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警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可划分为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方面,有效提高警察职业认同感,可从警察思想教育、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从优待警"方略实施、队伍创新建设、警营丰富文化生活的开展等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危机是警察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或面对危机时产生的一种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的功能失调状态。警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其职业原因,心理咨询师要运用专业知识,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3.
警察工作高风险、压力大特征带来的警察心理压力问题日渐显现,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引入EAP(员工帮助计划)模式,能够更加专业地帮助警察组织进行压力管理,帮助警察个体处理压力问题。运用EAP中的混合模式,将该模式的内置和外设相结合,构建针对警察职业特点的心理压力管理体系,形成以压力评估、组织压力管理、个体压力调适、警察激励、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设计与效果评估为主要内容的EAP压力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坚持全员参与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尊重和自愿相结合、遵守社会工作伦理的三原则,对于维护警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警察卷入枪击事件是职业生活中的极端应激源,枪击事件将引发正常的应激反应,当个体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无法应对该事件时,这种正常反应将发展出创伤性应激障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探讨警察卷入枪击事件后的应激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而提供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干预对策,对警察的心理健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转型变迁的大环境下,人们承受的挫折和压力在所难免。警察作为特殊职业群体,不仅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而且还要面对自身职业的高风险、高压力、高紧张状态。同时,警察执法环境的变化,也对警察的执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众多的压力面前,警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警察的心理健康是完成警务工作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提高工作绩效和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相关因素。因此,研究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进行有效的警察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接纳承诺疗法的团体减压训练的角度,针对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并收到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个体警察权威是个体警察运用国家赋予的警察权力在实施警察行为过程中形成的警察威信以及由此产生社会影响力和治安管理效果,由警察组织影响、个体警察管理能力、人格魅力等三方面产生。个体警察应当理性认识社会转型期警察权威影响因素,高度重视警察个人权威塑造的重要性,提高个体素质,有效履行警察职能,建构相关制度,有效运作权威,努力塑造适合当前社会治安管理要求的警察权威。  相似文献   

7.
警察社会化是指新警员或警察学员学习警察文化,养成警察职业群体的社会个性,内化警察职业群体的思想、行为、价值规范,获得并担当警察社会角色的过程。其内容包括警察基本生存方式和技能社会化、警察政治社会化、警察行为社会化、警察个性和生活目标社会化等等。就警察社会化的途径而言,警察院校的教育、培训是重点,警察个体的内化是关键,警察群体亚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警察传媒的影响要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警察心身健康是一个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警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和伤亡情况比率抽查,都比其他职业从业者高得多。造成警察不良应激反应的原因,有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客观方面的,也有来自主观个体方面的。努力增强警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警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把好入警关,坚持从优待警,争取全社会支持,并保持警察主体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警察心身健康是一个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警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和伤亡情况比率抽查,都比其他职业从业者高得多。造成警察不良应激反应的原因,有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客观方面的,也有来自主观个体方面的。努力增强警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警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把好入警关,坚持从优待警,争取全社会支持,并保持警察主体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警察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职业倦怠是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民警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有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方面的根源;警务管理部门和警察个体应从提高警察薪酬待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身心保健机制、提供岗位变化和升职机会以及改变内部心理元素、关注工作兴奋点、增强工作效能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调控消极情绪、培养业余爱好等方面来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警察职业具有高强度、多应激、多风险等压力密集的特点,使民警个体可能较多地经历一些工作生活的创伤事件。民警暂时失去应对能力和心理失衡的心理危机状态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现四种结果。为及时有效地为民警的心理危机状态提供组织支持,文章认为各地应在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同时,确立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保障机构,形成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预案,在民警深感孤独、痛苦和内心无助的特殊时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组织关爱。  相似文献   

12.
由于执法规范化的高要求及警察工作的高承诺,警察队伍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气氛,警察工作本身工作量、工作时间的超负荷,警察自身在职业发展、自我效能和家庭、组织人际等方面的矛盾,造成警察心理的多方压力。警察个体必须对工作压力出现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进行心智模式的调整,发展积极自我品质,主动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导致警察职业心理危机存在的原因主要有职业因素、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公安机关应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警察阵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其内容包括:加强对警察行业心理危机源的控制;培养警察的自我压弹能力;加强警察危机处理方式教育;训练警察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性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干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相似文献   

14.
警察职业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职业道德是规范警察职业行为的标准 ,警察个体与公安机关内部管理体制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警察职业道德失范的内因 ,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是外因。必须加强警察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强化监督机制 ,厉行法治。  相似文献   

15.
受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性质影响,警察往往面临着比一般社会成员更多的心理问题,而警察心理存在缺陷,对公众与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灾难。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缓冲,能够帮助基层警察在面临刺激性事件时,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克服困扰,保持心理健康,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警察健康状况与健身锻炼现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方法,对影响警察健康状况和健身锻炼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警察职业是和平时期遭遇伤害最多的危险职业之一。警察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积劳成疾而引发猝死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警察健身活动普及率不高,主动参与健身锻炼的体育人口明显偏低。其原因在于,警力不足、工作强度大、身心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及缺少锻炼等,直接或间接地诱发了机体疾病的恶化.严重危害了警察健康和生命安全。关注警察生命、维护警察健康,须增强警察的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形成良好的导向,使警察生涯受益。  相似文献   

17.
警察心理压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警察心理压力是指由于高风险、高强度和高负荷的警察职业特点,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时,生理上或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紧张状态和消极反应。对于警察这一特殊职业而言,有着很多特定的压力源。我国警察心理压力的研究群体主要有心理派和公安派,分别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干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研究警察闲暇生活方式的特点及其心理健康效益,对于警察的压力管理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的探究表明,职业群体属性、闲暇时间、性别和工作压力是影响警察闲暇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参与适当的闲暇生活方式可以帮助警察群体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增加生活满意度以及实现自主发展。目前,相关研究需加强。实践中,应积极开展闲暇教育改变警察消极闲暇认知,在政策制度与闲暇设施方面加强活动保障,积极开展闲暇心态的疏导,创建科学有效地闲暇效应评估手段,以此促进警察的闲暇参与。  相似文献   

19.
警察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工作倦怠是警察不能有效处理工作压力而产生的精神心理方面的厌倦状态。工作倦怠不仅会给组织和家庭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且会严重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我国警察工作倦怠的研究主要从警察工作倦怠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警察工作倦怠是警察不能有效处理工作压力而产生的精神心理方面的厌倦状态。工作倦怠不仅会给组织和家庭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且会严重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我国警察工作倦怠的研究主要从警察工作倦怠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