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实践,讨论了在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构筑法治的文化基础、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的问题。首先,建设法治国家呼唤现代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权利和义务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每一个公民都应积极地行使权利,而不应放弃权利或消极不作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两种传统及其基本价值,指出人是政治文明的主体和核心。发展政治文明,需要培育具有权利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社会。培育现代公民社会,是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前提。首先,公民社会的成长,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次,公民社会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再次,现代公民社会要求建立协商政治。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和公民文化不仅源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孕生于现代化社会的诸种条件和氛围,还由民主制度和政治知识锻造和再生产出来.而根据笔者2006年与2008年在南京市若干城乡社区所进行的两次具有延续性的实证调查,可以发现由于政治参与意识、对新兴媒体的利用、信息荻取量和政治学习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导致部分公民的政治知识贫乏以及政治认知度较低.教育无疑是现代政治知识成长最为基本的途径,因而由传统的道德教育转向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塑造具有民主、法治、理性、平等与自由等意识的现代公民是现代政治知识与民主型公民文化发育与成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量新社会组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培育壮大公民社会又是我国新社会组织发展的适宜条件和土壤。公民社会背景下推进我国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必须在了解相关的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自身建设.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规范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领导管理体制,突出抓好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范围内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公民素质培育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从全球范围看,现代公民素质培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而立足我国实际,分析我国现代公民素质培育面临的困境,并以德法公民教育为借鉴探寻我国现代公民素质培育的新路径就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权利与义务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契约意识和公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造成了与现代公民意识格格不入的安分、柔顺、依赖、卑性的顺民性格和安于奴隶地位的奴才意识。同时现代政治的倒置状态,也使得政治冷漠进一步扩大。因而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们可以从制度建设、教育以及公共领域的培育这三个方面来提高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及时的理想的建构和阐释,并融合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培育和生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科学机制,丰厚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得以稳固存在的文化价值观念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是我国传统工人阶级意识的衍生与发展。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工人阶级意识,包括反对剥削压迫的斗争精神、集体…  相似文献   

8.
公民治理理论旨在将公民引入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过程,以达到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可以考虑从营造社会环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入手,塑造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9.
公民宪法意识是宪法运行和宪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公民宪法意识的调查有助于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社会转型过程中宪法实施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在今后的法治建设和宪法完善中,我们需要理性地评价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现状,关注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公民宪法意识的变化及其特点,将法治建设、宪法完善与公民宪法意识的提高、宪法制度的创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我国的公民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孕育、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我国公民社会迅速崛起,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助于确认个人的价值和公民的社会地位,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实现社会自治;但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兴起,也给中国社会发展、党的执政建设等多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丰富的发展过程,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新形势下,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现代化建设,更有必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发展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最终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透过历史呈现邓小平的理论探索与亲身实践,有助于完善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总结经验,研究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着力点,贴近环卫工作实际,探索以“争先创优为目标,六个建设为基础,三个民心为环节”的建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是认识执政风险、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对执政风险的认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成过程;对执政风险的认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新时期要在全面认识执政风险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法律法典化体例的发展、特点及其生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具有优久的法制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法典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制定法始终处于正统地位,其中尤以刑法典突出,并在各种法律渊源中起着支配和指导作用。每一个新建王朝的统治者,在立法之初,都能够认真地考察前朝法制的得失利弊,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现实统治,形成了新的立法思想和立法原则,进行必要的法制改革。这一传统的沿袭,在客观上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法律法典的体系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试论GATS框架下新一轮空运服务谈判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1年WTO多哈部长会议启动的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空运服务谈判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文先对乌拉圭回合有关空运服务谈判成果作出简要回顾,并对新一轮谈判的背景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一轮空运服务谈判的各方观点与谈判前景作出预测。最后,针对WTO规则对我国空运服务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要求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诞生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规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善于结合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创新,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和研究经济理论总体上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以直接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源理论”分析指导中国实践为主要特征,后两个阶段转向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源理论”并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支理论”。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的话语创新过程就是提炼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并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经济学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优化西部法治环境,是落实党中央开发西部的政治承诺、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从西部地区自身特点出发以及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借鉴国外开发落后地区经验的必然。西部开发应抓紧制定一部《西部开发法》作为基本法,并制定特定地区和特定领域的专项法律、法规。西部立法应有新思路、新机制、新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演进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是在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生成和拓展出来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把中国社会主义置于当代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思考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地、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强弱,都同我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从体制机制、战略目标和科学发展等角度深化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这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