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世人所注目。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在于我国人口多,大量过剩人口的存在;大学毕业生供求不平衡;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用人单位用人存在盲目性和高消费;就业渠道不畅通等。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总体上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岗位,扩大就业总量,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搞好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 ,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过去单一的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因此 ,非正规部门就业必将成为我国解决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而且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我国目前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非正规部门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 ,实现就业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经验事实和实证研究,通过对湖南的典型分析,探讨规模日益庞大的穷二代大学生群体的生存态势、职业发展和地位提升问题,并从公平正义、代际流动与社会分层视角进行思考。研究发现,穷二代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状况不乐观,就业质量不高,非正规就业居多,职业地位低,职业提升机会少。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传统的正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尤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体制因素、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正规就业逐渐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①目前全世界有数亿工人属于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分布情况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各地区差异明显。非正式工人无法享受最基本的用工准则和工作权利,甚至可能面临包括强迫劳动和奴役劳动在内的严重威胁,且在沟通渠道方面存在问题。国际组织针对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过渡转型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世界就业联盟提供优质的私营就业服务,为求职者和工人提供体面的工作;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相关方案、意见书,并已在国家间达成一致意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非正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脆弱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改善非正规经济中工人生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耀 《瞭望》2004,(27)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与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就业总量与结构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劳动力亟须向外转移、新成长劳动力与失业人员再就业交织等问题,就业问题较其他国家更为复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5)
农业院校就业责任教育刻不容缓,在农科大学生专业培养与择业偏向之间、农业发展需求与科技人才流失之间、农科大学生就业责任教育现状与现实需求之间都存在突出矛盾。探索以课堂、实践活动、涉农企业定向委培、农科大学生创业、典型事件为载体的五种农科大学生责任教育模式,为高校就业责任教育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业岗位不足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近期招聘市场反映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瞭望》新闻周刊连日来就大学生就业问题采访了一些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他们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国家应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9.
发挥政府在非正规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恩平 《理论探索》2005,(6):121-123
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门槛低、市场化程度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为我国吸纳就业人员、缓解失业压力,降低城市贫困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我国非正规就业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渐进发展的,还需要政府的积极作用,这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制度安排,完善社会保障,调整收入分配,规范服务管理等制度建设和政策的扶持与援助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本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同时代大学生就业中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探讨中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做好中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机制转变与高等教育办学现状的冲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媚 《学理论》2009,(19):260-261
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校教育从“包学费和包工作分配”到“自交学费和自主择业”发生了深刻转变,并继续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存在于高等教育领域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本文试图从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办学管理现状之间冲突的三个方面,揭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管理模式、思想观念以及经济结构三个方面,成为中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萍 《学理论》2009,(11):75-76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既面临客观环境的困扰,也面临主观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引发就业困境。探讨大学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寻找走出困境的有效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身心健康、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总体相似,但农村生源大学生与城镇生源大学生相比却凸显出一些问题,这个群体的就业心理存在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点.从就业认知心理、就业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三个方面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对比,来素描农村生源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好地、更加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丽 《理论探讨》2003,(3):57-5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就业与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加入WTO后各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考验和冲击。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政府应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倡“非正规就业”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农业技术改造和城市化进程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问题的客观分析成为关键;“以创业促就业”上升为国家意志,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提出为解决就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考察创业、创业型经济与大学生就业问题联系,提出了就业是市场经济普适性命题,创业不仅推动就业,而且引领就业,从就业与创业的博弈导出大学生职业取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忠芳 《学理论》2009,(9):103-104
大学生就业时出现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认知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樊荣 《理论探索》2006,(1):116-118
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就业新增岗位的主导渠道。然而,由于就业观念障碍、劳动技能差异、政策制度约束、资金扶持不力、服务与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的存在,阻滞了山西省非正规就业的壮大与发展。因此,为促进山西灵活就业模式的建立和缓解当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我们急需建立健全制度建设、政策扶持、服务体系服务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学理论》2009,(23):57-59
“体面劳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政府责任。它的宗旨在于维护劳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在中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环境较差,实现他们的“体面劳动”还有很多困境,主要有:就业岗位不足、强资本弱劳动矛盾突出、社会保障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因此,对于非正规就业群体政府应从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以及组织机制四个方面加强服务和引导,从而为其实现体面就业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刘艳丰 《学理论》2015,(3):155-15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教育已引起高校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难和就业满意度低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和谐稳定的发展。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思路,实现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促进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招录体制改革后的公安高校也面临同样问题,更需重视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调查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较少进行职业规划、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心态消极、贪图安逸、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公安高等教育要应对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在职业规划理论指引下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全过程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