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建设》2001,(12):29-30
我给毛主席写信问: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 回国以后,我无时无刻不感到爸爸的存在.他就在我身旁,就在我的生活中:我学的课本中,听的广播里,看的报纸上,哪儿哪儿都有爸爸--毛泽东的名字.我心想:他一定是个非常非常能干的人.  相似文献   

2.
带病踏上长征路 第五次反"围剿"的末期,我病了.当时我任红二十三师六十九团党总支书记兼政委.红二十三师原是红军中主力师之一,下辖的3个团红六十七团、红六十八团、红六十九团都是满员满编.但是在广昌战斗中全师减员过半,团的干部也牺牲过半,红六十九团团长就在广昌战斗中牺牲了.我拖着病体坚持在战斗的前沿,终于有一天因体力不支晕倒了,被人抬下了火线,我醒来时已躺在红八军团的野战医院里了.此时形势急转直下,中革军委下达了大转移的命令--长征开始了.上级要求伤员、病号就地隐蔽.这对于我来讲是难以接受的安排,因为我几乎是一参加革命就加入了红军,我舍不得离开自己的部队;另外我是福建人,在江西又如何隐蔽呢?因此我坚决要求跟着部队转移.同时我也作了最坏的准备,我在枕头下面偷偷藏了一把剪子、一把尺子.我想如果部队不带我走,我就扮作一名游走裁缝想办法回福建去,到了福建还可以拉起一支部队打游击,坚持革命.  相似文献   

3.
数年前,我听姐姐描述过她看到一则《新闻简报》的情景,其中就有父亲在崇山峻岭中的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为界碑培土的照片.我也听母亲讲过,父亲曾参加中尼边界勘察工作.家中的旧皮箱里,父亲在中尼勘界时的老照片泛着陈年的颜色.这一切,都牵引出我亲切的感觉和探究的憧憬.于是,我便按图索骥,父亲驻留在中尼边界上的足迹,终于渐次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来自高校的科技工作者,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幸受到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教育.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到世界高新技术创新最活跃的硅谷工作过.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在我内心深处,家乡才是我魂牵梦萦的心之所系.2012年,我作为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举家归国,回到武汉.十年来,我...  相似文献   

5.
红柳 在干涩的空气中,我闻到了你弥漫醇郁的香味. 在戈壁滩的黄昏中,我看到你的花与落霞交融,把斑驳的戈壁石映照得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6.
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筹备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我受命联系抗战文学方面的学者.抗战八年,若上溯到"九一八"事变,在通常所说的现代文学30余年中,抗战文学近乎"半壁江山".然而,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关于抗战文学的叙述与评价,较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应有的历史地位仍有不小的距离.目前拥有五千之众的现代文学队伍,抗战文学研究者为数不多;在260余种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抗战文学史著作不足十分之一;大学本科、硕十、博士论文选题中,抗战文学也算不上热门.于是,我想在自己的发言中分析这个问题,也对研究偏少的情况提出批评.但是,在准备发言稿时,我文思滞涩,难以成文,我忽然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7.
迷茫的夏天     
6月初的哈尔滨,路边的树木好像一夜之间就挂满了浓浓淡淡的绿叶.燥热的空气中,雷声和急雨仿佛在提醒人们,又一个夏天到了. 在这样一个夏日的早晨,我在高墙之内开始了又一次对话.对方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性,面色青黄,眉头紧蹙,呆滞的目光久久垂落在我白色的浅口皮鞋上.静默中,我下意识地缩回脚,她把头抬起来了.令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她竟突然问道:"这是今年新流行的样式吗?"我愣了一下,旋即笑着回答:"就算是吧."  相似文献   

