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8,(2):22-22
农民工代表首次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首次出现了3位农民工代表。他们是:从四川到广东打工的胡小燕.现为佛山市三水区一家建陶工业公司成品车间副主任;从苏北到上海打工的朱雪芹。现为上海一家服装公司团支部书记、工会副主席;康厚明,现为重庆一个市政工程公司的路面处农工班班长。作为2.1亿农民工最直接的政治代言人,他们格外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都市青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崛起的新群体。他们来自各方,有从大学毕业到都市就业的,有从山区出来到都市打工的,还有从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的。伴随中国农村城市化、城镇都市化、都市国际化的浪潮,青年不断经受冲击、提升自我、成长成才。职业生涯是都市青年成长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对深圳的调查发现,都市青年在积极适应社会转型、都市变革,培养新的职业素质,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随着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被吸收到乡镇工厂工作,在这批人中,80%以上是16—30岁的青年人,人们通常称他们为青年农民工。这些青年农民工一旦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进入带有工业化色彩的乡镇工厂,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会给他们的价值观念带来新的变化。在东莞市企石镇青年农民工的调查中,我们对青年农民工的价值取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我今年42岁,老家在河南周口,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北漂打工的普通农民工。我从2001年到北京打工,转眼已经9年,没想到从最初单纯的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农民工,走上了志愿服务之路,并最终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回首我的志愿服务之路,真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5.
曾读到一个叫阿星的农民工悲剧的文章,在我的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打工青年阿星被工厂辞退,薪水欠发,怒杀主管。在此之前,他曾在同乡的“砍手党”团伙做饭三年,但却从未参与作案;而“砍手党”则是曾发生在广州与深圳的以砍手的残忍手段实施抢劫的一伙罪犯,他们和阿星一样,是一群来自广西的一个叫温江村的农村青年。在此,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农村青年怎么了?为什么据说在家都是好人的他们,到了城市却如此行事呢?阿星,农民工,确切地说是新生代农民工,因为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幼年时期就都外出打工了;如今他们也来到了城市,所以说他们应该是“第二…  相似文献   

6.
短工化是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重要表现。频繁的换工以及间歇性自愿失业既是青年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其个性彰显的具体体现。在个性彰显的背后,是青年农民工对生活价值以及对劳动意义理解在起作用,也是导致青年农民工短工化个体原因的内在逻辑。体验式的打工归宿、个体性、舒适化的生活价值观体现出青年农民工对城市打工生活"奔头"的异化理解。对劳动意义的扭曲认识以及劳动与生活关系的紧张化,导致辛苦劳动与有闲生活的关系对立化,且难以调和。劳动与生活的交替进行成为青年农民工调节劳动与生活关系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我们社会中最渴望成功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拥有无限的热情、饱满的冲劲以及对成功的强烈追求。然而,要想真正获得成功,仅仅具备这些要素还是不够的,成功还需要一定的经验。这种经验,就是他人的成功方法。有人说,当有别人的行为作为“镜子”映照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时,就能够发现自己的种种问题。《青年成功人生导航》既是这样一面镜子,也是成功人士的经验。也许我们对其中的观点并不陌生,关键是你是否珍视这些经验,并有眼光、有能力借鉴这些经验。最近,张立勇的名字频频见诸报端和各大媒体,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一个普通的打工青年…  相似文献   

8.
打工青年艺术团以"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为宗旨,在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中形成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纵深联合能力增强、整合社会资源意识和能力提升、服务功能日益泛社会化的特征,并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家园、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诉求、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的载体、增强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方面凸显了广泛的社会功能.同时,打工青年艺术团面临着发展困境,这些困境反映了草根青年组织发展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很多农民投身于进城打工大潮,成为农民工中的一份子。但是,农民工在推动城市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甚至一部分农民工个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故此文章从农民工的现实权益出发,探索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农民工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为青年成才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进而引起青年成才观的转变.青年的成才动因从理想型到务实型变换,成才路径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成才过程从外力主导型到自我主导型的变迁,莫不展示了社会转型对青年成才观的巨大影响.这就要求社会各界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引导青年顺利转变成才观,与社会保持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奋斗     
《创造》2008,(3)
这3位农民工代表有着普通农民工羡慕的工作,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荣誉.从走出农村到进城打工,从农民工到全国人大代表,他们靠的是拼搏奋斗.  相似文献   

