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自然观上,庄子“以物观物”,其境界是“无我之境”,陶渊明“以我观物”,其境界是“有我之境”,虽然庄子与陶渊明常因共同的亲和自然的态度而往往被人并提,但两人在自然观上仍存在巨大差异。王国维的观物理论与境界说对于描述庄陶自然观之区别甚为妥贴,然其所谓陶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却是对陶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庄子》"藉外论之"的由"器"而入"道"的寓言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重要的言说思维形式,它与后现代性精神相通,并影响了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3.
《庄子》作者喜欢寓论说于讲述之中,其言说艺术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色彩。这种言说艺术与作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庄子既洞达原始神话思维的根本精神,又汲取文明时代理性智慧的养料,把认识和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熔铸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其言说艺术产生的触媒。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言说的方式,使《庄子》具有更丰富的审美趣味,从而产生更为持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论庄子的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思想的根本主题仍然是道。道是真实的存在,但不是如同一个物那样的具体的存在者。道是没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是超出时间和空间的。因为道不同于万物的存在,所以它是虚无。虽然道是存在的,而且作用于人,但庄子认为道不可知。但人的思想和言说等都是存在性的,而不是虚无性的。因此,道拒绝走向人的思想和言说。同时,人对于道的任何思想和言说都不可能显示道,而只能遮蔽道。庄子认为,一个得道的人就是真人。他是一个被道所规定的人,一个处于真理之中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庄子的处世态度中 ,其生存哲学的最低纲领是“安命”,等而上之的安命法则是无用之用 ,再好一点的安命之法就是“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生存哲学的最高纲领是“逍遥”,是真人之境。通向逍遥的途径是“坐忘”、“见独”、“心斋”等。对庄子处世态度、人生哲学的研究 ,对于改造和重构国民性 ,对于节制日益膨胀的物欲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松州》2014,(1)
<正>一、"大鹏之境"不逍遥于丹教授在她的《〈庄子〉心得》(自序)中说:但愿千心万心,有感有悟,性情所至,以庄子之名给自己一些华丽豪迈的梦想,让生命境界摆脱"有用"事功,化为鲲鹏,畅意一回天地遨游……显然,于丹教授是把鲲鹏之境,看作"逍遥"之境了。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说:在"大鹏南飞"寓言中,庄子提到一些小东西对  相似文献   

7.
鄢圣华 《新东方》2006,(9):57-59
在《庄子》的《秋水》篇,庄子主要是通过河伯(黄河神)和北海若(北海神)的对话展开自己的思想的,当思想充分展开之后,庄子又通过六个小故事进一步阐发之。本文旨在从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中理清庄子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8.
郭象基于“独化论”而提出“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的人生境界。他从物我关系入手阐述了“冥内以游外”说的两方面涵义。“冥内”指向适性逍遥,追求个性自由与精神愉悦;“游外”则指向社会责任层面。郭象由此把《庄子》思想改造成“内圣外王”之道,从而为缓解自我与社会政治的紧张关系指出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系和对话者,中国哲学呈现为以经典为基础的哲学之思,以经典为依据,是哲学之思的主要形式,"天人之际"是其所指向的主要对象。在诠释者与文本之间,不同的视域相激相荡,意义不断生成,郭象注《庄子》作为哲学事件,代表着一种成熟,它不仅表现在郭象注《庄子》时对诠释者与文本愿意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中,更表现在郭象《庄子注》中所表达思想内容即"游于羿之彀中与独化于玄冥之境"中,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人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超越在此得到了安顿。  相似文献   

10.
毕来德的《庄子》解读从主体转化的工夫论角度激活了《庄子》的当代批判意义。杨儒宾、何乏笔、赖锡三与毕来德的跨文化《庄子》解释学对话深化了这一进路的《庄子》读解。出于对"气"之为"帝国秩序"的警惕,毕来德的"新主体范式"工夫论中缺少"气化""物化"的维度,导致"我身主体"不过是对"我思主体"的简单反转。杨儒宾等人提出的"形气主体""游之主体""两行主体"则可以弥补毕来德范式的不足。从他们的对话出发,有望对《庄子》形成新的解读,而且这种解读过程本身亦可成为主体转化的工夫习练。  相似文献   

11.
<逍遥游>中"鲲",包含有小(鱼卵)和大(鲸鲧)的双重含义,这对矛盾的含义在庄子思想的观照下,具有代表了阴阳的生命力,并在鲲意象中如阴阳两极一般互相涵化、包蕴一体,以无形之小(阴)和无形之大(阳),总括宇宙、周流不息,从而使鲲成为道和万物之原的象征.同时<庄子>以"鲲"发端,以这一意象对道的完美阐释内涵,消解了整部<庄子>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庄子语言观下的终极反讽.  相似文献   

