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建国 《北方法学》2014,(2):117-131
当下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不强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学研究者自身,因此需要将视线转向学术本身。基于学术史方法是学术最基本方法的判断,可以发现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不强的原因在于学术史方法的缺失,这使得中国法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非学术性混淆不清;法学难以确立自己学科的独立地位;法学研究中引证混乱并难以发挥学术评价功能;法学研究中学术传统西化倾向严重。而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完善之路在于:实用标准与学术标准的适度分离,确立学术的独立性与学术评价的独立标准;增强对学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术史意识,强化学术规范;自觉推动法学学术传统的中国化。学术性、学术史方法并不是我们对法学研究的更高要求,而只是提醒我们在法学研究中首先要回到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然后再谈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
威格莫尔被尊称为“英美证据法学的集大成者”,其证据法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整个英美证据法学.威格莫尔的证据法思想继承了英美证据法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其经由《普通法审判中的英美证据制度专论》向《司法证明科学》的学术转向正在促进着美国证据法学研究的整体知识转型.这对于中国证据学科的建构有着极大启示:我们应该建立“规则”加“规律”的学科研究范式,从而迈向独立的“证据法学”与整合的“证据科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事法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军事法学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文简单介绍了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术观点 ,着重分析了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指出了该学科与法学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及其制度的、理论的、学术传承和研究队伍等方面的原因 ,对 2 1世纪初期影响军事法学发展的因素也进行了简单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学中的一个横断学科或综合学科法律社会学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但就我国自1949年建国后的法学而论,它还是一个正在创建的新学科。本文所指的法律社会学是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按照国际社会科学中传统,不仅法学,而且社会学,都有法律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从这一意义上讲,法律社会学也可以说是法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事实上,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法学、社会学以外的其他许多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在内。因  相似文献   

5.
盖尤斯、其《法学阶梯》、优士丁尼《法学阶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研究盖尤斯成为顶级法学家意味的罗马帝国法学的行省化,然后研究其<法学阶梯>的优点和巨大影响,最后研究盖尤斯<法学阶梯>与优士丁尼的<法学阶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法学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为其他学科提供过范式;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对盖尤斯<法学阶梯>的接受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在内容上两者很不同;盖尤斯<法学阶梯>对现代西方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影响主要通过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进行.  相似文献   

6.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应厘清发展思路,创新改革举措,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组法学学科门类,完善法学学科体系;拓展法学一级学科,扩充法学知识容量;重构法学二级学科,优化法学学科结构;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促进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为法学学科繁荣发展创造机遇.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和法学的交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学术趋势。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经济学和法学的学科结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产生了大量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成果;而且在学术研究和政策设计方面具有拓展视野、彼此启发的丰富内涵。作为与国家治理关系密切的学科,经济学和法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推...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卫平一、导言客观而论,与法学的其他学科相比,民事诉讼法学领域一直比较冷清、平静,不象诸如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等等,不时掀起一些学术论争的高潮。在民事诉讼研究领域里,不能形成相对...  相似文献   

