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在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和检验交通肇事案件时,往往只考虑到特殊痕迹检验中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对于其他痕迹在确定案件的性质和侦查方向有着特殊作用却少有所知。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说明整个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肇事案件现场中有着广泛应用,对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在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和检验交通肇事案件时,往往只考虑到特殊痕迹检验中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对于其他痕迹在确定案件的性质,侦查方向有着特殊作用却少有所知。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说明整个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肇事案件现场中有着广泛应用,对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在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和检验交通肇事案件时,往往只考虑到特殊痕迹检验中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对于其他痕迹在确定案件的性质,侦查方向有着特殊作用却少有所知。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说明整个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肇事案件现场中的有着广泛应用,对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现场访问、摸底排队等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模式,在当前车辆急剧膨胀、交通事故高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依然增多的情况下,其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已不能适应当前办案的实际需要。交通事故动态分析法是运用逻辑学、运动学、力学、情报学、交通心理学、痕迹学以及物证检验技术等知识,充分挖掘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信息,动态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痕迹、车辆行驶轨迹、道路交通环境、电子监控信息、驾驶人逃逸行为和心理,以及受害者损伤特征,从而掌握肇事逃逸车辆类型、局部特征、逃逸方向,排查、确定嫌疑车辆,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精确指导,全面提高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效率,节约办案成本。  相似文献   

5.
犯罪信息检索是指公安部门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将存贮于计算机中的各种与犯罪案件相关的处于待命状态的情报信息激活,与案件中的现有信息进行比对、研究,以确定案件信息与存贮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犯罪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是同一认定原理和信息流原理。犯罪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单项检索法、多项检索法和滚动式检索法。犯罪信息检索不仅可以增加侦查的科技含量,加强侦查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降低侦查成本,同时也丰富了侦查技术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6.
警犬气味鉴别技术在辅助认定驾驶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近年来各地频发交通肇事弃车逃逸找人顶包案件,由于"顶包者"在驾驶过程中会在方向盘、脚踏板等处遗留下气味,使用警犬气味鉴别技术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检验,从而认定或排除嫌疑人,辅助案件的调查,使一些证据不足而无法确认交通肇事后弃车逃逸案件得以顺利破案。  相似文献   

7.
并案侦查中的初案是指系列案件中的作案人在该串系列案件的初始阶段或初始阶段之前所作的案件。由于初案作案人缺少犯罪经验、心理紧张、缺乏反侦查技能 ,因此初案对于系列案件的侦破价值较大。初案由于认定时间较长、破坏性较小等因素 ,其侦破难度也较大。在并案侦查中 ,要注重深挖和并尽所有初案。  相似文献   

8.
利用公众传媒侦查破案在我国刑事侦查工作中尚处于自发应用、探索阶段。利用公众传媒适度发布案情,可以开辟线索来源,实施侦查谋略。利用公众传媒适用于侦查公共场所发生的严重暴力案件、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等。利用公众传煤在侦查工作中应作为一种常规的侦查措施、手段,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FTIR法对交通肇事案件相关微量物证进行定性比对检验分析。在实际案件应用中表明,其检验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其鉴定结论可认定或排除交通肇事嫌疑车辆。FTIR法的检验分析结果,可以为反映案件真实情况提供证据,鉴定结论可作为审理此类案件的证据,同时也可为民事索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行为的认定 ,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司法认定 ,都要从实际出发 ,准确把握案件的定罪和量刑幅度。交通事故认定书只能作为确认交通事故的行政、刑事、民事责任的证据使用 ,不具有可诉性。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应坚持一定的量刑原则 ,正确处理好交通肇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枪击案件中,射击残留物的检验结论是一种重要证据。通过对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有枪击事实发生、枪支弹种及其特点等,并且对于认定某人是否为射击者或最近是否接触过枪支以及认定枪击案件性质,确定和缩小侦查范围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其中,对射击残留物检验的技术方法确是重中之重,是整个枪击案件认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贿赂案件具有隐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犯罪现场不明确等特点,侦查难度较大。测谎技术能有效地甄别犯罪行为人,使内隐的犯罪信息外显,对案件侦查具有积极的意义。贿赂案件侦查中测谎技术的应用,必须在侦查谋略的整体架构下,合理选择测试时机,适当运用探索式测试,并抓住测试结论带给有罪受测人强烈心理冲击的有利时机,科学地运筹审讯活动。设计测试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受测人与嫌疑对象之间的熟悉度、"漏罪"对测试的负面影响,提高测试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心理测试技术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虽然它仍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作用,只能作为刑事侦查的一种辅助手段,但从近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利用心理测试技术破案的案例不胜枚举,心理测试已成为刑事技术破案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说,对于能使作案人形成深刻印象的案件,有扎实、客观的前期现场勘查和侦查工作作为基础,就可以进行犯罪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14.
通过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认定一起凶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此次案件的实测中,较为充分地表现出犯罪心理动态分析在心理测试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对案件进行客观的、动态性的分析,完整地把握案情,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暴力犯罪案件侦查中,被害人的作用与地位不容忽视.通过被害人的陈述,公安机关可以了解到被害人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经过和结果,了解到犯罪分子的部分情况,从而为开展侦查,揭露犯罪提供客观条件,为认定案件事实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研究被害人心理,探讨影响其如实供述的心理障碍,获取被害人真实、可靠的陈述,对确定正确的侦查方向,及时破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暴力犯罪中的被害人心理作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对公安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中 ,如何认定肇事车辆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现场勘查及微量物证检验鉴定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侦破就更为重要。笔者结合数年来工作体会 ,谈谈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现场勘查及微量物证提取、检验、应用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1 交通肇事微量物证的特点( 1 )交通肇事逃逸。肇事者为逃避法制制裁及承担责任 ,逃离现场 ,致使现场勘查及物证的提取更加复杂困难。( 2 )交通肇事现场开放。交通肇事多发生在公路上 ,肇事发生后即便是较快报案 ,交警和现场勘查人员赶到也需数分钟乃至数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 ,围…  相似文献   

17.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广泛运用于刑事案件立案、现场勘验、现场调查、现场分析、侦查措施、侦查讯问等侦查过程中。但在实际运用中 ,存在着或怀疑 ,或盲从 ,或认为只有在特别复杂、疑难、久侦不破案件中才能使用心理测试技术等误区。应从法律上对心理测试的主体、客体以及程序进行明确、统一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并案侦查的前提首先在于认定并安,而认定并案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同一认定或种类认定,这种认定是通过对犯罪分子在其所作案件中的特征反映体的特征的比较而做出的。进而对认定的特征、认定的方法以及并案侦查的形式和侦查思路作了简要阐述。对以前有关并案侦查的理论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及证据运用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品案件侦查不是在接到报案后启动的 ,而是从获得情报、线索开始 ;多数毒品案件侦查不是围绕犯罪现场进行 ,往往涉及广泛的区域 ;毒品案件侦查使用“同一认定”的少 ,控制下交付的多 ;毒品案件侦查主要依靠“策略”和“手段”。毒品案件的证据类型较为集中 ;侦破毒品案件必须采取公开查缉与秘密手段相结合来获取证据 ;由于毒品案件获取证据更为困难 ,侦查人员须特别增强证据意识 ;当场缴获的毒品 ,应依据事实推定原则认定犯罪  相似文献   

20.
汽车撞击行人的交通肇事案件中,利用唯一性、排他性的特定撞击损伤能成功认定交通肇事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