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廖中洪 《时代法学》2007,5(1):15-19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论妨害民事执行行为的强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季卫东  徐昕 《时代法学》2007,5(1):20-28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民事强制执行中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入宪"要求相关法律必须作出呼应与调整,进一步健全我国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人权的历史,"基本上是奉行程序保障的历史".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执行程序与人权密切攸关.它至少应当在公民实体性权利实现的程序保障、程序自身的人权保障以及违反正当程序时的程序救济保障三个方面得以改进调整,使强制执行程序成为强壮、富有人情味的健康的程序,以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法院通过司法审判后,败诉的一方当事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自动履行裁判文书上的义务.债权人由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由于各种原因,强制执行一直不到位,屡屡侵犯到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此,民事强制执行被贴上了“世纪难题”的标签,民事执行难体现出的是对债权人财产权、人身权缺乏保障.本文试图研究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对于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权时,如何侵害到被执行人的权益,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尽管法院针对执行难进行了一系列司法改革,比如专门设立了“执行局”,与此同时,法院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执行风暴”、“假日行动”、“零点行动”、“凌晨堵门”、“新春惩赖行动”、“大杀回马枪”之类粗放式的超职权主义即超程序的执行方式.诸如此类的突击执行风暴缺少法律依据,侵犯了被执行人的诸多法律权益,存在不合法的质疑.如何在不侵犯被执行人权利的前提下,又能使债权人的权利得到有效的实现,是当前亟待需要破解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周海斌 《法制与社会》2014,(10):107-108
我国现行民事强制执行法虽然体现了人权保障理念,但在被执行人的基本人权保障方面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为此,国家应逐步完善民事强制执行立法,建立缓执制度,实现有限执行,并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实践中存在诸多行政与民事交叉案件,目前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的探讨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操作也各有不同。司法权威的树立、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亟待建立完善的行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而实践中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情形相当复杂,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简单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人权具有普世价值,其不仅存在于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同样具有统帅作用。廓清人权与民事权利的关系是实现民事裁判中人权保障的前提。纯粹国家取向的人权、国家私人二元取向的人权与民事权利的关系决定了这两种人权不存在在民事裁判中的适用问题,可拓展性国家取向的人权则可以通过间接介入的方式在民事裁判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在民事裁判中作为评价民事行为的界限、认定民事责任的界限(包括构成阻却违法性的考量要件、构成认定主观过错的考量要件)、法律适用中解释与价值填补的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诉讼。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遇到民事、行政案件交叉,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目前无统一明确的做法容易导致法院判决错误,浪费司法资源,给当事人造成讼累。采取完善立法、推进依法行政、法官依法行使释明权、法院内设机构加强沟通等措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各级法院为解决执行难加大力度,但被执行人的人权保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执行标的物、执行时间、执行期限、执行手段四个方面分析对被执行人人权的保障,同时建议赋予被执行人异议权和诉权,从更深层次保障其人权。  相似文献   

12.
伊舟 《政法学刊》2021,(1):83-91
为解决纷繁复杂的执行问题,我国间接强制执行措施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发展趋势,但间接强制执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适用混乱以及功能异化的问题.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执行程序中各项措施的内在逻辑关联.对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执行保障措施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三者的功能、定位进行比较分析,区分各项措施之间的适用条件,明确我国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权力向私领域的渗透,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常常出现在一个案件中,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及司法界关于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争论,有的学者主张民事诉讼优先,有的学者主张行政诉讼先优,而还有的学者则提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然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模式由于本身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制度性缺陷,无法正确解决行民交叉案件,因此并不可行。而要正确解决行民交叉案件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找出行民交叉案件的基础性诉讼,才能保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准确适用法律。总之,从程序上重视对行民交叉案件的处理,以程序的正义保障实体的正义,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侦查讯问程序中,为了追求程序的公正,必须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予以尊重和保护,实践中也有很多必须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作出一定的让步的时候,但是每一个让步都必须有一个底限,即对于社会秩序必须有效的保障。在打击犯罪分子的同时有效实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已经成为现代刑事诉讼的一个原则。因此,为了实现刑事诉讼活动中的程序公正与实体正义相结合必须进行必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权力向私领域的渗透,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常常出现在一个案件中,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及司法界关于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争论,有的学者主张民事诉讼优先,有的学者主张行政诉讼先优,而还有的学者则提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然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模式由于本身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制度性缺陷,无法正确解决行民交叉案件,因此并不可行。而要正确解决行民交叉案件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找出行民交叉案件的基础性诉讼,才能保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准确适用法律。总之,从程序上重视对行民交叉案件的处理,以程序的正义保障实体的正义,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燕 《法学评论》2023,(3):56-67
民事司法与人权保障存在密切联系,民事司法应有效保护人权并在司法过程中实现人的尊严。人权保障的实践积累是我国民事司法人权保障话语构建的基础。“可接近”“可参与”“受信赖”构成民事司法人权保障体系的逻辑起点,形成由“裁判请求权”“程序主体权”“平等对待权”“参与知情权”为核心的概念体系。经由当事人对裁判形成的主导作用与诉讼程序推进的共同作业机制,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通过实践、学理、制度传播实现我国民事司法人权保障话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马登科 《法律科学》2012,(4):146-154
虽未引起理论界关注,间接强制执行制度已在我国探索和实施多时。我国现行间接强制执行种类复杂,整体上为人身限制和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复合型;在性质上,既有债务仍存和收缴国库模式,又有充抵债务和损害赔偿模式;在适用范围上实行所有类型债务执行均予适用的泛化模式。我国此制度可从民事执行实效、保障基本人权、程序控制等方面入手完善。  相似文献   

18.
黄频 《法制与社会》2012,(35):106-107
和谐司法理念的提出,回应的正是现实需求与司法发展规律的优先选择,体现了新时期人民司法工作的重要特征。在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有相当部分案件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缘由并非单纯对行政行为不服,而是对先前的民事纠纷或者民事诉讼中涉及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无法厘清。对于这部分的行政行为,案件当事人只能被迫先放下民事争端,转而启动行政诉讼,向"公家讨个公道"才能继续解决先前的民事纠纷,增加工作量和审理难度,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绿色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探索行民一体化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成为新的时代命题。相较于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可以发现当下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司法实践明显滞后。通过梳理相关文本规范、实践案例,当下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管辖规则相互冲突、行民责任不相协调和诉前程序冗余等突出困境,不利于环境公益损害的有效救济和纠纷的源头化解。未来可围绕环境公益损害行民一体化救济导向进行制度完善,具体包括重塑管辖规则、界分诉讼请求和简化诉前程序等。  相似文献   

20.
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尊重保障人权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底线,社会的内在和谐是制度性的,它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互动形态下形成的和谐。人权保障和有限政府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必然要求,确认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为内容的宪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首先要对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进行宪法层面的设计,确立保障人权实现的宪法制度。只有宪法所保障的人权的最高价值得到实现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够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