12.
<正>新生代农民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相比,他们有较强烈的权利意识和生活追求目标,这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从打工动机上看,新生代农民工42.3%是为寻找发展机会;而传统农民工55.1%为赚钱养家。从工作稳定性看,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年变换工作0.26次,而传统农民工平均每年变换工作只有0.09次,两者相差3倍。但从目前看他们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工种简单,整体收入偏低、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心理反差大,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也涉及到我国产业发展劳动力构成及城镇化农村人口转移等战略性问题。因此,2011年就城乡统筹做好农民工管理和规划问题,我们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健 《重庆行政》2008,(6):72-74
在中国,农民进城打工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不同的,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进城,同时也有大量农民工回乡,很多农民工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真正在城市落地生根的人数有限。因此城市化建设要求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引导进城农民工尽快与城市居民融合,进而引导更多农民进城就业、居住与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工群体(准确地说应该是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群体因为其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思想观念不同于父辈进城务工人员而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正因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事实上的存在和其生存的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对之认识和制度调节的滞后,这一行为主体的行为与其行为嵌入的结构体系的断裂才使一部分青年农民工在讨薪和维权的路上踏上了不归途的。因此,受吉登斯的“社会结构化理论”的启发,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蔡戎 《政协天地》2014,(7):40-41
主持人: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洗脚上田,进城打工、做生意成为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上至中央媒体,下至地方小报,通通热炒清华大学“馒头神”。这“馒头神”到底是何方神圣,引得一向大牌的媒体竞“折腰”?张立勇,29岁,原籍江西赣南崇义县茶滩乡濑坑村。1993年辍学离家,后曾在广东的竹制品厂和玩具厂打工,1996年进入清华食堂做临时工至今。1999年起,先后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最近的托福考试中获得630分的高分,与清华英语高材生水平相当。因此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跟清华学子过着迥然不同生活的张立勇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在菜台、窗口前要站上八九个小时。但他在工作完后,坚持自学看书,到课堂旁听。…  相似文献   

17.
黄基胜 《今日海南》2016,(12):13-14
农民一人就业,一家脱贫;一人创业,带富全村。多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农民迅速脱贫致富,个别农村还盖起打工楼。近期,笔者对我省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工遍布全省各行各业,他们成了工厂、建筑工地和服务行业等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在三亚、保亭、陵水等市县的酒店、景区,农民工约占60%-70%,琼海市统计服务行业农民工占67%;部分单位从老板到员工,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出现了到城市中经商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短短十几年时间,这支队伍像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已经在农村社会中分化出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农民工阶层,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安土重迁”的格局。农民进城打工,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丰富了城市的生活,给城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无不浸透着农民工的汗水。同时,进城打工也使他们看到了更加精彩的世界,在为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家乡开拓了一条富源。在乡土社会的变迁中,他们是…  相似文献   

19.
从官员到法官,张立勇完成了一次角色转变。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全省法院集中大接访、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对死刑二审中的陪审量刑答辩的尝试、成立全国首家问责办公室等革新措施伴随着角色转变次第展开。这一次次令人瞩目的革新措施被法学专家称之为河南法院现象,其实应该是张立勇现象。在治标不治本标本都不治政治作秀的质疑声中,张立勇现象新闻层出不穷,更彰显了一种尝试司法改革的勇气与决心。试总比不试强改总比不改好,媒体一番番对张立勇的访谈,不只是在解剖张立勇,更是在解剖中国摸索司法改革道路上的艰难。于是,岁末年初,《民主与法制》与正义网携手走进了张立勇院长的办公室,开始了一番炉边谈话式的漫谈与对话。话题就从疑罪从无开始说起……  相似文献   

20.
王树 《公民导刊》2007,(9):45-46
在中国,只听说包工头拖欠农民工的工钱。还没听说过。包工头用自己打工挣来的血汗钱还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但我们这里讲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