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雨 《实践》2009,(5):1-1
不久前,自治区召开了今年的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推动呼包鄂三市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从2004年第一次召开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至今,自治区实施呼包鄂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已经五年。五年来,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重要机遇,聚精  相似文献   

2.
韩志然 《实践》2005,(6):19-21
近年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路子。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规律,也符合要素向优势地区集聚的市场经济规律。促进优势地区快速发展并率先实现跨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于经济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久前,自治区召开了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更加明确优势地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培育和发挥发展优势,在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协作以及国家推进对俄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加快发展。呼包鄂三市是自治区优先支持的重点地区,也是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向来来,自治区要“走进前列”,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支点”,呼包鄂三市的发展是关键。三市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重点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要努力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带动和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刊特摘发呼包鄂三市领导在“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0,(7):22-22
<正>编者按:不久前,自治区西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鲜明地提出要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形成从东到西由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7个盟市构成的完整的自治区西部经济区域。会议还充分讨论了《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西部经济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客观要求,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呼包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形成我区经济发展新优势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会议强调:打造西部经济区,一要加快推进呼包鄂三市的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加快整个西部经济区域的发展。二要着力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通过区域产业集聚,形成经济发展高地,切实把这一地带打造成西部盟市的核心产业带。三要规划建设西部城市群,把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有机融合,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同时,会议还指出,打造西部经济区,要加强产业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产业支撑;完善规划和政策,加强组织和协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扎实推进西部经济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储波 《实践》2009,(5):4-6
一、呼包鄂三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2004年第一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至今,自治区实施呼包鄂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已经整整五年.  相似文献   

5.
胡春华 《实践》2010,(7):4-7
<正>一、搞好区域统筹,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西部七个盟市,东起乌兰察布,西至乌海,在地缘空间和经济社会联系上,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要以呼包鄂为核心,努力打造自治区西部经济区。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是呼包鄂进一步率先发展的要求。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呼包鄂三市的迅速崛起。2009年,  相似文献   

6.
储波 《实践》2007,(6):5-7
近年来,呼包鄂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机遇,以新型工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三化”进程,继续保持了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自治区对呼包鄂三市的发展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呼市要建成现代化首府城市,包头要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鄂尔多斯要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呼包鄂三市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要求,着力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自治区的发展大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4)
<正>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互补、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我国西部重要增长极和一流城市群。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三市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包昆纵轴的北端,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从空间上看,呼包鄂三市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同  相似文献   

8.
韩志然 《实践》2007,(6):18-20
鼓励和支持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个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是2003年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会做出的决策。为使这一决策很好落实,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几年来,呼包鄂三市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三市经济总量达2710.19亿元,占自治区经济总量的53.2名,比上年增长20%;财政总收入达387.8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4.4g,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055元、15122元和1300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14.4%和17.9%;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5308元、5338元和530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14.470和15.4%。实践证明,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决策完全正确,对于促进呼包鄂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区各地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不久,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第四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对三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作了具体部署,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三市要着力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率先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上取得突破,力争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为自治区的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对此,呼包鄂三市从实际出发,也相应地制定了各自的发展目标、规划和措施。我们相信,通过各族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和共同奋斗,呼包鄂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9.
《实践》2005,(6)
呼包鄂三市,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地区。2004年,三市的生产总值占到内蒙古全区生产值的47.6%。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地区的带动作用,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促进优势地区快速发展,率先实现跨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规律,符合要素向优势地区集聚的市场经济规律。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储波 《实践》2008,(6):4-7
近年来,呼包鄂三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保持了率先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二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四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尤为可喜的是,三市在发展中呈现出了竞相发展、交替领先的局面。当前,呼包鄂三市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0,(7)
<正>一、充分认识建设西部经济区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呼包鄂依托自身较好的发展条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占全区11%的土地、28%的人口,创造了全区55%的经济总量和57%的地方财政收入。呼包鄂的快速发展,充分证明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覆盖西部七个盟市的西部经济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新阶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07,(6):18
编者按:鼓励和支持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个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是2003年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会做出的决策。为使这一决策很好落实,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几年来,呼包鄂三市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三市经济总量达2710.19亿元,占自治区经济总量的53.2%。比上年增长20%;财政总收入达387.8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4.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055元、15122元和1300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14.4%和17.9%;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5308元、5338元和530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14.4%和15.4%。实践证明,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决策完全正确,对于促进呼包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区各地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不久,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第四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对三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作了具体部署,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三市要着力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率先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上取得突破,力争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为自治区的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对此,呼包鄂三市从实际出发,也相应地制定了各自的发展目标、规划和措施。我们相信,通过各族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和共同奋斗,呼包鄂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指日可待。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我们编发了呼包鄂三市领导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8,(6):22-25
近几年,呼包鄂三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区域合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民生改善明显的良好态势。2007年,三市经济总量达3526.83亿元,占全区比重53.2%,比上年增长21.1%;人均生产总值达53205元,比上年增长19.3%;财政收入达518.88亿元,占全区比重51%,增长33.8%。特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178元,比上年增长2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9元,增长15.3%,已接近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4月中旬,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包头市召开了第五次呼包鄂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对呼包鄂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三种意识”;要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市品质功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创业环境质量“四种提高”;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会上,呼包鄂三市针对新的目标要求,提出新的发展规划和策略。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更多信息,我们编发了呼包鄂三市领导代表市委、政府在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4.
巴特尔 《实践》2008,(5):4-6
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于4月14日至15日在鹿城包头举行。这是200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第五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分析呼包鄂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真谋划三市下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于4月14日至15日在鹿城包头举行。这是200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第五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分析呼包鄂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真谋划三市下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8,(Z1)
改革开放30年来,呼包鄂三市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人民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呼和浩特加快打造现代化首府城市:包头作为国家"一五"时期的老工业基地.以崭新活力建设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鄂尔多斯成为我国新兴的能源化工基地。呼包鄂地区的崛起,是三市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17.
云喜顺 《实践》2012,(10):15-17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和磴口分洪区的开工建设,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阿拉善盟认真贯彻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抓住机遇,主动融入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提出倾力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温江区自2001年在西部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来,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再次在西部率先实现国家级生态区全面达标。在7月15日召开的“首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斌点经验交流会”上.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向温江授予了“国家生态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刘卓志 《实践》2008,(1):15-15
储波书记在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无论是呼包鄂优势地区,还是东部盟市和其它地区,都要把发展的基点定位在又好又快上,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好为基础。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我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新的起点上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晓俊  张永军 《实践》2006,(6):29-30
“十五”以来,我区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 区域经济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形成了以呼包鄂地区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间,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我区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国家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