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依法强制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名誉、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法律制裁。《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以及针对外国人的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治安管理处罚种类重构对治安管理处罚中的问题的解决、公安机关的依法行政、公民权利的保护以及处罚种类的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种类执行适用中存在相关问题,应调整警告处罚的执行方式、建立罚款与拘留的转换易科制度以及增加"社会服务罚"和社区矫正两种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警察权力的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表决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所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范围有了较大的扩张,并相应加重了处罚力度,这意味着公安机关裁决和执行治安管理处罚的警察权力的实质扩张。为此,《治安管理处罚法》以限定治安管理处罚的条件、严格规范治安管理处罚裁决、执行的程序和加强执法监督的方式对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警察权力进行了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行政罚款处罚措施规定了单科制罚款、选科制罚款、可以并科罚款和必并制罚款四种形式,其中必并制罚款处罚措施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的新的规定。自《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实施以来,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对必并制罚款处罚措施的适用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处罚决定虚置、裁决难以执行;不利于对违法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不利于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宽恤方针;与民事赔偿优先原则相抵触。为此,在思想上应重视必并制罚款的执行,克服执法不严现象,并立法上完善必并制罚款,执行方式上完善必并制罚款执行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相似文献   

4.
治安管理处罚裁量简称量罚,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关键环节。遵循量罚的基本规则,是正确适当量罚的法律保障。新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对基本量罚规则作了进一步规定,主要体现在治安处罚不免除民事责任、治安调解代替治安处罚、数过并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以及特殊群体不执行行政拘留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是我国治安管理中的一种处罚执行制度,是行政法上复议、诉讼不停止行政行为的例外情况。从立法的规定和执法的实践来看,该制度存在申请时间不明确、适用范围过于单一、"社会危险性"审查不好把握、权利救济制度规定不足等问题。需要明确申请暂缓执行的时间条件、扩大完善适用暂缓执行的范围、明确"社会危险性"审查的具体标准、将暂缓执行决定权司法化,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对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强制执行制度,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够完善,治安拘留能否延期执行和罚款执行罚中治安拘留的具体实施,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按照每日200元的标准将行政拘留折处罚款:(一)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二)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三)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这一规定建立了行政拘留折抵罚款制度。该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赎刑制度的发展,作为短期自由刑易科罚金制度的引入,是草案的一大亮点,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程序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颁发的许可证以及限期出境、驱逐出境等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治安案件调查和处理活动中,执行程序是最终程序,执行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日本《轻犯罪法》仅有4条,共规定了对33种轻犯罪行为的处罚。该法规定犯罪行为的法益侵害性十分微弱,有些条文内容更似规制公民道德。与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比:在处罚行为范围上,《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远远大于《轻犯罪法》;从处罚力度上看,《治安管理处罚法》略重于《轻犯罪法》;从法律包含内容上看,《治安管理处罚法》内容远远多于《轻犯罪法》。多元化的刑法体系有优点也有缺点,总体来看,我国刑法体系应当朝多元化的方向变革,与此同时,我国惩罚体系应从目前的"刑法典+行政处罚(含治安管理处罚)"的结构向"行政处罚(含治安管理处罚)+轻犯罪法+刑法典(重罪刑法)"的结构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0.
暂缓执行拘留是附有条件的暂时不执行拘留,是全面按期履行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例外。《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暂缓执行拘留规定了必须具备的条件,其实施也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裁决,是治安管理处罚的重要程序,也是办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的结果。行为人是否违反了治安管理,如果违反了治安管理,其性质、情节、结果以及依法给予何种处罚,都要通过裁决加以解决。由此可见,裁决是正确贯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一个关键。《条例》规定的裁决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是公安机关与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为解决违反治安管理问题而进行活动的法定次序、方式和手续。它是处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的客观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06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法规定的罚款情形增多、罚款数额提高,尤其是拘留并处罚款处罚规定的变化,导致一些罚款处罚未能执行或者未能及时执行,客观上造成了执法不公,执法权威降低,不利于法律的有效实施。在该法实施六周年之际,结合执法实践,针对治安管理罚款处罚执行难的现状和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暂缓执行拘留是附有条件的暂时不执行拘留,是全面按期履行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例外。《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暂缓执行拘留规定了必须具备的条件,其实施也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治安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依法在一定时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关于治安拘留的执行,1957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没有明确规定,而实践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强制执行的方法,新《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了治安拘留的执行方法,即“受处罚的人应当在限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对抗拒执行的,强制执行。”也就是说将受处罚人分为不抗拒执行和抗拒执行两种,对前者由受处罚的人在限定的时间内携带自己在拘留期间的伙食费和必需的生活用品,自行到指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对后者则可以使用械具、强  相似文献   

15.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施行具有重要意义及突出特点,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较,具有宽严更适度,管理更到位,处罚更规范,程序更严格,监督更有力等特点,该法新增加规定的内容,是对我国治安管理制度的重要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治安管理处罚程序,是由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步骤、方式、时限及顺序构成的行为过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遵循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的公开制度、公证制度、合理制度、效益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而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实行就已经建立,至此《治安管理处罚法》发布,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已较完善。在我国,历史上就创制了独立的违警罚制度,分析研究其起源和演变,为我们把握新中国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实质提供了历史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治安管理处罚听证程序存在有关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各项配套制度不健全。实践操作中出现法律规避现象、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治安管理处罚听证中存在的问题,除应不断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外,还应从人员、体制、法律文化氛围等深层次因素着手,提高公安执法人员素质,完备各项听证制度,营造一种适合中国本土法律资源的法律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执行治安管理处罚从轻、减轻、不予处罚和不执行拘留等法律规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违法行为人本人、其他公民、法人、组织自觉守法的客观要求。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罚、教不当和教育手段不当创新的实际问题。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立法缺憾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科学实现有赖于对其含义的统一认识、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要充分考虑违法情节、手段、后果、支付能力等综合因素和教育手段的立法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中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治安管理处罚体系中的量罚问题一直是困扰警察执法的一个症结。我国大多数警察还是采用"估堆"的方法裁量治安管理处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量罚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加上通常一些法律都规定得比较原则,给自由裁量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所以,在治安管理处罚中探索出一个科学的方法进行量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