8.
“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我一个出门在外,在边境线上举目无亲的人,到了年关有更多的惆怅.在回与不回的矛盾中徘徊.不回吧,孤家寡人.回吧,在百里颠簸换得短暂相聚后,还要回到那遥远、寂寞、孤独而又无奈的“天边”.“天边”是一个既不富有也不繁华的地方,但他毕竟是我的第二故乡,有我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的家,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的事业,更有我未了的心愿.我的家在边境线上,我的根也扎在了边境线上……不知是恋“家”还是不愿出远门的缘故,在边境过年也是十有八九.安稳的边境过年,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东西.唯有一年在边境过年让我刻骨铭心,因为它着实让我亲身经历和感受了边境人生活的艰难困苦.领略了边境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守边的滋味.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中,加拿大的温哥华名列榜首.所以,我一直对温哥华充满向往.赴加拿大留学期间,在温哥华度过的九个月学习生活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0.
在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的职工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西山地里的石头有多大,土豆就有多大.”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2013年8月,在服务地选择调整过程中,十二师团委纪福园书记找到我,征询我的服务意愿.当时我一心想要下基层,想到一处可以骑马放羊的地方.我在十二师各单位的分配名单里仔细挑选着梦想的地方,西山农牧场,这是唯一带“牧”字的团场,我开始变得兴奋起来.好!就它了.经过我的强烈要求,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了西山农牧场.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今年3月,我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至今仍然卧床治疗.为治病,我早已家徒四壁,前几天,因我无钱继续交纳医疗费用,院方已经停药.而我又确实还需要继续治疗,否则就可能落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我想起诉肇事方,让其承担起本应承担的责任,但我连诉讼费也交不起.……  相似文献   

12.
1943年4月,13岁的我由于生活所迫,跟舅舅高鹏柱(抗联地下工作者,解放战争时任团长,在战斗中牺牲)离开辽宁盘山县(现大洼县),列吉林通化参加了抗联小分队.10月,我随小分队来到驻扎在苏联的东北抗联教导旅.1944年5月,我给时任教导旅旅长的周保中将军当警卫员,直到1950年离开他赴朝参战.在将军身边,我看见他不管指挥战斗多忙,不管环境如何艰苦,每天坚持写日记.将军非常相信我,让我保管他的日记.1964年将军在北京逝世后,我和他的夫人王一知及他们的女儿周伟一直保持着联系.  相似文献   

13.
快50年了,每当我捧起那枚金灿灿的军功章,抗美援朝中那段血与火的经历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1950年11月中旬,我所在的华野特纵炮兵第16团,随华野第9兵团入朝参战.当时我在炮16团警卫连一班当战士,我们团的代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04部队.  相似文献   

14.
春节期间,我披着南国的蒙蒙细雨,到武昌小洪山看望一位老首长的遗孀和他的孩子们.在他遗孀的断断续续的述说中,在他女儿们的抽泣声中,我凝望着窗外枇杷叶上不断跌落复又汇聚的雨滴.透过它的晶莹凝重,那位老战士的音容笑貌.又一次升腾于我的脑海……他就是我在江汉军区独二师四团认识的参谋长——巴方廷同志.他拉着李先念的马尾巴过草地、翻越祁连山.20余年征战,他3次负伤,是出了名的“老战士”.  相似文献   

15.
1978年5月4日,宋庆龄写信给廖梦醒:"接读你的来信和徐迟同志的报告,使我十分欣慰.自然,我为总理保证我难忘的旅行所作的种种安排而深深地感动.从报告中,我还学到了'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要是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足够年轻的话,我都想去上这样的课,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发帖之后     
我是山西黑砖窑场事件中一位受害孩子的姑姑.侄子的凄惨遭遇让我了解到:在和谐社会里,竟然还有那么一条黑色产业链.无论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公民还是一个有爱心的母亲,我都应该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17.
秦邦宪(即博古)是党的著名领导人之一,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卓越奠基人.他创办<解放日报>并改进新华通讯社,使党的新闻事业在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和解放区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我1938年到延安,1942年进入解放日报社,在秦邦宪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四年,直到1946年他不幸遇难.这四年,我受到的教益是终生的.在我的印象中,秦邦宪对党无限忠诚,工作刻苦勤奋,勇于承担责任,生活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62年后的今天,回想他一生的坎坷和他所表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我心中仍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8.
肖延  刘聚波 《党史纵览》2006,(10):34-37
当红军要"三个条件" 1921年1月,我出生在四川巴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我只有靠给地主放牛为生.不幸的是,1933年8月的一天,牛犊掉下了山坡,我怕地主找我赔钱,就在灌木丛中躲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拍三江湿地与我儿时的生长环境有直接关系.我的家住在松花江边,两岸是一望无际的沼泽荒原.每年春季我跟母亲扛着锹、镐去当地人称"北大坝"的地方,找一块高岗开荒,种一点儿杂粮,以解决口粮不足.上世纪60年代,这里泡泽密布、河流纵横,我和小伙伴夏天常在河里捞鱼摸虾,和鸟儿一起在大自然中嬉戏.  相似文献   

20.
为摆脱困窘的家庭状况,10年前,我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打工.东奔西走的漂泊生活,成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不仅使我有了可观的积蓄,更丰富了我的阅历,改变了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