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反腐的探索与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宏 《理论月刊》2010,(4):136-139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一直高度重视利用制度来防腐治腐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的关于制度建设的要求和指示为制度反腐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反腐不断推进,取得重要进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使制度反腐逐步完善,成效显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制度反腐当前还面临着公民制度意识尚需提高、制度本身有待完善、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制度反腐,就需要大力弘扬制度文化,充分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制度权威。  相似文献   

2.
唐土红 《桂海论丛》2002,18(4):67-69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 ,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观因素就是个体道德、人性变异所引起的对利益的饥渴追求 ,客观因素就是社会道德价值多元化给腐败分子提供了滋长腐败行为的土壤。从伦理学上反腐 ,一方面要从个体道德“内”部防腐 ;另一方面则要从社会道德“外”部反腐  相似文献   

3.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3,(3):59
反腐斗争要"惩防结合",在"防"字上大做文章,实现从被动反腐到主动防腐的转变。有人打比方,不是干部掉进坑里,我们把他抓起来,而是在他掉进去之前,我们把坑填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道德素质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安明 《理论月刊》2003,(7):115-116
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形成是通过道德的内化来实现的,道德内化的过程是社会和个体互相转化的过程。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当把外部道德控制和内部道德修养、道德灌输机制和接受机制、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是在党的发展壮大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今天,研究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十四大文件精神及指导我们正确开展好反腐败斗争,保证党的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防腐、反腐是全党的大事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而不是当官做老爷。党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其自身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民族的兴亡。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极为关注反腐败斗争,并把防腐、反腐作为党的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6.
反腐机制的构建与新型政党建工作的双向互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涉及的问题有很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持党的廉政建设,深入地开展加强党风建设和防腐斗争工作.文章对反腐机制构建与新型政党建工作的双向互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提高互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反腐机制的构建与新型政党建工作的双向互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涉及的问题有很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持党的廉政建设,深入地开展加强党风建设和防腐斗争工作。文章对反腐机制构建与新型政党建工作的双向互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提高互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反腐是党建的重大任务之一,健全和完善反腐制度是其核心,其中反腐法律制度的构建更是重中之重。而新近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涉及多个反腐败罪名,也是立法者结合当前高压反腐的态势和现实状况,从立法角度对反腐斗争的阶段性尝试,仔细分析其中的思路脉络,可在很大程度上窥知我国反腐犯罪的立法向度。  相似文献   

9.
贾文涛 《前进》2002,(2):34-35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在公民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就其自身而言,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是履行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基础.他们的从政道德水准,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和存亡.就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来讲,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发挥着引导、促进或阻碍、破坏社会道德进步的作用.就整体而言,领导干部的群体道德素质和从政道德水平是比较好的.但是,领导干部队伍中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一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不仅极大地影响着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秩序,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本文试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角度,探索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软"、"硬"环境,以求为"综合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制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提出"两个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两个责任"则是中国共产党之制度自觉品格的典型确证和逻辑必然。"两个责任"的存在价值和依据不仅在于制度反腐,而且在于制度防腐,制度反腐主要是从事后消极应对意义上说的,而制度防腐则是从事前积极预防角度讲的。"两个责任"的提出和确立一方面从消极意义上为"已然"之权力腐败的应对和治理提供了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另一方面则从积极意义上为"未然"之权力腐败的监督与防控提供了明确的责任担当主体。不管是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还是明确的责任承担主体,终究都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以制度化、常态化方式预防和治理腐败,从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两个责任"的提出是党基于制度自觉对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制度性承诺,能否承兑,直接关乎党的制度信用,党对制度信用的高扬与持守在此意义上成为了"两个责任"落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