质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新型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包括多种民事权利的综合性权利。承认法人财产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前提,也是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值增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余志荣 《理论月刊》2004,(7):112-114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制度,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建筑物高层化、复杂化的发展,区分所有权成为立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正在制定中的三个物权法草案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专有部分的范围、共用部分的范围与费用的负担、成员权这些重要问题都有涉及且有不同表述。  相似文献   

19.
刘兵红 《人民论坛》2012,(11):82-83
土地保有关系的建立是英国财产权体系与大陆法系财产权体系不同构建的根本原因,英国不动产法乃至财产法没有采用以有体物为基点建立起所有权中心主义的立法模式,而是以地产所有权为中心建立起其权利体系,不以有体物为基点建立财产权体系的模式对中国具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规范的公司,能够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也有利于筹集资金、分散风险。”这里,《决定》把所有权分解为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这两种所有权。关于出资者所有权,《决定》指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