12.
近代社会以来,言说成为影响政策过程的主要方式。为了防止言说带来无休止的争吵甚至暴力,言说被放置在制度主义框架之下,但制度化的言说却被扭曲、被空洞化,丧失了实质性的意义。协商民主意图通过协商和对话来重振言说,但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言说受到精英控制的局面。20世纪后半期以来,行动主义兴起,行动主义突破了言说的制度主义框架,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行动来做出表达。政策系统的边界被打破了,政策过程扩散到私人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的行动中,一个合作的政策行动体系逐步生成。  相似文献   

13.
周中兴 《求索》2010,(8):134-136
庄子面对世间种种人世差别,提出"齐物"与"因乎天理"的处世哲学,对个人精神价值的实现提出"才全而德不形"的道德论说,意欲促使世人破除外形残全之观念,注重自身内在之德性。《德充符》为《庄子》内七篇之第五篇。庄子于其中刻意以肢体残缺者作为主角,借其与正常人的对话来逐步彰显主旨,通过对形之好残、才之全缺、德之显隐三概念对比,提出德失则形无所成、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才全而德不形等观念,进一步展示了其"有人之形,无人之情"的博大境界,彰显了庄子哲学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沈跃龙 《传承》2013,(2):88-89
物质欲望、礼、疼痛、死亡束缚着人类的精神空间,使得众生不自由。《庄子》一书集中了庄周对自由之境的思考,对于上述四种限制人之精神空间的桎梏,作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5.
侯爱华 《求索》2012,(8):151-153
庄子寓言思想有两个指向:一是黑暗的人间世,一是虚拟的理想道境。庄子一方面在黑暗中咀嚼哲人的悲痛,一方面又在道境中逍遥神游。前者真实,后者虚幻。后人研读庄子,处处感受到的都是他那无以自拔的大悲情怀。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一书以《逍遥游》开篇,"逍遥"二字给后学留下了无尽的阐释.有学者主张庄子的"逍遥"是内在逍遥,是一种"退居内在城堡"式的逍遥;另有学者主张它是一种艺术上的境界,在艺术领域达至逍遥的自由之境.然而"逍遥"之义,题中应包含"刚健有为"的向度.庄子试图通过"心斋""坐忘"工夫,达至"吾丧我"之逍遥境地,从而以一种刚健之姿,实现"真人"般的逍遥.  相似文献   

17.
左春和 《乡音》2014,(2):45-45,43
愿做拖泥带水的龟庄子在《秋水》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件:有一天,庄子在濮水之畔钓鱼,大概有凉风拂面,鸟语花香,正在山水间忘我。这时楚国的国君派来两位大使,请庄子去做他的宰相,可能楚王知道庄子的脾气,让二使很婉转地说:"愿以境内累矣。"楚国君并未明确地以高官引诱,而是说愿让你承担一个繁重的任务,这种说法起码能给孤傲的知识分子一个体面的台阶。对于送上门来的高官,庄子如何回答呢?庄子眼前是波光无尽的濮水,水中是游弋逍遥的鱼儿,他在此正处于无始无终、无君无臣的无我之境。而背后等待着选择的是荣华、富贵,威风和地位。楚王让二使也向庄子透露了一个  相似文献   

18.
吴晶 《求索》2011,(9):139-141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理论先锋与创作实践者。其“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思想反映了他对中国庄子哲学的吸收与模仿。王尔德吸取齐物论中阴阳对话模式,颠覆西方二元对立思想,将艺术奉为万物齐一的“道”,并借鉴庄子“无为”哲学思想阐释其艺术无用观与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完整性,同时将其诠释为逍遥驰骋的人生态度与去伪存真的艺术圭臬。  相似文献   

19.
李永波 《理论月刊》2004,(12):70-71
在道的层面,庄子虚无区别于一般反映论二元论的世界观,而是指向存在论的虚无鸦它是存在自身,一种虚无的虚无化。物的虚无是指相对于人之意义的自然世界的虚无,是庄子的人物关系的理想———“无待”的生活世界。语言的虚无,批判一种是非判断的工具性语言观,语言的真理性是道的显现,而非是非之判断。人生的虚无则指向现实逍遥与虚无之境。  相似文献   

20.
孙敏明 《求索》2011,(2):127-129
"游"是庄子思想非常特殊的用语,庄子大量使用"游"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本文通过考论,得出其中特殊用法的"游"的本义是指无所为而为的精神自由活动,"游"的表现形态有外游、内游和至游之分,相应的则有物境、心境和道境三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