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在战场上都相继俘虏了一批日本官兵,并由此产生了如何对待和处理日本战俘的问题。对此,国共两党皆从实际出发,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分别制定了对待日俘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的斗争》一文蕴涵了毛泽东对党的组织建设的深刻洞察。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根据实践积极落实和改进"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在军队和地方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同时加强培育有能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注重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的队伍建设;着重强调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将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紧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对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依旧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在战场上都相继俘虏了一批日本官兵,并由此产生了如何对待和处理日本战俘的问题.对此,国共两党皆从实际出发,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分别制定了对待日俘的具体政策,并成功地对日俘进行了教育和改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妇女干部,她们动员和领导广大农村妇女争取妇女解放,积极投身红色政权,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矗立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在革命年代里,特殊时期的工作目标与利益决定了这些妇女本身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恒 《党史文苑》2006,(11):43-47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对他的警卫员龙开富说:"学会一个字,等于搬走一座山,学会10个字,就搬走了10座山,翻山越岭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其实,井冈山斗争时期像龙开富这样没有念过书的战士占到三分之二,后来一个个断文识字、著书立说,成为将军、学者和党的高级干部,这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井冈山开始就在红军队伍中开展识字扫盲运动和文化读书活动分不开.这种人人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开拓性、群众性、娱乐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我们称之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文化.这种红色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走进军营、走向农村结出的硕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产生了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撩开历史面纱,让我们去欣赏独具特色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文化吧.  相似文献   

7.
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妇女干部,她们动员和领导广大农村妇女争取妇女解放,积极投身红色政权,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矗立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在革命年代里,特殊时期的工作目标与利益决定了这些妇女本身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12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首任江西省委书记际正人诞辰100周年。作为井冈山地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陈正人创建了中共逆川组织,参与领导了名震海内外的“万安暴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毛译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高度评价他是井冈山的知识分子代表。作为际正人的妻子,彭儒丝毫不比丈夫逊色。这位依然健在的95岁高龄的革命老人,拥有四项非凡的“记录”:中纪委唯一健在的大革命时期的女同志;唯一健在的井冈山时期女红军;红军“彭家将”中唯一健在的女将;“朱毛会师”中唯一健在的女战士。他们一个跟随毛译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个跟随朱德参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朱毛井冈会师,正是在井冈山上,他们结成了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革命夫妇。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市行洲红军标语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红军标语,是井冈山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原始、最完整和内容最丰富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标语群。这些历经磨难保存下来的红军标语,既是革命前辈留给后人的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也是中国共产党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解读这些红军标语,对于新时期党的政治思想与文化宣传工作有许多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都提出了“国民会议”主张,两党的“国民会议”主张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不一致的方面。从总体上看,一致的方面是主要的,这是国共两党能够合作领导国民会议运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共两党合作关系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一致的方面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却与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矛盾和斗争有密切关系,也对国民会议运动及大革命的失败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国共两党的“国民会议”主张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大革命时期国共关系,深入探讨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军队党的生活》2010,(2):78-78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80多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了一批批实地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游客。许多人经历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在体会文章中感慨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巍巍五百里井冈……”其实,“五百里井冈”用在这里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2.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两个王佐。一个是井冈山茨坪(原遂川县)的王佐,他曾因和袁文才一起打开山门迎接毛泽东上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而名扬天下;另一个是莲花县高洲乡的王佐,他是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引路人,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3.
<正>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年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留下一批珍贵的一级革命文物,见证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如今,我们将一一展示这些一级文物,以此纪念今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述井冈山斗争时期严峻的形势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对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解决根据地生活、生存和发展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和成效进行了探讨,并从中得出两启示:一是农业问题至关重要,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二是新时期我们要用"井冈山精神",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何长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岁月里,他积极配合毛泽东同志,兢兢业业,坚忍不拔,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井冈山斗争的后期,何长工坚决贯彻毛泽东的正确方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保卫井冈山的斗争之中。井冈赤子何长工把他一生中最有活力的时期无私献给了井冈山这块红土地。  相似文献   

16.
黄仲芳  刘付春 《党史文苑》2007,(4):26-28,34
何长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岁月里,他积极配合毛泽东同志,兢兢业业,坚忍不拔,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井冈山斗争的后期,何长工坚决贯彻毛泽东的正确方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保卫井冈山的斗争之中.井冈赤子何长工把他一生中最有活力的时期无私献给了井冈山这块红土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述井冈山斗争时期严峻的形势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对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解决根据地生活、生存和发展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和成效进行了探讨,并从中得出两启示:一是农业问题至关重要,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二是新时期我们要用"井冈山精神",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革命斗争史证明,军校毕业生是井冈山红军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发挥了中坚和先锋模范作用;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发挥了革命灵魂的作用.本文仅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军校毕业生的组成情况及最终结局做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尚卿 《党史文苑》2011,(22):45-46
学习和传承井冈山精神,利用井冈山斗争时期独特的红色资源,加强对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一是必须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二是必须进一步推进教学创新;三是必须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正>欧阳倬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交通证这件红色绸布的通行证,呈长方形。正面写有"交通欧阳倬","交通"横书,"欧阳倬"竖书,墨字,楷书。"阳倬"二字上有一蓝色方印"永新四区工农兵政府印",篆体,阳刻,宽边。这是1928年欧阳倬任永新四区苏维埃工农兵政府交通员时的交通证,它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交通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见证。1929年2月,井冈山根据地失守后,欧阳倬在家养病时,将这份"交通证"交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