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心理的复杂性决定了改造罪犯内容的多样性.改造罪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可以列举的,但不是单一的.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在押犯成分的变化,对罪犯的改造内容,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充实的过程.<监狱法>对改造罪犯的目的和工作内容,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不能离开我国改造罪犯工作的现实和法律规定,将改造罪犯的内容限制在某一点上.  相似文献   

2.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定的一项强制措施。长期的司法实践证明,取保候审这项法律制度,在推进民主政治法律化,准确打击犯罪和有效地改造罪犯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明朝作为中国专制社会后期的典型代表,其法律思想和法制建设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明朝的武官法律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明朝武官法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丰富了军事法律的历史研究内容,其内在演变规律为当前军队法制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4.
澳门的博彩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法律制度,相比之下内地的彩票业起步时间晚,经验不足,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亟需立法规制。对澳门博彩法律制度的研究,旨在为内地的彩票业立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股份制改造的途径与形式选择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是我国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颁布实施把我国的公司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奠定了法律基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贯彻执行《公司法》的过程。如何结合实  相似文献   

6.
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既是检察机关履职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的体现.但法律监督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实践中长期努力和不断探求.为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须就法律监督能力的内涵、影响法律监督能力提高的因素及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途径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法律职业的兴起是法治深化的一个重要征象。对法律职业的研究必须置于法治研究的大背景下,否则很难认清法律职业的正确地位。法治的发展路径必然是精英治理与大众治理的结合。这是对法治中终极因素——人的因素的正确把握。法律职业、法治政府和公民参与之间的制约与互动是法治建成和稳固所要求的权力格局。法治的历史已经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和图景:英国和美国代表着先发展国家的法治理路,而日本则是后起国家的法治典型。这些国家的法治历史和现状展示了整个人类历史作为改造人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方式的历史和竭力维持人类理想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遗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遗产武树臣具有数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经过生生不已、艰苦卓绝的奋斗,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国民族长期社会实践的成果之一,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得不然”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思想.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改造主观世界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审视法律的现代性,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事业.从规则的意义的方向力图给出一个现代性的法律发展目标,是一种审慎的选择.它强调从具体规则的试错来改造现代性的不足,以一种语境化的方式来描绘现代性的规则系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普鲁士书报检查问题有三份重要文献,由于1842年之前马克思的成长环境的特殊文化因素,马克思的这组文献是对启蒙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改造:马克思将自由视为人的天性、本质;不同于启蒙主义者的是,马克思一开始就能够从社会历史的视角去观察自由的实际形态,认为自由必须采取"法律形式"而存在.马克思在感性上看到了阶级或者阶层...  相似文献   

12.
无讼法律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无讼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维护等级制度的目的性,导致人人平等法治观念的认同障碍;无讼法律文化“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导致民众权利意识匮乏,缺乏法律信仰.另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以调解为主导的多元纠纷解决手段和伦理本位思想,对法治社会构建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存在是法治社会的一个表征。法治社会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使用特定的法律话语、独特的思维方式,共同的知识背景和实践传统,以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为共同的价值目标,以法治为精神信仰,拥有一种自我约束、自主评价、自我管理的运作机制的职业群体。两大法系因历史、法制文化等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养成模式。中国应以司法考试制度变革为契机,借鉴大陆法系,进行法律职业改造,形成考试、培训、遴选、管理统一化的养成之路。  相似文献   

14.
自回归祖国之日起,澳门一直就其法律的本地化与现代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的法律与司法一直与澳门社会保持疏离状态,而这一状态也并未因澳门的回归而得到完全的转变.澳门回归后,虽然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法律改革工作,但法律界中的葡语集团以“法律补强葡萄牙化和去葡萄牙化”为争端,造成了对法律本地化与现代化的掣肘与偏离.澳门的法律改革只有抛弃所谓“历史正当性”的预设,迈向社会正义,才能走向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早在5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出现了法律的萌芽,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形成产生了犯罪和侦查。在中国古代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和司法制度下,古代侦查历史登上了世界的高峰,但是由于闭关锁国而逐渐走向发展缓慢而最终衰败的曲折发展道路。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侦查教育职业化逐渐形成了三个特点:1.仵作成为法医学的践行者和传播状态。2.近代侦查教育向职业化方向发展。3.侦查教育被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但是法治社会的实现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因在于具备了法治的"硬件"而缺乏"软件"——法律信仰。在缺乏法治传统和现代法律文化土壤的当代中国,法学教育不仅肩负传播法律知识的历史重任,更重要的还要肩负着法治实现的精神要素——法律信仰的塑造和培养,塑造和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信仰应当成为法学教育界亟待改革和深刻反思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一直以来,我国法律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模式,在法律实践教学环节加入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搞好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进而影响和固化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怎样通过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法律文化的移植,融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一直是构建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课题.承认并改造传统法律文化的有益成分以顺应时势,吸收借鉴外来法律文化的先进部分为我所用是我们在继承和移植问题上的应有态度.在借鉴外来法律文化时要注意:移植而来的法律文化要符合本民族的发展特质;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移植法律部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在移植内容上应更为宽泛.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青年团在对资改造的伟大社会变革中,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在教育、引导和团结工商界青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工商界青年由于自身的特点和接受了党、团组织的教育,在对资改造中发挥了先锋桥梁和突击作用.其中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将西欧中世纪中期的法律适用状况概括为属地主义,这种观点既过于简单又有失偏颇.本文从历史研究的角度重现了这一阶段西欧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并存的多个法律体系,在分别考察每个法律体系的适用法院和适用规则的基础上,得出中世纪中期法律适用模式多元化的结论,为学界正确理解中世纪中期法律适用的基本状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