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鹏 《政协天地》2014,(7):55-55
近日,山东省龙口市刘华军和侄子刘丰刚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现金加上银行卡,总价值超过20万元。两人联系失主时,却被当做诈骗电话,失主误以为两人是骗子,情绪激动开始发火,态度很不好。  相似文献   

2.
编辑老师:您好。几天前,我外出时捡到一个钱包。根据钱包里面的电话,我联系到失主。因为等失主,最后我赶回岗位上迟到了。班长不问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雷某在街上捡到一个活期存折(存款金额23000元 ,未留密码) ,次日雷某即到银行按存折上的户名填好取款凭证取出22500元。请问 ,对雷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湖北伍亚军伍亚军同志 :《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规定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 ,应当归还失主 ,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据此 ,雷某应将取出的22500元及存折归还失主。否则 ,失主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雷某 ,请求法院判决雷某归还。本刊法律顾问捡到存折去取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相似文献   

4.
人物     
陈士奇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靠拾荒为生的74岁老人陈士奇和老伴,日前无意中捡到一个黑色书包,包内有800元人民币、10万日元及护照、名片本等物品。为寻找失主,朴实的陈士奇来到电视台登广告,终于找到了失主, 将物品如数归还日本友人。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新闻     
邹喜山 《中国保安》2013,(15):83-83
7月16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保安服务公司人防中心保安员艾尔肯·那斯尔在执勤期间捡到储户价值百万元财物后。及时与银行领导和失主联系,并将所有物品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新郑市建行商场南段储蓄所保安员刘书亮同志。捡到一万元现金交还失主,被传为佳话。 1995年11月15日上午,城关乡一位客户到建行商南储蓄所提取现金6.5万元,在沙发上点完无误后就匆忙装入提包走了。10分钟后,保安员刘书亮从门外进来,发现沙发角里  相似文献   

7.
“那天,好大的一场雪将城市蒙上白色幕帷;那天,你俩清晨扫雪在雪地里拣到一只钱包;那天,为了等失主在寒冷中你俩站了三小时;然后,你们将钱交给了警察;你们说,捡到钱就应该交给失主;你们俩,普通的城市环卫女工,用善举义行解读了卑微、高尚!”  相似文献   

8.
陈斯喜 《中国人大》2013,(12):55-55
最近读到一篇题为《县令巧断道德案》的小文章很受启发。文章讲的是300年前福建某县的一个汉子在大清早出门拾牛粪时,捡到了一包有50两的银子,兴高采烈地拿回家后,母亲却要他回到捡钱的地方,去等失主回来寻找时还给人家。汉子没顾上吃早饭就回到了捡钱的地方,果然等到了失主并把钱还给了人家。可没想  相似文献   

9.
长期一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人们对理想社会道德前景的美好期待,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也要求人们拾金不昧,将拾到的财物交还失主,这一直被视作应尽的义务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成为国人道德观念中天经地义、勿庸置疑的伦理要求,以至于“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歌谣被传唱了一代又一代。"几乎人人都有过遗失东西的经历,小到钥匙、眼镜、硬币,大到出国护照、首饰、巨款。当然,失主们会满怀期盼,因为有“拾金不昧”。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从法律角度提出,拾金不昧者可以获得保管费等必要的费用或报酬。这是中国首次立法对…  相似文献   

10.
人物资讯     
陈士奇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靠拾荒为生的74岁老人陈士奇和老伴,日前无意中捡到一个黑色书包,包内有800元人民币、10万日元及护照、名片本等物品。为寻找失丰,朴实的陈士奇来到电视台登广告,终于找到了失主,将物品如数归还日本友人。  相似文献   

11.
52岁的安徽人年师傅,在杭州三十多年了。去年,年师傅到杭州拱墅区景翠公寓小区当垃圾清运员,到现在刚好满一年。近日,年师傅在小区做垃圾分类时,捡到一个信封,里面是一查整整1万元现金,他立即报警,在警方帮助下物归原主。失主要给感谢费,年师傅谢绝了,但主动要求失主给他颁发一张奖状,“家里四个孩子(孙子),我主要想教育教育我们孩子拾金不味,(我)要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11日,环卫工人张红军从垃圾堆中捡到30万元现金,如数归还失主.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竟然促成了“龙湾好人”关怀机制的出台. 媒体的报道让张红军“火”了,其拮据的生活状况也被温州市民所知,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帮扶如潮涌来.温州市龙湾区顺势推出“好人关怀机制”,设立150万元专项资金,让关怀好人的风尚通过这一机制来传递延续.  相似文献   

