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很多经济学家将金融危机比喻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催化剂”,在这个过程中,谁利用好了危机,谁就将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强的竞争优势。所以,危机尚未结束,各国已都在谋求新的发展思路,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创造》2000,(12)
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历着广泛深刻的变革,与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相伴而至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大量凸现,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谁能认识新情况、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谁就抓住了机遇,争得优势。  宣威,6075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近130万人口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年来,广东省东莞市的发展很快,短短时间,它已从一个农业县一跃而成为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能这么快发展到如此规模,除了依托外向型经济外,人才对东莞的发展可以说起了决定性作用。为政之要,贵在得人,正因我们不失时机的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才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经济形势。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人才竞争将更为激烈,谁人才资源开发得好,谁就会在发展中占据优势,我市以2010年远景目标为蓝图,制定了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决心把东莞市建设成为以国际性加工制造业…  相似文献   

4.
乐其顺 《当代广西》2006,(18):20-20
科学发展,人才为本。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抢抓机遇,奋力爬坡,加快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来支撑。但是广西人才总量不多、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偏少以及外向型人才不足,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一实际,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广西资源,突出广西特色,提出建设人才小高地,并以此作为推进整个人才工…  相似文献   

5.
陈波 《人大论坛》2014,(8):33-33
未来五年,是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增长期、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期、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纵观发展形势,把握阶段特征,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阶段。如何牢牢抓住干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外力赶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威宁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21世纪,人才短缺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必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对中国来说,“人世”后国际间的人才争夺将会进一步加剧。一个地区要有效地吸引、配置和使用人才资源就必须运用自己的优势,建立多功能、全方位、辐射广、服务性强的人才市场。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求发展,就要尽快建立具有宁夏特色  相似文献   

7.
马朝琦  史炳军 《求索》2007,(11):124-12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文化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谁在未来拥有文化优势,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深入推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郧县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整体越过温饱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县情,切实把握时机,对区域经济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高效流动,变静态资源为动态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强势,构筑…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长寿怎么办?自己怎么做?”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实现长寿新的历史跨越。一、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重大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政府主导型战略,是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起搏器”和“平衡木”,必然给经济和社会的跨世纪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抓住了发展的主动权。长寿在西  相似文献   

10.
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五大以来,江都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构建“在苏中率先崛起”的人才高地,坚持不懈地抓基础、抓规范、抓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实施人才战略、推动科教兴湘作为实现我省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全球化浪潮、加入WTO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突出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加快三市经济一体化进程,构筑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我省顺应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的决策是十分英明和正确的。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农产品总量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品质结构不优,名优产品少,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突破这一历史阶段,实现农村经济新的快速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产品品质不优,在市场竞争中无论质量还是…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和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生产制造到商贸物流,从企业成长到产业发展,从经济活动到社会管理,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谁能在职业技术教育上异军突起,谁就能在经济发展和国力竞争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4.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8年来,我们主要依靠引进的方法拥有了一支数量较大、年龄较轻、层次较高、门类较齐的支撑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人才队伍。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全国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深圳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的人才优势地位发生了转化,即人才队伍现状已难以满足新的经济竞争和新的经济发展。为把各项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创新的人才优势。改革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1、科学的人才分类机制。建立科学的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分…  相似文献   

15.
王大树  张辉 《人民论坛》2020,(18):10-15
在我国,无接触经济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摸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是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我们有理由相信,无接触经济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而是大势所趋。在发展机遇面前,谁能顺应发展趋势,化危为机,谁就能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强化竞争优势发展县域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县域经济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市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已由以扩张总量为主,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由以农业、农村经济自身发展为重点,转到培育壮大区域经济为中心,推进城市化并以城镇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放眼世界.四是大中城市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加速了县域经济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新的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如何立足现实,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永新县经济的跳跃式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导论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对财富形成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说人力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主体。人力资源在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和促进社会各种资源实现配置的特殊资源,因此,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谁拥有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形势逼人,人力资源开发任重道远,人才理论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不断增强人才兴省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理论研究提出了新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理论研究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课题。突出表现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后人才流失带来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人才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的运用,劳动力素质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数字…  相似文献   

20.
《群众》1997,(5)
省委领导同志指出,结构调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机遇,谁能够先抓住它,谁就能在新的一轮发展中增创新优势,攀登新台阶。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需要的是大视野、大手笔,这就决定了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