9.
《中外法学》2013,(3):462-480
一、学科生态与选文标准 从1979年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颁布之日起算,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已经迈人而立之年.在一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反思无疑有助于厘清发展脉络和学术传统,并确立将来应当着力发展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10.
行为法学是以行为科学为中介,联结传统法学与社会科学诸学科、边缘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门类的一些学科,独立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门崭新学科。它既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但又区别于行为科学本身;既不属于传统法学的一个分支或边缘学科,但又同传统法学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对行为科学与传统法学进行综合研究的产物。①因此,将行为科学对行为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方法论进行比较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传统法学方法论之理念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用于研究的方法本身是否科学和正确,是决定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也谈法史学研究的学术定位舒扬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法学,今天的法学知识无一不是建立在过去久远的法学知识的积累上的。法学本身就是集过去和现在于一身的古老又年轻的学问。简单地说它是运动着的,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从历史的帷幕中走来,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是,它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史学科近年来面临着重大危机,但已有的种种对策并不足以改变现状。中国法律史研究可在方法和目的两方面作出适当转变,即中国法律史学者在不否认考证、广泛收集史料为研究基础的前提下,以"通过法律史,超越法律史"的姿态,发挥自身在法学学术及基于本土立场的比较优势,以适当引入现代中国法律问题为导向,在法学问题意识下选择优先研究的法律史专题,结合社会调查,探讨古今法律的联系,寻找中国传统法律中的制度理性和法律智慧,化制度得失为历史启示,使中国法律史学成为推动其他法学学科发展及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学科。这种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新思路将更有助于提升中国法律史学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3.
马姝 《河北法学》2012,30(11):99-106
女性问题的跨意识形态性、我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的不可逆性与女性主义法学本身的批判性和进步性,决定了在我国开启以“性别与法律”为主旨的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在研究的学科类别上,已形成法理学为主导,部门法共同参与的局面;在研究基地和社会影响上,已形成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为重镇,各地高校与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和推动的格局;在研究问题上,已在认识论和法律事实两个层面形成多样议题.但是,法学认识论层面的研究不足、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边缘化、研究者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立场和研究队伍学科背景单一等问题也掣肘着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法学研究者需通过不断拓展法学认识论研究,积极结合中国现实吸纳新知、超越意识形态客观审视西方社会理论,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我国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个新的法学综合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的开拓,完全仰仗了法律史学、法理学、比较法学等现有学科的鼎力合作。为了早日促成一门崭新的法学综合学科——法文化学的诞生,许多学者和法学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法文化研究的论文可谓成果丰硕、令人瞩目,译著、专著、教材(章节)也陆续出现。就研究深度和广度而言,国内的文著与国外的这门新兴学科相比毫不逊色。目前,法文化研究已经为法文化学界定了初步系统化的研究范围和研究专题,它包括从法律史学角度提出的法文化传统问题、从法理学角度提出的法观念与法价值问题、从比较法学角度提出的法律(法系)形式特征问题,以及法律史学和法理学综合提出的传统遗存与法文化现代化问题、法理学和比较法学综  相似文献   

15.
<正> 1988年,我国法学基础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法学理论界的学术气氛浓郁了;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讨论,进一步展开了、深化了;在研讨中,还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和问题。 (一)关于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改革问题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法学基础理论的现状深表不满,殷切期望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也存在一  相似文献   

16.
法学是一门悠久而古老的独立学科。解放后,法学在我国又有了新的发展。法学包括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国外法学和某些边缘学科。《法学基础理论》属于理论法学,在法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同部门法学及其他法律学科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部门法学是研究各自学科领域内的法律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理论法学研究的则是法律发展的基本原理、共同规律及其本质特征,它的结论和原理,对于部门法学的各个学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证法学和价值法学的协调与我国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是实证法学与价值法学的统一法学,就其基本研究倾向,可分为实证法学与价值法学两类。实证法学侧重于用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现实中的法律、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与价值法学相比,它关心的是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价值法学,广义地说,比较注重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符合社会理想,以及法的社会效益,总之是法的外部联系;狭义地说,价值法学是从法学研究的主体——人出发。探讨法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法学方法论。所以,它更关心学科的“感情色彩”。我们这里所说的价值法学是它两方面含义的综合。纵观整部法学史,可以发现,实证法学与价值法学呈现出互相斗争,交替上升,继而综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雷磊 《法学研究》2020,(2):20-41
要破除部门法学因过度教义化形成的学科壁垒,不能走向要求法学无条件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全面开放的极端,而应该深化和发展法理论研究。通过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范式的转换、传统法哲学的衰落和部门法学的内在诉求构成了法理论研究形成的背景。它发端于历史法学时期,以19世纪的法学百科全书运动为其先声,而其作为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则经历了创始、成熟和多样化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分析法理论逐渐发展为包括多种进路在内的宽泛领域。法理论是一门从内部观察者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基本法律概念来致力于法律知识的一般化与体系化的关于实在法的规范学科,包括法的理论与法律科学理论两部分。它对部门法学发挥着体系构造、学说批判和知识筛选功能,构成部门法学之知识和方法的法理。当下中国的法理论研究,要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与部门法学形成良性互动,提升研究的整体自洽性和一般性,加强分析法理论和社会法理论方法间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法律》2008,(1):43-4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为科技法制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为科技法制建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繁荣科技法学研究,提升法学研究水平,从2008年开始,本刊将与国内外重点法学院校(系)联合开设“院校风采”专栏,旨在共同探讨国内外科技法制建设与知识产权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新理论、新实践,重点推介科技法制建设的最新学术成果以及相关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20.
从1979年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颁布之日起算,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已经迈入而立之年。在一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反思无疑有助于厘清发展脉络和学术传统,并确立将来应当着力发展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