13.
闪光的思想     
我班李丽梅同学捡到了二百九十元人民币交公了。虽然她自己没有声张,可这件新闻还是传开了。同学们曾问丽梅捡到钱后的感想。她没有说出什么感人肺腑的豪言壮语,只是淡淡一笑:“我觉得失主丢了钱,一定很着急,因为这是他(她)用汗水换来的钱呀!”这平凡的话蕴涵着多么朴实的哲理啊。有人说,八十年代的青年是消沉的,是自私的。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是的,在我们当中是有些人爱发牢骚,偶尔还来点恶作剧,但  相似文献   

14.
小偷告失主 2002年4月3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报道:某村民刚买的一辆新摩托车被盗,经查系自己邻居所为,当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小偷为逃避法律追究,与失主签订了一份合同:“小偷退还失主摩托车,并补给失主3000元,失主不再追究此事。”但司法部门还是将小偷拘捕归案,并判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小偷刑满释放后,欲向失主索回2500元,被失主拒绝。小偷一纸诉状将失主告上法庭,要求追回自己的3000元。经审理法院判决如下:“令失主将3000元交出上缴国库,并对失主与小偷各罚款500元。”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14,(23):I0003-I0006
正今年9月,"龙湾好人"张红军收到8000元现金,这是永兴商会会长张光荣资助他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去年8月,环卫工人张红军在清理垃圾时捡到30万元现金,主动将现金上交给单位,并找到失主归还。他的义举感动了无数温州人。此后,张红军获得了单位奖励,有了住房补贴和社会保险,还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张红军生活的改善,来自于龙湾区探索建立的"好人"  相似文献   

16.
某地一位个体客运司机拾到一笔巨款,交到乡政府,竟被乡里一些领导无端扣压了整整3个月,最后在县委书记的过问下,在强索了4百元“酬金”后方才发还失主——这是近日见诸报端的一例奇事,人们把它喻为“雁过拔毛。” 受社会舆论谴责的“雁过拔毛”现象今日并不少见:一是凡“雁”皆“拔”——归还失物要“拔”,助一臂之力要“拔”,危难中救人更要“拔”。山东一个体百货店主连捡到某部汽车连班长的小小驾驶证,也毫不脸红地  相似文献   

17.
小偷的隐情     
(一) 1996年7月,河南西峡县丁河乡木寨村七组一家临街门面房的百货门市门锁被人扭断,被盗现金200余元,门市内烟、酒等百货日杂用品被席卷一空,被盗的物品据失主说足可以装一拖拉机。事后失主向派出所反映,室内床上不知被谁尿了一泡尿,被子被浇湿了一大块。  相似文献   

18.
北京公安局公交总队反扒大队民警近日抓获两名盗窃手机的扒手,但在给失主发还被窃财物时被误认为是贼,失主说什么也不肯来作证并认领手机,使案件的处理受阻。民警感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6日下午,某市工作的李建华在回家的途中看到地上掉了一个钱包,顺手捡拾起来,打开一看,钱包内只有一张身份证、两张机动车行驶证(大型货车和两轮摩托车正、副本)及一张摩托车入城准行证和一张失主的证件照片及几十元的现金,失主是一个叫牛文颂的人。恰从此地路过的贾国看到李建华建捡到钱包的过程,便凑了过来。钱包里面的摩托车入城准行证让二人有些心痒,这样的一个证办下来,在当地要花不少的钱。贾国建议李建华把钱包卖了,于是二人便在当街“叫卖”起来,最终以600元将钱包卖掉。贾国分得200元。把别人钱包卖给其他人的行为已属违法…  相似文献   

20.
因为疏忽大意,一名建筑商在出租车上丢失了8万元巨款。为尽快找回遗失的钱财,失主在当地电台发布巨额悬赏。广告很快取得效果,一天后,拾款出租车司机与失主取得联系。但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失主仅拿到丢失钱款中的5万元。剩余的3万元,被出租车司机作为悬赏金直接扣留。失主是否应该支付这笔悬赏?出租车司机预先扣留钱款的做法是否妥当?此事经由煤体报道后,引发了当地市民的广泛讨论。一场道德与法律的剧烈碰撞由此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