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凉山彝族服饰远承汉晋先祖服饰的流风遗韵,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它蕴含了区域风貌、社会特点、审美意识、民俗特征的丰厚内容,集中反映了彝族在美学宗教、风俗等方面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心理素质,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李毕 《今日民族》2013,(8):9-10
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区,有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叫"对歌",也称"唱调子"或"对调子"。对歌是彝族人民,特别是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在各级政府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中,都有山歌对唱节目。农闲时节,喜庆之日,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本村的歌场,用歌声抒发心声,用歌声寻找恋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特殊的人口规律。但是在过去,除依据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外,对其它社会的特殊人口规律则很少研究,本文试图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人口发展概况,并就经济、政治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关系作一探讨。 本文所叙述的范围,是民主改革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美姑、布拖、喜德、普格、甘洛、金阳、越西、雷波等九县的人口问题。这些地区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奴隶社会形态,它以昭觉为中心,习惯上(除雷波外)被称为大凉山,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据1982年  相似文献   

4.
铜鼓,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语称“吉普古则”。古语里面有即汉译“打铜鼓,响四方。”所以凉山彝族对于铜鼓是不陌生的,在历史上曾与铜鼓有过关系。现就笔者工作中调查收集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剥削形式。认真研究这一制度下的法权的思想、道德规范,对于进一步弄清法的起源、本质及其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不过,由于古代社会距今历史悠远,一般说来,今天我们只能从有关文献、史料和地下发掘的文化遗存去进行探索,因而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局限。解放前,我国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还基本上处于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尽管它和所谓东方及古典古代的奴隶制比较起来有自己的若干特点,但在奴隶制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却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生动的材料。本文试图就这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6.
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地区,是迄今彝族人民主要聚居之地。境内群峰耸峙,山势峻峭,河流纵横,峡谷深遽,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彝族人民生息、繁衍于此,已有悠久的历史,世世代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集体的智慧,向大自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中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融为一体 ,不可分割。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表达一致时 ,交际效用呈最大规律 ;两者不一致或相互否定时 ,交际效用呈递减规律 ,甚至抵消 ;遇到交际障碍时 ,非语言交际起修补作用。跨文化交际目标是交际经济化、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也是人民群众劳动生产、社会生活、思想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表现,是民族精神风貌和思想气质的凝聚。 凉山彝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孕育了他的舞蹈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它与彝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然而传统的彝族民俗,则是彝族民间舞蹈和广大彝族人民紧密联系的纽带。彝族民间舞蹈与民俗的相互依附、彼此依赖的关系,使彝族民间舞蹈具有典型的彝民族个性和鲜明的彝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9.
关于凉山彝族来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共三百余万,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一百多万聚居于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自称“诺苏”,讲彝语北部方言,直到解放以前,其社会发展还处于奴隶制度阶段。关于彝族族源和凉山彝族来源的问题,至今还无一致意见。对凉山彝族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五年八月,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正式开馆。出席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彝族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及与会外国学者,参加了开馆仪式。中外学者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民族学博物馆。它全面地保存了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历史文物,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彝族奴隶社会的各个侧面,对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及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为了提高这个馆的展览质量,该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目前正进行辛勤的工作,以更好地接待全国各地的观众。  相似文献   

11.
<正>彝族阿细人的思想意识当中,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由灵魂支配着。灵魂一旦离开了人体,人就死亡了。而人在生前积善或衰老病死的为善终,其灵魂可以顺利进到天府、灵界。阿细人十分孝顺、尊重老人,崇敬祖先,所以60岁以上的老者一般在生前就已做好了棺木,并上好漆摆着。凡遇老人病重,子女须昼夜守候,服侍左右,老人一落气,家人要杀猪宰牛宰羊,设置祭堂。出殡之夜,死者的孝男孝女要请"细乐、唢呐、鼓号"队来演奏,孝子贤孙要守在棺材两侧  相似文献   

12.
從四川省省會成都乘火車南行三百多公里,就到達羣山環抱的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凉山這塊山地,總面積爲六萬平方公里,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在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中,民族工艺以其绚丽多姿而独具光华。传统的民间工艺品都保留着本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体现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 漆器,是彝族的传统用品和工艺品,其中以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保留最完整。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尚处于奴隶制阶段,生产力十分落后,但漆器工艺却有较高的造诣,并独具特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凉山彝族奴隶社会里的家庭问题,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家庭结构又特别引人注目。现阶段,凉山彝族的家庭是从奴隶制家庭演变来的,它仍保留着某些奴隶制的特征。鉴往而知来,只有研究奴隶制的家庭形态,科学认识家庭演变规律,才能明暸社会主义时期凉山彝族家庭建设的方向。本文所谈的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类型和组织规模。  相似文献   

15.
解放前,在奴隶社会制度下,四川凉山彝族人口发展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的多生多死的特点,人口长时期增长缓慢。现存凉山地区的人口数字,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越嶲郡,户六万一千二百八,口四十万八千四百五,县十五。”《续汉书郡国志》载,“越嶲郡,武帝置,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据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一文的考证,越嶲郡每县平均四○八○户,二七二二七人。劳干估计越嶲郡面积一○八七四七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三点八人。以此估计,在西汉时期,凉山地区设置有二县,合计有八千一百余户,五万四千余人。东汉时期,越嶲郡人口比西汉时大为增加,凉山境内近九万人。在晋朝,据《晋书·地理志》载,越嶲郡统五县,户五万三千四百。而在凉山只设有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服饰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是民族区别的一个标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同一个民族由于分布区域不同在服饰上也有差异。各民族的地域、生态、方言不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文化也有所不同,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各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绚烂多姿的凉山彝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通过材质、图案、工艺等要素承载了凉山彝族最深远的文化特质,是彝族人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等文化的物质显现,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凉山是我国彝族的最大一个聚居区,自古有彝族先民居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凉山彝族与祖国内地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血肉不可分割的历史关系。研究这种关系,不仅有助于彝族社会历史和西南地方史的研究,而且对于加强我们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家支是一种父系氏族组织,保留着许多古代父系氏族制度的特征,被称为活的社会"化石",在凉山奴隶制度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政权职能的作用.本文对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的产生、特点、蜕变、外部职能、内部职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家支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指出家支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一现有资料表明,清初以来,凉山彝族的商品交换以鸦片种植为转折,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系指整个的清代;第二阶段则从清末始至1950年10月凉山全境解放止。在鸦片种植前的整个的清代,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和数千年以来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凉山彝区的商品交换一直处在一种封闭保守的缓慢发展之中。其主要特点为: 1.可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不多,并基本局限在以有换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