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守颂 《前沿》2014,(13):146-148
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之后,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它可以让人摆脱物质主义的束缚,自由自觉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今天,休闲逐渐成为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核心因素,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倾向,把哲学作为生活观来理解。这不仅为当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契机,而且在哲学观的层面上改写了哲学只是世界观的传统功能,并且通过对生活理念、生活意义的深化研究,使哲学更自觉地发挥其关注人、关注生活的本性,实现其思维方式和研究主题的重大转换。  相似文献   

3.
I feel at home again at last!” cheers Wang Jingguo, a 40- year-old “Haigui” (sea turtle, or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and proud owner of a new Chinese style villa in Beijing. Wang, a Beijing native, went to the US as an overseas student. After gradu- …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对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社会生活异化的批判。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应将共产主义定位为人类的生活观。共产主义确立了人的类生活的理念和人的社会化生活方式。共产主义的类生活的态度是对人异化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共产主义的人的社会化生活方式是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物化的生活方式的否定性超越。  相似文献   

5.
张华 《今日广西》2007,(5):79-79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不迟到,我们步履匆匆;为了赶时间,我们在吃盒饭快餐;为了不错过客户和老板的召唤,我们的手机随时开着;为了工作,我们只做丁克一族,甚至周末夫妻。我们每天都在跟时针分针赛跑,脑子里只有“快一点,再快一点”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在人的生活及其实现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解放的学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活为本,核心是以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利益为本。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发现、人的生活形式和人的生活范畴,明示人的"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位置,将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理论这一长期被遮蔽的思想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7.
DAILY-LIFE habits such as taking public tran-sit, eating organic food, wearing clothes made from natural fibers and  相似文献   

8.
吴宁  许慧 《理论月刊》2015,(3):48-53
哈贝马斯将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为的预设文化背景和信念储存库.他认为构成现代社会的系统-生活世界的二元架构已经失衡,经济和行政系统侵入并破坏了生活世界的结构,导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要以价值理性取代工具理性、平衡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提高个人交往资质.他将生活世界放置在交往行为的视域中加以考察,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异化现象和解决现代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我国培育生活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是人类生活质量的最高境界。千年发展目标从一系列简单而又有效的指标入手,呼吁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角度来设计我们的发展路径,并且以人为本,不断增强人民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以使更多的人民有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谭玠生 《黄埔》2012,(6):72-73
我已年逾古稀,但几十年前在黄埔军校十二期的生活情景,却时时在脑海里清晰浮现。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是人类生活质量的最高境界。千年发展目标从一系列简单而又有效的指标入手.呼吁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角度来设计我们的发展路径,并且以人为本,不断增强人民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以使更多的人民有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图片库     
林桂琴 《中国妇运》2004,(10):39-39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概念,诸多现代哲学家都对其进行过论述,甚至可以说,回归生活世界成为西方哲学现代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其本质而言,“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世界,是人生活其中,并与之息息相关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自始便是处于生活世界中的哲学,是生发于生活世界并以其为归旨的理论.由此,我们可以称其为生活哲学.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之前探讨最多的可能是孔子及儒家思想,但不容忽视的是,老子也同样属于此列.老子及其哲学同样是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08,(4):60-61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我的休闲生活"。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总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也就是今天说的"休闲"或生活情趣,用我们北京人的话来说就是"找乐儿"。在这里说一说自己的生活情趣,本身就是一乐儿。大家请啦。  相似文献   

15.
"好生活"应该既包括好的个人生活,也包括好的公共生活。发起关于"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的讨论,并不是想要为个人生活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模式,而是为了呼吁人们关注当前社会公共生活的危机。当前公共生活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公共事务不透明、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它最深刻的影响在于培养出一种政治冷漠、过度迷恋个人生活的自恋人格。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和方法论;是对世界近现代历史和现实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当今现实的自觉把握;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的前沿命题,它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之社会主义价值的发现、呼唤、建构和检验。社会主义研究必须要面向生活,要努力建设生活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雅芳 《半月谈》2005,(3):79-79
在辞旧迎新之际.“恭喜发财”巳成为人们拜年的一种口语习惯。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来上一句“恭喜健康”的祝福,不但让人心情舒畅,而且还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8.
王山 《八桂侨刊》2004,(1):55-56
朱兆瑞是1999年年初放弃沈阳市一家大公司优厚的待遇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MBA的,目的就是想真正学会西方先进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思想,而不单单是学习管理知识。因为要是单纯的学习知识,精通英语的朱兆瑞在国内买到西方原版的书并不困难。所以,在出国前,他就想通过留学,大量地走访西方国家,真正感受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生活政治”指的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意志在日常生活中泛化、日常生活被提升到政治层面予以解读的一种政治范式.在中国思想传统中,“生活政治”的展现路径往往是“政治生活化”和“生活政治化”,前者将政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后者将日常生活转化为政治.历史地来看,积极的“生活政治”可以促使良善的政治意志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收拾人心”的途径;而消极的“生活政治”往往走向“泛政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