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室盗窃近重复现象研究及其警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室盗窃的近重复现象是欧美环境犯罪学的一个最新发现。研究者在整合犯罪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基础上,在大量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一起入室盗窃事件发生后,该被盗户及其近邻在短时间内面临着显著的再次被害的风险。犯罪学家对这种现象相应地提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社区治安状况的优劣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治安状况,社区治安风险评估能够为制定社区安全防范的具体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保障社区安全为目的,分析了研究社区治安风险评估与监控的意义;运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从国内外技术、知识产权、国内现有的工作基础和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等角度总结了社区治安风险评估与监控研究的现状;并在对2010年某派出所盗窃机动车、抢夺、抢劫、入室盗窃等可防性主要刑事案件研判的基础上,进行了社区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12)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像《共产党宣言》所预言的那样走向衰亡,但《共产党宣言》的许多理论观点依然对很多国家各领域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发展、完善当代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和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时代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09,(11):60-61
在保安队伍中,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班队,他们与各派出所民警一起服务于社区、街道、公共场所,抓窃贼、抓逃犯、查违规……针对警力不足,2008年初,福建省福清市保安服务公司在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规划下,正式将全市24个派出所近500名的协警队伍纳入编制,以全新的科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大力加强协警队伍的建设。社区巡逻抓团伙今年以来,龙江辖区入室盗窃案  相似文献   

5.
攀爬入室盗窃案是多发性侵财案件,这不仅给广大市民造成财产损失,也会在群众的心里引起一定的恐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介绍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的作案特点及现场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现场勘查的要点及现场痕迹物证的提取,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放社区由于其场域建构过程的风险属性,越来越成为各种类型矛盾和冲突关系集聚的时空场域。在各种传统和现代因素影响叠加、社区内致性风险和外部冲击相结合的复合型风险背景下,开放社区公共安全成为城镇基层治理的紧迫问题。通过复合治理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维框架的分析发现,当前开放社区存在着宏观制度缺失、中观场域系统弱化和微观行动能力不足三大困境。城市开放社区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要实现安全治理的目的,单单局限于社区某些领域或者社区安全治理本身的举措和机制的调整完善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领域在现存制度结构框架内的"元创新"。在复合治理理论视阈下,城镇开放社区公共安全的治理路径应是:加强"一核多元"社区安全治理制度设计,建立弹性协调的社区安全治理中观机制,构建和谐有序的社区治理微观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楼房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和现场勘查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房入室盗窃案件呈逐年上升之势,已成为城市严重治安问题之一。楼房入室盗窃案件的侵害目标具体,时机选择比较固定,作案手段具有特殊性和习惯性,多为团伙流窜作案,现场容易被破坏。深入分析楼房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掌握此类案件的现场勘查技巧,提高现场勘查质量,是快速破获此类案件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市市镇居民住宅发生白天入室盗窃案件越来越多,从市辖区梅江区看,1991年发49宗,1992年发82宗,1993年1至6月发46宗。不断上升的白天入室盗窃案件,给发案区域的居民带来很大的心理恐慌,严重扰乱了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破坏社会的安定环境.为了有效地预防白天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及时打击白天入室盗窃分子的犯罪活动,笔者根据我市近年来发生的白天入室盗窃案件的实际,就这类案件的特点、容易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侦查措施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白天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市市区及…  相似文献   

9.
中国被形象地称为"自行车王国".当前的研究大多揭示了自行车盗窃被害的社会和法律方面因素.从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视角来看,当前的研究从家庭层面及社区层面反映了影响当代中国自行车盗窃被害风险的一系列重要变量,包括被害目标吸引力,被害人的防御力,暴露于犯罪的风险.从天津搜集到的数据表明,住房类型、成年家庭成员数量、社区贫困程度以及社区违法犯罪情况都与当代中国城市自行车被盗风险存在着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笔者就当前钻窗入室盗窃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钻窗入室盗窃案件增多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